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军直专利>正文

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56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包括蓄热式氧化器,所述蓄热式氧化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的相对应侧边之间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蓄热式氧化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一和气管二,所述气管一和所述气管二内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切换阀一和切换阀二,所述气管一的一端和所述气管二的一端且均远离所述蓄热式氧化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废气室一和废气室二,所述废气室一和所述废气室二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的顶部相对应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引风扇,所述引风扇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机。有益效果:这种装置的占用空间小,辅助燃料消耗少,热回收率高。

A kind of regenerative dust clea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烟尘净化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而烟雾中95%来自于焊料产生的颗粒,而5%是焊料中助焊剂挥发而产生的有害性气体。同样在清洗、喷涂等其它工作环境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性气体。而这些污染物对操作者及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在欧洲,对焊接工人的保护及对环境的保护已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焊接是不允许的。现有的烟尘净化设备大多占地面积大,且对产生的能量的利用率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包括蓄热式氧化器,所述蓄热式氧化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的相对应侧边之间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蓄热式氧化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一和气管二,所述气管一和所述气管二内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切换阀一和切换阀二,所述气管一的一端和所述气管二的一端且均远离所述蓄热式氧化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废气室一和废气室二,所述废气室一和所述废气室二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的顶部相对应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引风扇,所述引风扇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机,所述进气管内的底部相对应侧边之间均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二,所述蓄热式氧化器内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蓄热床一和蓄热床二,所述蓄热床一和所述蓄热床二的相对应侧边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一和加热器二,所述蓄热床一和所述蓄热床二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导热板一和导热板二,所述导热板一和所述导热板二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蓄热式氧化器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隔板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通气管,所述导热板一和所述导热板二顶部分别设置有燃烧室一和燃烧室二。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一的一侧和所述加热器二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蓄热床一和所述蓄热床二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一和所述导热板二的材质和截面尺寸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气管一和所述气管二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栓分别与所述废气室一、所述蓄热式氧化器和所述废气室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且远离所述引风扇的一端均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内的两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蓄热床一和所述蓄热床二的吸放热效率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切换阀一打开,烟尘由引风扇吸入废气室一内,之后进入燃烧室一内,蓄热床一放热,烟尘被加热,在燃烧室一内氧化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通过通气管进入燃烧室二,气体放热,蓄热床二吸热,之后洁净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在规定时间后,切换阀二打开,切换阀一关闭,烟尘进入废气室二,之后进入燃烧室二,蓄热床二放热,烟尘被加热在燃烧室二内氧化燃烧,之后气体过燃烧室一,蓄热床一吸热,洁净的气体从出气管排出,如此周期性切换。这种装置的占用空间小,辅助燃料消耗少,热回收率高,且这种装置通过吸收的热量对气体进行加热燃烧,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的总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热式氧化器;2、出气管;3、控制阀一;4、气管一;5、气管二;6、切换阀一;7、切换阀二;8、废气室一;9、废气室二;10、进气管;11、支撑架;12、引风扇;13、电机;14、控制阀二;15、蓄热床一;16、蓄热床二;17、加热器一;18、加热器二;19、导热板一;20、导热板二;21、隔板;22、通气管;23、燃烧室一;24、燃烧室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包括蓄热式氧化器1,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2,所述出气管2内的相对应侧边之间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一3,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一4和气管二5,所述气管一4和所述气管二5内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切换阀一6和切换阀二7,所述气管一4的一端和所述气管二5的一端且均远离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废气室一8和废气室二9,所述废气室一8和所述废气室二9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内的顶部相对应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之间均设置有引风扇12,所述引风扇12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机13,所述进气管10内的底部相对应侧边之间均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二14,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内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蓄热床一15和蓄热床二16,所述蓄热床一15和所述蓄热床二16的相对应侧边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一17和加热器二18,所述蓄热床一15和所述蓄热床二16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导热板一19和导热板二20,所述导热板一19和所述导热板二20之间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隔板2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通气管22,所述导热板一19和所述导热板二20顶部分别设置有燃烧室一23和燃烧室二24。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切换阀一6打开,烟尘由引风扇12吸入废气室一8内,之后进入燃烧室一23内,蓄热床一15放热,烟尘被加热,在燃烧室一23内氧化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通过通气管22进入燃烧室二24,气体放热,蓄热床二16吸热,之后洁净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排出;在规定时间后,切换阀二7打开,切换阀一6关闭,烟尘进入废气室二9,之后进入燃烧室二24,蓄热床二16放热,烟尘被加热在燃烧室二24内氧化燃烧,之后气体过燃烧室一23,蓄热床一15吸热,洁净的气体从出气管2排出,如此周期性切换。这种装置的占用空间小,辅助燃料消耗少,热回收率高,且这种装置通过吸收的热量对气体进行加热燃烧,节能环保。此外,所述加热器一17的一侧和所述加热器二1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蓄热床一15和所述蓄热床二16的一侧固定连接,防止加热器一和加热器二脱落且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所述导热板一19和所述导热板二20的材质和截面尺寸相同,可以使得蓄热床一和蓄热床二的吸热和放热效率相同;所述气管一4和所述气管二5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栓分别与所述废气室一8、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和所述废气室二9固定连接,防止气管一和气管二脱落;所述支撑架11的一端且远离所述引风扇12的一端均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进气管10内的两侧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式氧化器(1),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2),所述出气管(2)内的相对应侧边之间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一(3),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一(4)和气管二(5),所述气管一(4)和所述气管二(5)内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切换阀一(6)和切换阀二(7),所述气管一(4)的一端和所述气管二(5)的一端且均远离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废气室一(8)和废气室二(9),所述废气室一(8)和所述废气室二(9)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内的顶部相对应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之间均设置有引风扇(12),所述引风扇(12)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机(13),所述进气管(10)内的底部相对应侧边之间均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二(14),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内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蓄热床一(15)和蓄热床二(16),所述蓄热床一(15)和所述蓄热床二(16)的相对应侧边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一(17)和加热器二(18),所述蓄热床一(15)和所述蓄热床二(16)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导热板一(19)和导热板二(20),所述导热板一(19)和所述导热板二(20)之间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隔板(2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通气管(22),所述导热板一(19)和所述导热板二(20)顶部分别设置有燃烧室一(23)和燃烧室二(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烟尘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式氧化器(1),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2),所述出气管(2)内的相对应侧边之间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一(3),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一(4)和气管二(5),所述气管一(4)和所述气管二(5)内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切换阀一(6)和切换阀二(7),所述气管一(4)的一端和所述气管二(5)的一端且均远离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废气室一(8)和废气室二(9),所述废气室一(8)和所述废气室二(9)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内的顶部相对应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之间均设置有引风扇(12),所述引风扇(12)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机(13),所述进气管(10)内的底部相对应侧边之间均横穿设置有控制阀二(14),所述蓄热式氧化器(1)内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蓄热床一(15)和蓄热床二(16),所述蓄热床一(15)和所述蓄热床二(16)的相对应侧边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一(17)和加热器二(18),所述蓄热床一(15)和所述蓄热床二(16)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导热板一(19)和导热板二(20),所述导热板一(19)和所述导热板二(20)之间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直程瀚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