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泵体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24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泵泵体联接结构,用于实现水泵泵体与电机筒之间的联接固定,解决了现有铁质泵体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应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水泵泵体联接结构,设置在电机筒与泵体之间,电机筒的端部设有联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泵体为中空的不锈钢材质,泵体的口部上形成有与联接法兰外端面相贴合的联接环,联接螺栓穿过联接环和联接法兰而实现联接环压接在联接法兰上,在联接螺栓上套接有压板,压板压接在联接环上。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ump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泵泵体联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水泵体和电机筒相联接的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水泵的结构包括泵体和电机,电机具有电机筒,泵体和电机筒同轴地联接固定在一起。在泵体内设置有叶轮,叶轮联接固定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在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带动下,叶轮在泵体内转动而在泵体内形成负压,以对水源地的水进行抽吸,并把水推动到泵体的外侧而出水。现有的水泵泵体一般为铁质,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满足水泵的工作需求。但铁质的泵体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缺陷,这种泵体重量相对较大,不便搬运,而且,由于水泵的应用环境因素,铁质的泵体易发生锈蚀。另外,由于铁质的泵体一般是铸造的,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变形或砂眼现象,而泵体内的压力相对较大,这易造成电机筒与泵体之间联接处的渗漏,而会影响到水泵使用场地的整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泵泵体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可以保证泵体与电机筒之间的液密封,能够有效减轻水泵的重量。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泵泵体联接结构,设置在电机筒与泵体之间,电机筒的端部设有联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泵体为中空的不锈钢材质,泵体的口部上形成有与联接法兰外端面相贴合的联接环,联接螺栓穿过联接环和联接法兰而实现联接环压接在联接法兰上,在联接螺栓上套接有压板,压板压接在联接环上。这种不锈钢泵体一般是由不锈钢板通过冲压形变而成,所述的联接环和下述的联接筒均是在冲压过程中而一体成型的。为方便成型,一般要求不锈钢板不会被制得太厚,否则无法制备。而壁体相对较薄的泵体要联接到电机筒上,泵体内的高压水会对泵体产生较大的压力,易在泵体的联接结构位置处形成渗漏。进一步地,联接环的外缘处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联接筒,联接筒压接在联接法兰的外周面上。联接筒沿联接法兰的轴向设置,联接筒压接在联接法兰的外周面上,进一步提高了泵体与电机筒之间的联接液密封性。进一步地,压板与联接螺栓两者的数目一致,每根联接螺栓上套接一只压板。这使得压板对联接环的压接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弥补联接法兰的制备误差,使得联接片能够很好地贴紧在联接法兰的端面上。进一步地,压板在泵体径向上的两侧边为弧形,其中一侧边与联接法兰的外周面平齐。这种压板设置在水泵上,不会影响到水泵的外观,能够为联接环提供良好的压接效果。进一步地,压板的宽度与联接环的宽度相等。这种压板既能够为联接环提供良好的压接效果,还能够对泵体进行径向压制,能够有效提高泵体的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泵体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制备速度快,不易锈蚀。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水泵的重量,便于水泵的搬运。通过设置圆环形的联接环,能够很好地适应电机筒上联接法兰的设置,便于联接螺栓的设置。通过联接环与联接法兰端面之间的贴紧联接,增加了泵体与电机筒之间的配合面积,能够进一步保证它们之间的液密封性。在联接螺栓上套接压板,能够很好地适应对联接环的压接要求,使得泵体的壁体不需要太厚,方便泵体的加工制备,能够保证泵体与电机筒之间的液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水泵泵体联接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水泵泵体联接结构的左视图。图3是本水泵泵体联接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本水泵泵体联接结构,设置在电机筒4与泵体1之间,用于实现泵体1与电机筒4之间的联接固定。为方便联接,在电机筒4的端部设有联接法兰3,联接法兰3突出到电机筒4外周的外侧,泵体1联接在联接法兰3上。泵体1为中空的不锈钢材质,通过冲压方式而成型的。在泵体1的口部上形成有一圆环形的联接环6,联接环6突出到泵体1的外侧,联接环6沿泵体1的轴向设置。在实现泵体1的联接时,联接环6与联接法兰3外端面相贴合。然后,通过联接螺栓2穿过联接环6和联接法兰3而实现联接环6与联接法兰3联接在一起。在联接螺栓2上套接有压板7,在联接螺栓2的作用下,压板7压接在联接环6上。通常情况下,在联接法兰3与联接环6之间设置有圆环形的垫圈,通过联接环6与联接法兰3之间的压接,而实现泵体1与电机筒4之间的液密封。压板7可以是如下述的多只,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式的圆环形,通常优选为多只,即片压板7套接一根联接螺栓2上。泵体1在成型后,在泵体1的联接口处形成有阶梯形的结构。泵体1上,除了前述的联接环6,在联接环6的外缘处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联接筒5,联接筒5贴合压接在联接法兰3的外周面上。所述的压板7为多只,且压板7与联接螺栓2两者的数目一致,每根联接螺栓2上套接一只压板7。压板7在泵体1径向上的两侧边为弧形,压板7上外侧的侧边与联接法兰3的外周面相平齐。压板7的宽度与联接环6的宽度相等,压板7内侧的侧边压接在泵体1的外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泵泵体联接结构,设置在电机筒与泵体之间,电机筒的端部设有联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泵体为中空的不锈钢材质,泵体的口部上形成有与联接法兰外端面相贴合的联接环,联接螺栓穿过联接环和联接法兰而实现联接环压接在联接法兰上,在联接螺栓上套接有压板,压板压接在联接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泵体联接结构,设置在电机筒与泵体之间,电机筒的端部设有联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泵体为中空的不锈钢材质,泵体的口部上形成有与联接法兰外端面相贴合的联接环,联接螺栓穿过联接环和联接法兰而实现联接环压接在联接法兰上,在联接螺栓上套接有压板,压板压接在联接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泵体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联接环的外缘处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联接筒,联接筒压接在联接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