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02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包括底板垫层,所述底板垫层的顶端设置有下筏板,且下筏板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横向钢筋条和纵向钢筋条,所述下筏板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顶端设置有上筏板。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底板垫层、下筏板、混凝土层和上筏板,在层层压实作用下可有效提高施工电梯基础的安全性,并增强低承载力土地施工时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有过渡板,且其内部插槽连接有若干个横向钢筋条,以起到有效的稳定连接作用,并通过浇筑主通道分散出的第一浇筑分流通道、第二浇筑分流通道和第三浇筑分流通道可提高浇筑效果,即进一步增强了连接稳固性,提高了筏板基础之间的连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


技术介绍

1、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的不均匀;

2、目前筏板厚度较大时候会存在强度及稳定性低的问题,其内部支撑方面较为欠缺,即内部的钢筋结构只使用一根根横向钢筋对竖向钢筋进行加固支撑力有限,具有一定优化空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支撑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包括底板垫层,所述底板垫层的顶端设置有下筏板,且下筏板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横向钢筋条和纵向钢筋条,所述下筏板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顶端设置有上筏板,所述下筏板的顶端安装有过渡板,且过渡板的两个菜均匀设置有插槽,所述横向钢筋条均与插槽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包括底板垫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垫层(7)的顶端设置有下筏板(6),且下筏板(6)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横向钢筋条(4)和纵向钢筋条(5),所述下筏板(6)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3),且混凝土层(3)的顶端设置有上筏板(2),所述下筏板(6)的顶端安装有过渡板(10),且过渡板(10)的两个菜均匀设置有插槽(13),所述横向钢筋条(4)均与插槽(13)相连接,所述过渡板(10)的内部设置有浇筑主通道(15),且浇筑主通道(1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一浇筑分流通道(14),所述浇筑主通道(1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二浇筑分流通道(16),且第二浇筑分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包括底板垫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垫层(7)的顶端设置有下筏板(6),且下筏板(6)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横向钢筋条(4)和纵向钢筋条(5),所述下筏板(6)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3),且混凝土层(3)的顶端设置有上筏板(2),所述下筏板(6)的顶端安装有过渡板(10),且过渡板(10)的两个菜均匀设置有插槽(13),所述横向钢筋条(4)均与插槽(13)相连接,所述过渡板(10)的内部设置有浇筑主通道(15),且浇筑主通道(1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一浇筑分流通道(14),所述浇筑主通道(1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二浇筑分流通道(16),且第二浇筑分流通道(16)均与插槽(13)相连通,所述上筏板(2)的顶端均匀安装有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低承载力土地的电梯筏板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主通道(1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三浇筑分流通道(17),且第三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文王毓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方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