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中央驱动型智能传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央驱动型智能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为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区别之一,诸如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的驱动技术可以采用集成化电驱动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变速装置以集成化的方式组装在车内,从而简化车辆动力系统的机械结构。其中,传动装置多采用齿轮传动的形式,变速传动通过改变齿轮的传动比来实现的;然而对于变速装置的应用,除开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电控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以外,申请人近年来自主研发了一种AAT变速器,即一种智能化的自动变速器,该AAT变速器主要利用凸轮副进行自适应换挡,通过负载反向驱动凸轮,使凸轮发生轴线位移,从而达到换挡的目的。上述利用凸轮副进行换挡的自动变速器,其传动比的改变依然是借助传统减速机构实现的,即改变各齿轮间的传动比。但是,对于传统减速机构与动力装置的装配结合,目前普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央驱动型智能传动系统,包括桥壳(1)、安装在所述桥壳(1)中部的差速器(2)、安装在桥壳(1)两端并通过半轴(3)与差速器(2)动力连接的轮毂(3a)、以及设置在桥壳(1)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前端的驱动模块(B),该驱动模块(B)经第一减速机构(8)动力连接至所述差速器(2),以驱动轮毂(3a)转动,其特征在于:/n所述驱动模块(B)包括由电机(10)驱动的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上转动套装有第一层传动套(4),第一层传动套(4)上转动套装有高速传动套(5)、输出部件(6)和低速传动套(7),其中输出部件(6)的两端分别与高速传动套(5)和低速传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央驱动型智能传动系统,包括桥壳(1)、安装在所述桥壳(1)中部的差速器(2)、安装在桥壳(1)两端并通过半轴(3)与差速器(2)动力连接的轮毂(3a)、以及设置在桥壳(1)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前端的驱动模块(B),该驱动模块(B)经第一减速机构(8)动力连接至所述差速器(2),以驱动轮毂(3a)转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模块(B)包括由电机(10)驱动的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上转动套装有第一层传动套(4),第一层传动套(4)上转动套装有高速传动套(5)、输出部件(6)和低速传动套(7),其中输出部件(6)的两端分别与高速传动套(5)和低速传动套(7)固定连接,且输出部件(6)与第一减速机构(8)动力连接;
所述第一层传动套(4)在右端位置与低速传动套(7)之间设有第二减速轴(7a),第二减速轴(7a)的两端分别固套有第二齿轮(7c)和第三齿轮(7b),第二减速轴(7a)的中间位置活套有倒车齿轮(7d),并配置有可左右滑动的倒挡器(7e),所述第一层传动套(4)右端设有与第二齿轮(7c)啮合的第一齿轮(7f),低速传动套(7)上设有超越离合器(7h)和第四齿轮(7i),其中超越离合器(7h)的外圈设有外齿,并与第三齿轮(7b)啮合,第四齿轮(7i)与倒车齿轮(7d)啮合;
所述高速传动套(5)在左端位置通过防自锁套(5a)连接有增速传动套(5b),该防自锁套(5a)与增速传动套(5b)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轴(11)在左端位置安装有凸轮离合机构(9),用于将传动轴(11)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增速传动套(5b)或第一层传动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央驱动型智能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传动套(5b)与传动轴(11)之间具有装配空间(k),所述凸轮离合机构(9)布置在该装配空间(k)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央驱动型智能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A),所述增速传动套(5b)右端通过第一轴承(a1)转动支承在箱体(A)内,左端通过第二轴承(a2)转动安装在传动轴(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中央驱动型智能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传动套(5b)右端超出所述第一轴承(a1),并在超出部分的外壁上设有外直滚道(5c),所述防自锁套(5a)的内壁上设有与外直滚道(5c)相匹配的内直滚道(5d),内直滚道(5d)与外直滚道(5c)围成的通道内分布有第一滚珠(5e)。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航,陈俊杰,薛荣生,王靖,陈同浩,谭志康,邓天仪,邓云帆,梁品权,颜昌权,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