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市区轨道交通的纠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519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市区轨道交通的纠偏方法,包括:确定刚性桩的位置、直径、间距以及桩长;确定桥墩的偏移方向,在偏移方向对侧的道路设置应力释放措施;在偏移方向一侧的刚性桩之间,由外向内,顺次打入N排高压喷射注浆桩,N≥2;撤除应力释放措施,回填土壤。本申请的一种跨市区轨道交通的纠偏方法,可在市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纠偏。

A correction method of cross Urban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市区轨道交通的纠偏方法
本申请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市区轨道交通的纠偏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我国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相当部分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多为地质条件复杂的软土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土体堆载等人类工程活动,单侧堆载、基坑开挖或后期养护维修不对称施工等均可能导致高速运营铁路路基或桥梁横向变形超限,破坏轨道结构的平顺性,高速铁路桥墩偏移这一新型高铁病害频繁出现。无砟轨道线形发生偏移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维修作业使线形恢复平顺性,满足列车运营需求。传统的偏移整治方法主要有卸载反压法、施加外力法,但该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卸载反压法的纠偏效率低,且纠偏量不易控制;施加外力法易造成基桩过度挠曲。另外为了不使高铁停运而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横向位移整治必须在铁路运营“天窗”期内进行,导致在线上对轨道结构纠偏几乎不可能。尤其当高铁桥墩处于市区中,两侧道路密集,且道路下埋设有刚性柱等加固措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常规的偏移整治方法已经难以见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市区轨道交通的纠偏方法,所述轨道交通包括桥墩(4),所述桥墩(4)的两侧道路下埋设有刚性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方法包括:/n确定所述刚性桩(1)的位置、直径、间距以及桩长;/n确定桥墩(4)的偏移方向,在偏移方向对侧的道路设置应力释放措施;/n在偏移方向一侧的所述刚性桩(1)之间,由外向内,顺次打入N排高压喷射注浆桩(2),N≥2;/n撤除应力释放措施,回填土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市区轨道交通的纠偏方法,所述轨道交通包括桥墩(4),所述桥墩(4)的两侧道路下埋设有刚性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刚性桩(1)的位置、直径、间距以及桩长;
确定桥墩(4)的偏移方向,在偏移方向对侧的道路设置应力释放措施;
在偏移方向一侧的所述刚性桩(1)之间,由外向内,顺次打入N排高压喷射注浆桩(2),N≥2;
撤除应力释放措施,回填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偏移方向一侧的所述刚性桩(1)之间由外向内,顺次打入N排高压喷射注浆桩(2),N≥2的步骤具体包括:
打入距离所述桥墩(4)最远的第一排的所述高压喷射注浆桩(2),第一排的所述高压喷射注浆桩(2)的轴线与最外侧一排的所述刚性桩(1)的轴线共平面;
等待第一排的所述高压喷射注浆桩(2)凝固,与所述刚性桩(1)之间互相咬合固定;
顺次打入N-1排所述高压喷射注浆桩(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偏移方向一侧的所述刚性桩(1)之间设置N排高压喷射注浆桩(2),N≥2,由外向内,顺次打入各排的所述高压喷射注浆桩(2)的步骤之前,所述纠偏方法还包括:
在偏移方向一侧的道路上挖出原土层(7)以形成挖坑;
在所述挖坑中填入黏土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挖坑中填入黏土层(7’)的步骤之前,所述纠偏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占彭志鹏陈侃周勇陈仕奇刘杰杨涌孟长江崔国庆李丹杨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