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030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模板体系包括底模、支撑块和顶模,底模包括固定板、螺杆、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支撑块设置于坡面底部,与底模抵接;顶模平行设置于底模上方,通过螺杆与底模相连。其施工方法利用吊装装置将整块底模吊至坡面,随后绑扎底板结构钢筋、安装侧模、安装顶模、浇筑底板的混凝土并养护;拆除山型卡、所述钢管、所述木方、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顶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底模在平地进行整体制作,采用整体式安装,简化了施工工序,减少了钢筋绑扎作业,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底模与底板连接成为整体,使底板具有更好的强度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基础底板是承受建筑上部结构的压、拔、剪等荷载的建筑结构,在现有的技术中,基础底板一般为水平设置,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越来越多的建筑逐渐往立体空间方向发展,各类地下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一些工业建筑中,需要在大角度倾斜的斜坡上设置沿斜坡倾斜的混凝土基础底板,作为连接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连接通道的基础,连接通道用于安装运输设备、人员通过或安装线缆等设施;该斜坡的角度可达30°~60°,高度达10余米,为混凝土底板的施工带来了挑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大角度斜边部位的底板,其中一种方法为先施工梅花式下地锚杆,然后用人工堆拍混凝土垫层,再绑扎钢筋,连接对拉杆固定底板顶模和侧模,浇筑混凝土;另一种方法为先安装梅花式下地锚杆,然后喷射混凝土垫层,再绑扎钢筋,连接对拉杆固定底板顶模和侧模,浇筑混凝土。上述两种方法均需要设置密集的、深入斜坡土体内部的锚杆,由于斜坡坡度和面积较大,工人在斜坡部位进行锚杆施工时难以保持平稳,增加了操作难度,导致施工进度缓慢、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用于斜坡原土部位底板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二段式止水螺杆,其中一段为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为连接端,垂直穿过所述顶模,并将所述顶模固定于锥体螺母和山形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还包括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立筋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强斜筋连接所述立筋顶端与所述固定板;所述纵向钢筋平行于所述固定板,并连接于所述立筋顶部;所述横向钢筋垂直连接于所述纵向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用于斜坡原土部位底板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二段式止水螺杆,其中一段为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为连接端,垂直穿过所述顶模,并将所述顶模固定于锥体螺母和山形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还包括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立筋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强斜筋连接所述立筋顶端与所述固定板;所述纵向钢筋平行于所述固定板,并连接于所述立筋顶部;所述横向钢筋垂直连接于所述纵向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厚度减去保护层厚度。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洋洋郭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