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536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其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进风主管道、多根出风分管道,进风主管道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所有出风分管道依次设置在进风主管道上,任意出风分管道之间的进风主管道中均设置有一个鼓风装置和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管道、多根进风分管道,出风主管道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所有进风分管道依次设置在出风主管道上,任意两个进风分管道之间的出风主管道中均设置有一个抽风装置和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的作用下,显著提高了隧道内的空气流动性,提高了隧道中的空气质量,而且,该隧道通风系统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利于推广。

Tunnel venti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
,尤其是一种隧道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道路的设计和修建往往会通过许多山脉,因此需要设置隧道来满足使用需求。现有隧道主要是通过两端的进出口作为空气进出口,对于较长的隧道,隧道内的空气流动性差,空气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隧道内空气流动性和质量的隧道通风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进风主管道、多根出风分管道,进风主管道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进风主管道的端部为主进风口,主进风口位于隧道的外面,沿隧道轴线方向,所有出风分管道依次设置在进风主管道上,出风分管道的一端部与进风主管道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出风口,分出风口位于隧道中,任意出风分管道之间的进风主管道中均设置有一个鼓风装置和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管道、多根进风分管道,出风主管道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出风主管道的端部为主出风口,主出风口位于隧道的外面,沿隧道轴线方向,所有进风分管道依次设置在出风主管道上,进风分管道的一端部与出风主管道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进风口,任意两个进风分管道之间的出风主管道中均设置有一个抽风装置和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进一步的是,进风主管道设置在隧道地面的下方,出风分管道与进风主管道相垂直;出风主管道设置在隧道的顶部,进风分管道与出风主管道相垂直进一步的是,隧道的截面形状为拱形时,隧道地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分出风口;隧道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时,隧道地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分出风口,隧道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进风口。进一步的是,进风主管道、出风主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加压组件。进一步的是,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与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结构相同,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氮氧化合物传感器、气体流量计。进一步的是,任意两个出风分管道之间的进风主管道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第一弧形安装壳,第一弧形安装壳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处,且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设置在第一弧形安装壳的内表面;任意两个进风分管道之间的出风主管道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还包括第二弧形安装壳,第二弧形安装壳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处,且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设置在第二弧形安装壳的内表面。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鼓风装置、抽风装置均通过信号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与主进风口相连接。进一步的是,主进风口、分进风口处均设置有滤网。进一步的是,主出风口处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进风主管道、多根出风分管道,隧道外面的空气从进风主管道端部主进风口进入进风主管道中,在鼓风装置的作用下,空气从出风分管道进入隧道中,从而提高隧道中的空气质量,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用于对进入隧道中的新鲜空气进行检测,保证进入隧道中空气的质量,进而指导鼓风装置的送风速率;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管道、多根进风分管道,隧道中的空气在抽风装置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分管道进入出风主管道中,沿着出风主管道输送至隧道的外面,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用于对进入出风主管道的空气进行检测,进而指导抽风装置的抽风速率,保证隧道中的空气质量;可见,本专利技术在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的作用下,显著提高了隧道内的空气流动性,提高了隧道中的空气质量,而且,该隧道通风系统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拱形隧道通风系统示意图;图2是方形隧道通风系统示意图;图3是控制原理框架图;图4是进风主管道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示意图;图5是出风主管道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示意图;图中标记:进风主管道1、出风分管道2、隧道3、出风主管道4、进风分管道5、隧道地面6、鼓风装置7、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抽风装置9、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进风主管道1、多根出风分管道2,进风主管道1沿隧道3轴线方向布置,隧道3轴线方向也即是其运行方向,进风主管道1的端部为主进风口,主进风口位于隧道3的外面,沿隧道3轴线方向,所有出风分管道2依次设置在进风主管道1上,出风分管道2的一端部与进风主管道1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出风口,分出风口位于隧道3中,任意两个出风分管道2之间的进风主管道1中均设置有一个鼓风装置7和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两个出风分管道2之间的距离为20-50m,鼓风装置7为鼓风机;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管道4、多根进风分管道5,出风主管道4沿隧道3轴线方向布置,出风主管道4的端部为主出风口,主出风口位于隧道3的外面,沿隧道3轴线方向,所有进风分管道5依次设置在出风主管道4上,进风分管道5的一端部与出风主管道4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进风口,任意两个进风分管道5之间的出风主管道4中均设置有一个抽风装置9和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两个进风分管道5之间的距离为20-50m,抽风装置9为抽风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通风系统工作时,隧道3外面的空气从进风主管道1端部主进风口进入进风主管道1中,在鼓风装置7的作用下,空气从出风分管道2进入隧道3中,从而提高隧道3中的空气质量,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用于对进入隧道3中的新鲜空气进行检测,保证进入隧道3中空气的质量,进而指导鼓风装置7的送风速率;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管道4、多根进风分管道5,隧道3中的空气在抽风装置9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分管道5进入出风主管道4中,沿着出风主管道4输送至隧道3的外面,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用于对进入出风主管道4的空气进行检测,进而指导抽风装置9的抽风速率,保证隧道3中的空气质量;可见,本专利技术在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的作用下,显著提高了隧道3内的空气流动性,提高了隧道3中的空气质量,而且,该隧道通风系统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利于推广。为了方便整个隧道通风系统的使用,进一步提高隧道3中的空气流动性和质量,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控制器,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鼓风装置7、抽风装置9均通过信号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接。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与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结构相同,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氮氧化合物传感器、气体流量计,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氮氧化合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气体流量计用于检测通过进风主管道1、出风主管道4的流量。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与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检测出数据后,通过信号数据线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计算、分析以后,自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进风主管道(1)、多根出风分管道(2),进风主管道(1)沿隧道(3)轴线方向布置,进风主管道(1)的端部为主进风口,主进风口位于隧道(3)的外面,沿隧道(3)轴线方向,所有出风分管道(2)依次设置在进风主管道(1)上,出风分管道(2)的一端部与进风主管道(1)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出风口,分出风口位于隧道(3)中,任意两个出风分管道(2)之间的进风主管道(1)中均设置有一个鼓风装置(7)和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n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管道(4)、多根进风分管道(5),出风主管道(4)沿隧道(3)轴线方向布置,出风主管道(4)的端部为主出风口,主出风口位于隧道(3)的外面,沿隧道(3)轴线方向,所有进风分管道(5)依次设置在出风主管道(4)上,进风分管道(5)的一端部与出风主管道(4)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进风口,任意两个进风分管道(5)之间的出风主管道(4)中均设置有一个抽风装置(9)和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装置、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进风主管道(1)、多根出风分管道(2),进风主管道(1)沿隧道(3)轴线方向布置,进风主管道(1)的端部为主进风口,主进风口位于隧道(3)的外面,沿隧道(3)轴线方向,所有出风分管道(2)依次设置在进风主管道(1)上,出风分管道(2)的一端部与进风主管道(1)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出风口,分出风口位于隧道(3)中,任意两个出风分管道(2)之间的进风主管道(1)中均设置有一个鼓风装置(7)和第一空气质量检测组件(8);
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管道(4)、多根进风分管道(5),出风主管道(4)沿隧道(3)轴线方向布置,出风主管道(4)的端部为主出风口,主出风口位于隧道(3)的外面,沿隧道(3)轴线方向,所有进风分管道(5)依次设置在出风主管道(4)上,进风分管道(5)的一端部与出风主管道(4)相连通,另一端部为分进风口,任意两个进风分管道(5)之间的出风主管道(4)中均设置有一个抽风装置(9)和第二空气质量检测组件(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主管道(1)设置在隧道地面(6)的下方,出风分管道(2)与进风主管道(1)相垂直;出风主管道(4)设置在隧道(3)的顶部,进风分管道(5)与出风主管道(4)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3)的截面形状为拱形时,隧道地面(6)两侧分别设置有分出风口;隧道(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隧道地面(6)两侧分别设置有分出风口,隧道(3)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饶秀娟蔡仲斌胡伟山孟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