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惠杰专利>正文

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31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包括一可以上下移动并动作压电开关的揿压盖,该揿压盖为由压盖座体和盖体构成的分体结构,盖体与座体通过相互间的插脚和插孔使盖体可滑移组配于座体上,并于盖体与座体之间设有一可顶推盖体的弹簧,一随盖体一起动作的压杆与盖体装配于一起,并可与压电开关之间构成一可抵制揿压盖下压的限位机构。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可靠的安全保护作用,消除打火机的误触压点火。(*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火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以消 除误压点火或儿童玩弄点火的事故隐患。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儿童尤其是年幼儿童因打火机使用不当导致烧伤或火灾事故的发生,许 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盟各国都规定了在其市场所销售的打火机都 必须设有安全机构,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因此研制具有安全机构的电子打火机已 成为打火机制造业的一个主要目标。由此业界推出了许多不同结构的具安全点火装置 的打火机,如中国专利01238195.0公开的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打火机,其包括有气 箱、火笛组件、压电点火器、壳体和头盖,在头盖下压的一端侧面设有一开口朝外的 凹腔,在凹腔中设有一个"Y"形锁件,"Y"形弹性锁件中间位置设有销孔,并由销 孔固定在头盖上,销孔与销钉为动配合,"Y"形锁件的内侧臂的侧面抵在凹腔立壁 上,"Y"形锁件外侧臂的顶端和下端分别抵近凹腔顶壁和壳体侧面端面肩阶。在使 用时,由于在头盖下设有"Y"锁件,当直接下压头盖时,头盖下的"Y"形锁件外侧 臂和下端将抵住头盖而不能随便下压完成点火,起到保护作用。点火时,需先将" Y"形锁件外侧臂向内按使下端外移离开壳体肩阶,再压下头盖即能完成点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打火机安全点火 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可靠的安全保护作用,消除打火机的误触压 点火。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包 括一可以上下移动并动作压电开关的揿压盖,所述的揿压盖为由压盖座体和盖体构成 的分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揿压盖的盖体与座体通过相互间的插脚和插孔使盖体可 滑移组配于座体上,并于盖体与座体之间设有一可顶推盖体的弹簧, 一随盖体一起动 作的压杆与盖体装配于一起,并可与压电开关之间构成一可抵制揿压盖下压的限位机 构。所述的压杆呈片体状,其上端插接在盖体插脚的插槽内,下端对应压电开关壳体 的肩阶,下压时可与肩阶相碰抵接触,由该肩阶与压杆构成所述的限位机构。。所述的揿压盖座体凸设有两个导滑用扣脚,两扣脚扣接在打火机的风罩内并滑移 配合。所述的压杆下部端面与压电开关壳体的肩阶之间的距离小于点火装置的点火行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应用本技术的打火机,在其平常 不使用时,揿压盖盖体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固定在其上的压杆始终位于压电开关壳 体的肩阶的上方,由于肩阶的阻挡作用,使使用者无法将揿压盖下压而达不到点火行 程,即不能动作压电开关,只有稍稍用力推移盖体以带动压杆偏离肩阶,才能向下按 压揿压盖而产生击发点火,因而确保了打火机的安全性能,具有可靠的安全防护功 能;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只需一个大拇指即可完成按压点 火操作。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在非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盖体向外推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打火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揿压盖(含压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盖体仰视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结合图l-图6所示,本技术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主要包括一揿压盖l、 一压杆2 以及一弹簧12,其中揿压盖l做成分体结构,包括有一座体13和一盖体11,其中座体13相对打火机风罩 5的一侧凸设有两个起连接和导向作用的扣脚131,两扣脚131扣接在打火机的风罩5 内,使座体13沿风罩内壁上下滑移。座体13的顶部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插孔132和一用 来放置弹簧的置座133。盖体11是呈对应座体13顶部形状的盖体,并可盖合座体,所述 的弹簧12位于两者结合的内部。所述的盖体ll底部有两个向下凸出的插脚lll,插脚插 入座体顶部的两个插孔132内,使盖体ll沿座体的插孔向内或向外推移。盖体的两个插 脚111上分别有一插孔112,可供压杆2插接。压杆2做成片体状,其上端插接在盖体插脚的插槽112内,下端对应位于其下方的 压电开关壳体3的肩阶32,且压杆2下部端面与该肩阶之间的距离要小于点火装置的点 火行程,这样由于该肩阶31对压杆2的阻挡作用,使使用者在未将盖体ll向外推移状态下,无法将揿压盖l下压而达不到点火行程,即不能动作点火开关。只有将盖ll向外推移后,使用者才可以向下按压揿压盖l,由揿压盖1带动压电开关中的点火连接件4动 作,即可产生击发点火。其中点火连接件4为一杠杆式构件,叉形头部的两侧枢设在打 火机壳体的两侧壁上,尾部顶着揿压盖的座体13,中间部位为支点靠在压电开关壳体 的顶部。本技术在平常不使用时,盖体11借由弹簧12的弹力,其上的压杆2—直位于压 电开关壳体肩阶31的上方。若此时向下按压揿压盖l,当压杆2碰到肩阶31时,无法再 将揿压盖l向下压,因而就不能动作压电开关,提供一安全保护作用,此时不论如何按 压都不会点火引燃;当幼童玩弄打火机时,则可利用本技术所具有的安全保护装 置,无法击发点火。当要使用时,使用者必须先用大拇指稍用力将盖体ll向外推移,连动压杆2偏移, 此时使用者按住盖体ll并向下按压揿压盖l即可产生击发点火。当使用完毕,放松揿压 盖l,消除对揿压盖l的向下施力,使其上移复位。然后松开大拇指,此时,盖体ll受 弹力作用向内移动,压杆2重又回复到肩阶上方,此时打火机即又处于不使用的摆放状 态。上述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但除了该实施例图中所示的结构外,本实 用新型还可具有其它结构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包括一可以上下移动并动作压电开关的揿压盖(1),所述的揿压盖(1)为由压盖座体(13)和盖体(11)构成的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揿压盖的盖体(11)与座体(13)通过相互间的插脚(111)和插孔(132)使盖体(11)可滑移组配于座体(13)上,并于盖体(11)与座体(13)之间设有一可顶推盖体的弹簧(12),一随盖体(11)一起动作的压杆(2)与盖体(11)装配于一起,并可与压电开关之间构成一可抵制揿压盖下压的限位机构。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2)呈片 体状,其上端插接在盖体插脚的插槽(112)内,下端对应压电开关壳体(3)的肩阶(31),下压时可与肩阶相碰抵接触,由该肩阶(31)与压杆(2)构成所述的限位机 构。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揿压盖座体 (13)凸设有两个导滑用扣脚(131),两扣脚(131)扣接在打火机的风罩(5)内并滑移配合。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2)下部 端面与压电开关壳体(3)的肩阶(31)之间的距离小于点火装置的点火行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包括一可以上下移动并动作压电开关的揿压盖,该揿压盖为由压盖座体和盖体构成的分体结构,盖体与座体通过相互间的插脚和插孔使盖体可滑移组配于座体上,并于盖体与座体之间设有一可顶推盖体的弹簧,一随盖体一起动作的压杆与盖体装配于一起,并可与压电开关之间构成一可抵制揿压盖下压的限位机构。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火机安全点火装置,包括一可以上下移动并动作压电开关的揿压盖(1),所述的揿压盖(1)为由压盖座体(13)和盖体(11)构成的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揿压盖的盖体(11)与座体(13)通过相互间的插脚(111)和插孔(132)使盖体(11)可滑移组配于座体(13)上,并于盖体(11)与座体(13)之间设有一可顶推盖体的弹簧(12),一随盖体(11)一起动作的压杆(2)与盖体(11)装配于一起,并可与压电开关之间构成一可抵制揿压盖下压的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惠杰
申请(专利权)人:沈惠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