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英保专利>正文

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938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包括承重构件和建筑围护结构,所述承重构件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承重立柱和若干层间隔设置的楼盖构件,所述建筑围护结构设置在承重立柱和楼盖构件之间,其特征是:所述建筑围护结构包括非承重复合墙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楼盖构件及承重立柱上并且向外伸出的若干个悬挂件,所述非承重复合墙板包括固定在悬挂件上的位于楼盖构件及承重立柱外侧的单层或者双层的钢筋焊网,将钢筋焊网浇注在其中的现浇的薄层混凝土墙板,铺设在现浇的薄层混凝土墙板内侧的内保温板和/或铺设在现浇的薄层混凝土墙板外侧的外保温板,依次安装在内保温板内侧的内表面防裂保护层和/或外保温板外侧的外表面防裂保护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常见的几种建筑结构类型有砖混结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及钢结构等。其中,砖混结构的应用最为广泛,历史也最为悠久,但是由于保护环境及节约耕地的需要,国家已立法规定逐步淘汰并禁止使用粘土砖,因而砖混结构也将逐步被淘汰;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显然有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同时也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和能源,建筑施工速度慢,工期长,建筑工业化水平低,建筑高度和防震性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为实现建筑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工业化水平高,符合环保要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点,是未来几年我国将重点发展和推广的建筑结构类型。钢结构建筑目前最主要的缺点是缺乏建筑材料的配套化和系列化,成套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完善,建筑成本较高,施工技术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各种建筑结构的缺点并充分吸收上述各种建筑结构的优点,提供一种大量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减少建筑投资造价,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简化施工作业,满足建筑节能要求,抗震性能好的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包括承重构件和建筑围护结构,所述承重构件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承重立柱和若干层间隔设置的楼盖构件,所述建筑围护结构设置在承重立柱和楼盖构件之间,所述建筑围护结构包括非承重复合墙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楼盖构件及承重立柱上并且向外伸出的若干个悬挂件,所述非承重复合墙板包括固定在悬挂件上的位于楼盖构件及承重立柱外侧的单层或者双层的钢筋焊网,将钢筋焊网浇注在其中的现浇的薄层混凝土墙板,铺设在现浇的薄层混凝土墙板内侧的内保温板和/或铺设在现浇的薄层混凝土墙板外侧的外保温板,依次安装在内保温板内侧的内表面防裂保护层和/或外保温板外侧的外表面防裂保护层。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中,所述非承重复合墙板还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墙板外侧的外保温板,以及依次安装在外保温板外侧的和外表面防裂保护层。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中,所述非承重复合墙板还包括安装在内保温板内侧的内钢筋焊网和外保温板外侧的外钢筋焊网,在内、外钢筋焊网之间设置拉结固定件。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中,在所述内保温板的外侧面和外保温板的内侧面设置间隔分布的凹槽。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中,所述每层楼盖构件为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水平方向的钢梁及复合楼板所组成的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所述复合楼板包括设置在钢梁之间的隔音保温板,现浇在钢梁和隔音保温板上侧的钢筋混凝土楼板,设置于所述隔音保温板下侧的下表面防裂保护层,所述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将所述钢梁全部或部分浇注在其中。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中,所述复合楼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音保温板和下表面防裂保护层之间的防火保护层。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中,在所述钢梁上面垂直并且间隔设置抗剪栓钉。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中,在所述隔音保温板的上表面设置间隔分布的凹槽。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A、安装钢结构框架,即承重立柱和钢梁;B、沿钢柱和钢梁四周配置受力钢筋,次梁下表面不配置钢筋;C、在钢梁之间沿次钢梁的下表面、主钢梁的下部搭设临时支撑模板,在钢柱四周及钢柱之间搭设临时支撑模板;D、在钢梁之间的临时支撑模板上铺设带凹槽的隔音保温板;E、在隔音保温板及钢梁上面铺设水平钢筋焊网;F、在钢柱及主钢梁上间隔安装若干垂直向外伸出的悬挂件;G、在承重立柱外侧相隔一定距离将竖直钢筋焊网焊接固定在钢板悬挂支架上;H、在竖直钢筋焊网的内侧相隔一定距离铺设内保温板,内保温板铺设在承重立柱之间以及上下楼盖之间;I、在竖直钢筋焊网的外侧相隔一定距离连续铺设外保温板;J、在内保温板内侧及外保温板外侧分别搭设临时支撑模板; K、现浇薄层混凝土,由下至上首先浇注钢柱四周围及内外保温板之间的薄层混凝土板,浇注到梁高时,由竖向浇注改为水平浇注,沿隔音保温板上面及钢梁周围整体连续浇注,形成波槽或肋形或密肋复合楼板构成的钢筋混凝土组合楼盖,形成了非承重复合墙板构成的围护结构以及钢骨混凝土承重立柱,每一建筑层位的梁、板、柱、墙混凝土层一次性连续浇注完成,按建筑层位,由低层至高层逐层浇注;L、混凝土凝固成型后,拆除临时模板,沿复合楼板下表面、复合墙板内表面分别安装防火板及防裂保护层,沿复合墙板外表面安装防裂保护层及饰面层。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自重轻,荷载小,整体性强,可靠性高,抗震性能优异,可建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2、整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梁柱,采用了梁、板、柱、墙一次性连续浇注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建筑速度快,建筑工业化水平较高。3、节约了大量建筑材料,降低了工程造价,建筑成本较低,经济性好,可节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50%以上。4、采用复合楼板及复合墙板,保温隔热性能较高,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节能效果显著。5、室内空间大,使用率高,提高了居住的舒适程度。6、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建筑围护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组合楼盖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一部分,整个建筑结构由若干根承重立柱、建筑围护结构1和若干层钢-混凝土组合楼盖3所组成,承重立柱为按设计要求的间隔设置的垂直方向的钢骨混凝土柱2,钢骨混凝土柱为钢构件四周包围钢筋混凝土,也称劲性混凝土,承重立柱也可采用在钢管内灌注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柱,钢-混凝土组合楼盖3为按设计要求的间隔水平方向设置,用以形成建筑的各个楼层,钢-混凝土组合楼盖3也可采用其它的楼盖构件,建筑围护结构1设置在钢骨混凝土柱2和钢-混凝土组合楼盖3之间,用于封闭建筑结构的四周。图2为建筑围护结构的剖面图,建筑围护结构1由非承重复合墙板4和垂直固定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3及钢骨混凝土柱2上并且向外伸出的若干个金属悬挂件19所组成,金属悬挂件19可采用钢板支架或者钢栓钉或者钢螺栓,非承重复合墙板4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安装的内表面防裂保护层14、内防火保护层13、内保温板5、现浇的薄层钢筋混凝土板7、外保温板8、外表面防裂保护层16。现浇的薄层钢筋混凝土板7将焊接在金属悬挂件19上的钢筋焊网6浇注在其中,其厚度为30~100mm,钢筋焊网6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双层的,所采用的混凝土为轻质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或高强度混凝土或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内保温板5沿钢-混凝土组合楼盖3的主钢梁外侧铺设,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发泡型)或XPS板(挤出型)或者轻质高强混凝土板或者岩棉板或者泡沫玻璃板或者矿棉板或者玻璃棉板,外保温板8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板或XPS板),或者聚氨脂保温板或者岩棉板或者矿棉板,内保温板的外侧面和外保温板的内侧面间隔设有凹槽,用以增加混凝土板与保温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便于现浇混凝土的振捣,非承重复合墙板4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保
申请(专利权)人:张英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