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的防护网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517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包括若干木条、若干S形拉钩、土工格栅,所述木条均布在混凝土灌注桩外圆周,所述木条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设置所述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与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通过所述S形拉钩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的安装方法,首先将所述木条固定于所述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所述木条用绑丝纵横向绑扎牢固;接下来土方开挖,所述木条凿除漏出凹槽与灌注桩钢筋笼箍筋;最后利用所述S形拉钩将所述钢筋笼箍筋与所述土工格栅绑扎牢固。结构简单、可根据灌注桩桩间尺寸灵活调整防护网尺寸,适应性强,受力合理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A protective net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cast-in-place p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的防护网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桩间防护施工领域,是一种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安装施工的灌注桩桩间防护网。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交通工程等不断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被开发利用,一些工程的特殊条件制约着基坑支护围护结构的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一般情况会采用灌注桩桩间植筋,绑扎钢筋网片、然后喷浆的措施来保护边坡,遇地下水较丰富地区或雨雪天气会对基坑边坡及桩间土形成冲刷影响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种快速挂网喷浆的措施来保护基坑支护结构,既能确保地下室部分主体结构顺利施工,又能降低造价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的防护网及其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包括若干木条、若干S形拉钩、土工格栅,所述木条均布在混凝土灌注桩外圆周,所述木条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设置所述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与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通过所述S形拉钩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S形拉钩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土工格栅;进一步地,所述S形拉钩一端固定连接的所述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与所述木条固定的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是同一个螺旋箍。进一步地,所述土工格栅包含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之间交错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位于同一个平面。进一步地,所述木条的端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的防护网的安装方法,首先,焊接所述灌注桩钢筋笼,将所述木条固定于所述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接下来,所述木条用绑丝纵横向绑扎牢固,相邻两根所述木条绑扎在同一高度位置;然后土方开挖,漏出所述木条,所述木条凿除漏出凹槽与灌注桩钢筋笼箍筋;利用所述S形拉钩将所述钢筋笼箍筋与所述土工格栅绑扎牢固,形成所述灌注桩桩间防护网;最后所述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安装固定牢固后进行喷浆护壁施工。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可靠、安全性高。该装置摒弃了使用植筋横向连接的方式,通过相邻桩身侧面两排S形拉钩连接土木格栅,桩间相邻上下间的S形拉钩与土木格栅进行紧固保证了喷浆护壁的安全性。可根据桩间相邻桩身侧面两排S形拉钩连接土木格栅,以适应各种桩间距喷浆护壁的需求,适应性强。与传统方法相比,施工质量更易保证,减少了人员、材料的投入,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其次,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各个商品型号或“第一”、“第二”、“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技术术语,都是所属
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及为了描述实施例方便而进行的一些位置或空间上的定义,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故不再做过多解释。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包括若干木条1、若干S形拉钩2、土工格栅3,其特征在于,木条1均布在混凝土灌注桩4外圆周,木条1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相邻混凝土灌注桩4之间设置土工格栅3;土工格栅3与相邻混凝土灌注桩4之间通过S形拉钩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S形拉钩2一端固定连接到灌注桩4钢筋笼的螺旋箍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土工格栅3;进一步地,S形拉钩2一端固定连接的灌注桩4钢筋笼的螺旋箍与木条1固定的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是同一个螺旋箍。灌注桩钢筋笼焊接完成后将木条1固定在钢筋笼螺旋箍上;木条1采用矩形木条,尺寸控制在60mm-120mm以内。木条1用绑丝纵横向绑扎牢固;根据图纸计算好桩顶第一根加强筋至基坑底部之间距离,按照每隔一段距离(1m-1.5m左右)安装定位一个木条1,相邻两根灌注桩木条1绑扎在同一高度位置,木条在钢筋笼纵横向距离保持一致。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开挖,漏出木条1,将木条1用工具凿除漏出凹槽与灌注桩钢筋笼箍筋,制作S形拉钩吊环2,利用相邻桩身侧面两排S形拉钩2连接钢筋笼箍筋与土木格栅3并绑扎牢固,形成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再进行喷浆护壁施工。实施例2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包括若干木条1、若干S形拉钩2、土工格栅3,其特征在于,木条1均布在混凝土灌注桩4外圆周,木条1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相邻混凝土灌注桩4之间设置土工格栅3;土工格栅3与相邻混凝土灌注桩4之间通过S形拉钩固2定连接。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的防护网的安装方法。1、灌注桩钢筋笼焊接完成后将木条1固定在钢筋笼螺旋箍上;木条1采用矩形木条,尺寸控制在60mm-120mm以内。2、木条1用绑丝纵横向绑扎牢固;根据图纸计算好桩顶第一根加强筋至基坑底部之间距离,按照每隔一段距离(1m-1.5m左右)安装定位一个木条1,相邻两根灌注桩木条1绑扎在同一高度位置,木条在钢筋笼纵横向距离保持一致。3、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开挖,漏出木条1,将木条1用工具凿除漏出凹槽与灌注桩钢筋笼箍筋。4、制作S形拉钩吊环2,利用相邻桩身侧面两排S形拉钩2连接钢筋笼箍筋与土木格栅3并绑扎牢固,形成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再进行喷浆护壁施工。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包括若干木条、若干S形拉钩、土工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条均布在混凝土灌注桩外圆周,所述木条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设置所述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与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通过所述S形拉钩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包括若干木条、若干S形拉钩、土工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条均布在混凝土灌注桩外圆周,所述木条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设置所述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与相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之间通过所述S形拉钩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拉钩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土工格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拉钩一端固定连接的所述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与所述木条固定的灌注桩钢筋笼的螺旋箍是同一个螺旋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灌注桩桩间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包含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燕飞张生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