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70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标签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便于移动和固定;包括烘干机本体,烘干机本体包括控制室和烘干室,控制室与烘干室固定连接,烘干室上设置有门体,门体上设置有把手,控制室内左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凹板,控制室内右侧壁设置有多组右凹板,多组左凹板和多组右凹板上滑动设置有多组放置板,控制室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还包括第一螺纹管、第一螺纹杆、四组第二螺纹杆、升降板、四组底座和转轴,烘干室底部连通设置有固定口,固定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一螺纹管键连接,第一螺纹杆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第一螺纹管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A dryer for labe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标签加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标签在印刷之后为了让油墨尽快干燥,需要使用烘干设备将其烘干,提高标签的加工效率;现有的标签生产用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本体,烘干机本体包括控制室和烘干室,控制室与烘干室固定连接,烘干室上设置有门体,门体上设置有把手,控制室内左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凹板,控制室内右侧壁设置有多组右凹板,多组左凹板和多组右凹板上滑动设置有多组放置板,控制室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现有的标签生产用烘干机使用时,四组万向轮提高烘干机本体的移动能力,打开门体,抽出多组放置板,将待烘干标签放置在多组放置板上,关闭门体,操作控制室对标签进行烘干;现有的标签生产用烘干机使用中发现,烘干机本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虽然万向轮自带锁紧装置,但是烘干机本体支撑效果较差,导致在工作过程中烘干机本体出现移动,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和固定,降低使用局限性的标签生产用烘干机。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本体,烘干机本体包括控制室和烘干室,控制室与烘干室固定连接,烘干室上设置有门体,门体上设置有把手,控制室内左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凹板,控制室内右侧壁设置有多组右凹板,多组左凹板和多组右凹板上滑动设置有多组放置板,控制室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还包括第一螺纹管、第一螺纹杆、四组第二螺纹杆、升降板、四组底座和转轴,所述烘干室底部连通设置有固定口,固定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螺纹管键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第一螺纹管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烘干室右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与第二轴承键连接,转轴左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一螺纹杆底端与所述升降板顶部中央区域连接,升降板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内部带有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套筒,烘干室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滑动杆,每组所述滑动杆底端均沿开口插入至所述套筒内部,升降板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管,四组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均螺装插入第二螺纹管内部,四组所述底座顶部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所述第三轴承均键连接有过渡轴,每组所述过渡轴顶端均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还包括转动杆、抓环和挡板,所述转轴外侧壁右端设置有三组延长杆,三组延长杆另一端设置有操作环,操作环外侧设置有铰接槽,所述转动杆一端与铰接槽内壁铰接,转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抓环然后与挡板连接,挡板外径大于抓环内径。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每组所述过渡轴上均键连接有六边形环。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每组所述底座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设置有防脱板,防脱板外径大于第一螺纹管内径。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所述第一锥齿轮齿数多于第二锥齿轮齿数。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烘干室内下半区域横向设置有隔板。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所述门体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处设置有透明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旋转转轴,在第一轴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管、四组滑动杆和四组套筒的相互配合下,升降板的高度发生变化,旋转四组过渡轴,在四组第二螺纹管、四组第二螺纹杆和四组第二轴承的作用下,四组底座的高度发生变化,烘干机本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首先使升降板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调节四组底座将烘干机本体调节至水平状态,烘干机本体位置固定完毕后,打开门体,抽出多组放置板,将待烘干标签放置在多组放置板上,关闭门体,操作控制室对标签进行烘干,便于移动和固定,降低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转轴、延长杆和操作环的右视图;图5是烘干室、左凹板和放置板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控制室;2、烘干室;3、门体;4、左凹板;5、放置板;6、第一螺纹管;7、第一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9、升降板;10、底座;11、转轴;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套筒;15、滑动杆;16、第二螺纹管;17、过渡轴;18、转动杆;19、抓环;20、挡板;21、延长杆;22、操作环;23、六边形环;24、橡胶垫;25、防脱板;26、隔板;27、透明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本体,烘干机本体包括控制室1和烘干室2,控制室1与烘干室2固定连接,烘干室2上设置有门体3,门体3上设置有把手,控制室1内左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凹板4,控制室1内右侧壁设置有多组右凹板,多组左凹板4和多组右凹板上滑动设置有多组放置板5,控制室1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还包括第一螺纹管6、第一螺纹杆7、四组第二螺纹杆8、升降板9、四组底座10和转轴11,烘干室2底部连通设置有固定口,固定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一螺纹管6键连接,第一螺纹杆7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6,第一螺纹管6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烘干室2右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第二轴承,转轴11与第二轴承键连接,转轴11左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第一螺纹杆7底端与升降板9顶部中央区域连接,升降板9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内部带有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套筒14,烘干室2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滑动杆15,每组滑动杆15底端均沿开口插入至套筒14内部,升降板9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管16,四组第二螺纹杆8顶端均螺装插入第二螺纹管16内部,四组底座10顶部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第三轴承均键连接有过渡轴17,每组过渡轴17顶端均与第二螺纹杆8连接;旋转转轴,在第一轴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管、四组滑动杆和四组套筒的相互配合下,升降板的高度发生变化,旋转四组过渡轴,在四组第二螺纹管、四组第二螺纹杆和四组第二轴承的作用下,四组底座的高度发生变化,烘干机本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首先使升降板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调节四组底座将烘干机本体调节至水平状态,烘干机本体位置固定完毕后,打开门体,抽出多组放置板,将待烘干标签放置在多组放置板上,关闭门体,操作控制室对标签进行烘干,便于移动和固定,降低使用局限性。本技术的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还包括转动杆18、抓环19和挡板20,转轴11外侧壁右端设置有三组延长杆21,三组延长杆21另一端设置有操作环22,操作环22外侧设置有铰接槽,转动杆18一端与铰接槽内壁铰接,转动杆18另一端穿过抓环19然后与挡板20连接,挡板20外径大于抓环19内径;抓住抓环来旋转转轴,抓环与手之间不发生角度变化,提高便捷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本体,烘干机本体包括控制室(1)和烘干室(2),控制室(1)与烘干室(2)固定连接,烘干室(2)上设置有门体(3),门体(3)上设置有把手,控制室(1)内左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凹板(4),控制室(1)内右侧壁设置有多组右凹板,多组左凹板(4)和多组右凹板上滑动设置有多组放置板(5),控制室(1)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纹管(6)、第一螺纹杆(7)、四组第二螺纹杆(8)、升降板(9)、四组底座(10)和转轴(11),所述烘干室(2)底部连通设置有固定口,固定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螺纹管(6)键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6),第一螺纹管(6)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烘干室(2)右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11)与第二轴承键连接,转轴(11)左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第一螺纹杆(7)底端与所述升降板(9)顶部中央区域连接,升降板(9)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内部带有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套筒(14),烘干室(2)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滑动杆(15),每组所述滑动杆(15)底端均沿开口插入至所述套筒(14)内部,升降板(9)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管(16),四组所述第二螺纹杆(8)顶端均螺装插入第二螺纹管(16)内部,四组所述底座(10)顶部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所述第三轴承均键连接有过渡轴(17),每组所述过渡轴(17)顶端均与所述第二螺纹杆(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生产用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本体,烘干机本体包括控制室(1)和烘干室(2),控制室(1)与烘干室(2)固定连接,烘干室(2)上设置有门体(3),门体(3)上设置有把手,控制室(1)内左侧壁设置有多组左凹板(4),控制室(1)内右侧壁设置有多组右凹板,多组左凹板(4)和多组右凹板上滑动设置有多组放置板(5),控制室(1)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纹管(6)、第一螺纹杆(7)、四组第二螺纹杆(8)、升降板(9)、四组底座(10)和转轴(11),所述烘干室(2)底部连通设置有固定口,固定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螺纹管(6)键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6),第一螺纹管(6)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烘干室(2)右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11)与第二轴承键连接,转轴(11)左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第一螺纹杆(7)底端与所述升降板(9)顶部中央区域连接,升降板(9)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内部带有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套筒(14),烘干室(2)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滑动杆(15),每组所述滑动杆(15)底端均沿开口插入至所述套筒(14)内部,升降板(9)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管(16),四组所述第二螺纹杆(8)顶端均螺装插入第二螺纹管(16)内部,四组所述底座(10)顶部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所述第三轴承均键连接有过渡轴(17),每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宗彬贾昌平章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应轩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