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是将除尘后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通过降温除去干燥介质中的水分,然后再将冷却除湿后的干燥介质加热到送风温度后重新送入干燥器内,整个过程中能耗较大;干燥介质中水蒸气的大量潜热没有回收利用;用于对高温高湿干燥介质进行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冷却装置易发生结冰,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除湿效果。溶液除湿技术是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与溶液表面的水汽分压的压力差为推动力进行传质,与传统的冷却除湿相比,具有较高的除湿效率,能耗较低,而且具有除尘的作用。中国专利CN109539703A公布了一种利用高温溶液除湿技术的干燥装置,节能效果较好,但是该溶液除湿系统中的溶液是在高温条件下对干燥介质进行除湿,对于除湿要求较高的场合将不再适用,而且该装置采用的是一级除湿系统,除湿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n干燥器(1)内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由第一风机(2)抽出,经一级溶液除湿塔(3)下部的气体入口进入塔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10)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形成的被初步除湿后的干燥介质通过升气管(11)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I(19)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被进一步除湿形成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由设置在二级溶液除湿塔(12)顶部出气口的第二风机(20)抽出,再被加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
干燥器(1)内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由第一风机(2)抽出,经一级溶液除湿塔(3)下部的气体入口进入塔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10)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形成的被初步除湿后的干燥介质通过升气管(11)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并与液体喷淋器II(19)喷出的溶液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被进一步除湿形成的低温低湿干燥介质由设置在二级溶液除湿塔(12)顶部出气口的第二风机(20)抽出,再被加热成为高温低湿干燥介质后再进入干燥器(1)内对物料进行干燥,构成所述干燥介质循环子系统;
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一级溶液除湿塔(3)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4)和液体喷淋器III(5)后,进入一级真空再生罐(6)内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一级真空再生罐(6)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7)、溶液预冷器(8)、溶液蒸发器I(9)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10)后,再进入一级溶液除湿塔(3)内与通入的高温高湿干燥介质逆向接触进行热质传递,构成所述一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
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的溶液吸收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后被稀释,二级溶液除湿塔(12)底部出来的稀溶液依次经流量调节阀II(13)和液体分布器IV(14)后,进入二级真空再生罐(15)内进行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二级真空再生罐(15)底部出来的浓溶液依次经溶液泵II(16)、溶液预冷器II(17)、溶液蒸发器II(18)的热流体通道和液体分布器II(19)后,再进入二级溶液除湿塔(12)内,构成所述二级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子系统;
所述一级真空罐(6)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喷淋器III(5)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22),所述溶液蒸发器I(9)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21)、冷凝器I(22)与节流装置I(23)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
所述二级真空罐(15)内部设有用于对自液体分布器IV(14)喷洒而下的稀溶液进行加热的冷凝器II(25),所述溶液蒸发器II(18)的冷流体通道、压缩机II(24)、冷凝器II(25)与节流装置II(26)顺次管路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以及第二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均充有换热介质,溶液蒸发器I(9)和溶液蒸发器II(18)均采用换热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溶液除湿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III(27)和高压蒸汽冷凝器(29),所述高压蒸汽冷凝器(29)采用换热器结构,所述一级真空再生罐(6)顶部通过压缩机III(27)与高压蒸汽冷凝器(29)的热流体通道由管路连接,一级真空再生罐(6)内的真空在压缩机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榕,张衡,郑燕萍,杨阿三,李琰君,贾继宁,屠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