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及施工灌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2950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及施工灌注方法,包括基础筏板,所述基础筏板的剖面形状为U字型,且由底部向上逐渐向外侧张开,所述基础筏板顶部还安装有钢筋混凝土基梁,在基础筏板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柱型钢,所述柱型钢外侧均设有钢筋层,所述钢筋层由扎丝固定铰接在一起,所述柱型钢和钢筋层之间还设有柱外箍筋,在钢筋混凝土基梁与柱型钢连接处通过设于钢筋混凝土基梁上的贯通孔连接,且在贯通孔内部安装有锚栓,而且采用三维正交结构,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钢筋结构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叠加焊接方式连接,进一步减少阻碍混凝土胶乳钢筋结构内部的可能,相辅相成,整体接结构抗压抗拉张能力更强,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

Construction concrete steel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site and construction grou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oncrete pouring method, including raft foundation, section shape of the raft foundation is a 'U', and from bottom to top gradually open to the outside, the raft foundation top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ed concrete foundation beam, in the center of the raft the installation of steel column, the column type steel reinforced laye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reinforced layer is composed of wire fixed hinged together, colum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teel column and reinforced layer stirrups, connected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and column base type of steel, and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anchor bolt, and the use of 3D orthogonal structure, using stratified pouring concret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by superposition in the pouring process of the welding connection, to further reduce the mixed block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lay latex steel bar may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the overall joint structure has stronger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ngth and ha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及施工灌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及施工灌注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内配置钢筋的结构称为混凝土钢筋组合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一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它的特征是在钢结构的外面有一层混凝土的外壳,由于钢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适用于地震区,虽然钢混凝土结构相比较传统结构有许多优势,但是还是存在着以下几点缺陷:传统的钢筋结构节点配筋构造较复杂,工程施工困难,连接构造的一直是组合结构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还需深入研究;在柱-梁-墙当中有钢板结构又有钢筋,怎样处理好钢板与钢筋的工序交叉问题,又是一个施工难题,怎样既保证钢板的施工质量又保证钢筋的施工质量;在钢筋与钢板相遇时,是焊接还是打孔穿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与实验,工程量大;还有就是构件自重大,交叉作业多,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多,需要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安全施工;最后钢筋密集,穿过贯穿结构多,给混凝土的浇筑带来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及施工灌注方法,采用型钢和钢筋组合方式,两者一个为面板状,一个为条带状状,连接结构简单,极容易连接固定,不存在工序交叉难以固定连接的问题,构建多为钢镂空混凝土充填,钢筋使用量较少,而且采用三维正交结构,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更加充实,减少中空的现象,钢筋结构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叠加焊接方式连接,进一步减少阻碍混凝土胶乳钢筋结构内部的可能,钢筋承担拉张的剪切压力,而混凝土承担正压力,相辅相成,整体接结构抗压抗拉张能力更强,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包括基础筏板,所述基础筏板的剖面形状为U字型,且由底部向上逐渐向外侧张开,所述基础筏板顶部还安装有钢筋混凝土基梁,在基础筏板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柱型钢,所述柱型钢外侧均设有钢筋层,所述钢筋层由扎丝固定铰接在一起,且钢筋层的铰接规格为1000目,所述柱型钢和钢筋层之间还设有柱外箍筋,所述柱外箍筋与钢筋层和柱型钢均呈正交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基梁与柱型钢连接处通过设于钢筋混凝土基梁上的贯通孔连接,且在贯通孔内部安装有锚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础筏板的厚度为2000m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柱型钢和钢筋层之间的距离为1500mm±100mm,且柱外箍筋两端分别与柱型钢和钢筋层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础筏板与钢筋混凝土基梁的连接处形状制成“段”字型。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柱型钢顶部通过T型钢与钢筋层连接,且T型钢与钢筋混凝土基梁的距离为800mm±50mm。另外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施工灌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连接钢结构,按照设计要求将除钢筋混凝土基梁以外的钢筋结构连接起来,并在钢结构外侧安装模板;(2)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先在基础筏板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并通过振动机振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基础筏板厚度的1/2,且将第一层混凝土上表面糙化;(3)安装钢筋混凝土基梁,通过焊接将钢筋混凝土基梁固定安装在基础筏板上,且安装模板;(4)混凝土浇筑,通过钢筋混凝土基梁贯通孔分小层浇筑混凝土,且每小层混凝土浇筑必须用振动棒振动直至柱型钢顶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所述模板与外层钢结构之间的距离为5-10c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和步骤(4)中,振动机振动的时间为20秒-30秒,移动距离40cm,且在连接处移动距离为20c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至步骤(4)之间的施工时间为2h-3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型钢和钢筋组合方式,两者一个为面板状,一个为条带状状,连接结构简单,极容易连接固定,不存在工序交叉难以固定连接的问题,构建多为钢镂空混凝土充填,钢筋使用量较少,而且采用三维正交结构,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更加充实,减少中空的现象,钢筋结构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叠加焊接方式连接,进一步减少阻碍混凝土胶乳钢筋结构内部的可能,钢筋承担拉张的剪切压力,而混凝土承担正压力,相辅相成,整体接结构抗压抗拉张能力更强,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钢筋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流程示意图。图中:1-基础筏板;2-钢筋混凝土基梁;3-柱型钢;4-钢筋层;5-扎丝;6-柱外箍筋;7-贯通孔;8-锚栓;9-T型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包括基础筏板1,所述基础筏板1的剖面形状为U字型,且由底部向上逐渐向外侧张开,所述基础筏板1顶部还安装有钢筋混凝土基梁2,在基础筏板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柱型钢3,所述柱型钢3外侧均设有钢筋层4,所述钢筋层4由扎丝5固定铰接在一起,且钢筋层4的铰接规格为1000目,所述柱型钢3和钢筋层4之间还设有柱外箍筋6,所述柱外箍筋6与钢筋层4和柱型钢3均呈正交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基梁2与柱型钢3连接处通过设于钢筋混凝土基梁2上的贯通孔7连接,且在贯通孔内部安装有锚栓8。所述基础筏板1的厚度为2000mm;所述柱型钢3和钢筋层4之间的距离为1500mm±100mm,且柱外箍筋6两端分别与柱型钢3和钢筋层4连接;所述基础筏板1与钢筋混凝土基梁2的连接处形状制成“段”字型;所述柱型钢3顶部通过T型钢9与钢筋层4连接,且T型钢9与钢筋混凝土基梁2的距离为800mm±50mm。其混凝土施工灌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连接钢结构,按照设计要求将除钢筋混凝土基梁以外的钢筋结构连接起来,并在钢结构外侧安装模板,所述模板与外层钢结构之间的距离为5cm;(2)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先在基础筏板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并通过振动机振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基础筏板厚度的1/2,且将第一层混凝土上表面糙化,振动机振动的时间为20秒,移动距离40cm,且在连接处移动距离为20cm;(3)安装钢筋混凝土基梁,通过焊接将钢筋混凝土基梁固定安装在基础筏板上,且安装模板;(4)混凝土浇筑,通过钢筋混凝土基梁贯通孔分小层浇筑混凝土,且每小层混凝土浇筑必须用振动棒振动直至柱型钢顶部,振动机振动的时间为20秒,移动距离40cm,且在连接处移动距离为20cm,所述步骤(2)至步骤(4)之间的施工时间为2h。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所述柱型钢和钢筋层之间的距离为1500mm,且T型钢与钢筋混凝土基梁的距离为800mm。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施工灌注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模板与外层钢结构之间的距离为7.5cm;所述在步骤(2)和步骤(4)中,振动机振动的时间为25秒,且在步骤(2)至步骤(4)中,之间的施工时间为2h。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所述柱型钢和钢筋层之间的距离为1600mm,且T型钢与钢筋混凝土基梁的距离为850mm。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施工灌注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及施工灌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筏板(1),所述基础筏板(1)的剖面形状为U字型,且由底部向上逐渐向外侧张开,所述基础筏板(1)顶部还安装有钢筋混凝土基梁(2),在基础筏板(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柱型钢(3),所述柱型钢(3)外侧均设有钢筋层(4),所述钢筋层(4)由扎丝(5)固定铰接在一起,且钢筋层(4)的铰接规格为1000目,所述柱型钢(3)和钢筋层(4)之间还设有柱外箍筋(6),所述柱外箍筋(6)与钢筋层(4)和柱型钢(3)均呈正交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基梁(2)与柱型钢(3)连接处通过设于钢筋混凝土基梁(2)上的贯通孔(7)连接,且在贯通孔内部安装有锚栓(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筏板(1),所述基础筏板(1)的剖面形状为U字型,且由底部向上逐渐向外侧张开,所述基础筏板(1)顶部还安装有钢筋混凝土基梁(2),在基础筏板(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柱型钢(3),所述柱型钢(3)外侧均设有钢筋层(4),所述钢筋层(4)由扎丝(5)固定铰接在一起,且钢筋层(4)的铰接规格为1000目,所述柱型钢(3)和钢筋层(4)之间还设有柱外箍筋(6),所述柱外箍筋(6)与钢筋层(4)和柱型钢(3)均呈正交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基梁(2)与柱型钢(3)连接处通过设于钢筋混凝土基梁(2)上的贯通孔(7)连接,且在贯通孔内部安装有锚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筏板(1)的厚度为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型钢(3)和钢筋层(4)之间的距离为1500mm±100mm,且柱外箍筋(6)两端分别与柱型钢(3)和钢筋层(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筏板(1)与钢筋混凝土基梁(2)的连接处形状制成“段”字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施工混凝土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沛林鑫焱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