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07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03
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它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技术领域。它包含智能锁体、前面板、控制板、金属防护板、PCBA前面板、指纹头、智能锁控制芯片、前把手、离合器、马达、后面板、PCBA后面板、连接导线、PCBA马达、马达控制芯片、锁芯、后把手、手机APP控制端,所述智能锁体一端设置有前面板,前面板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金属防护板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PCBA前面板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结构布局方面进行改善,抗强电磁干性能优良,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能,减少由暴力开锁对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使用价值高。

A safe intelligent lock against str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规智能锁主板控制芯片的布局方案:由于智能锁电机马达及离合机构一般设计在前面板内,指纹头、按键板等主要功能件也是在前面板内,故智能锁控制芯片一般也是设计在前面板的主板上,后面板内PCBA只承担电源板功能。此常规智能锁主板芯片布局设计方案,按用户正常操作使用,是可以满足的。但由于控制芯片在前面板内,而前面板是安装在门外侧的,且靠外侧的又是塑胶板,这样控制芯片就等于暴露在外,存在被类似于特斯拉线圈事件这样的强电磁干扰的风险,智能锁控制芯片被强电磁干扰后,会导致电子器受损或者导致软件系统运行不良或复位,即系统变得不稳定,功能失效甚至锁被直接开启,安全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结构布局方面进行改善,抗强电磁干性能优良,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能,减少由暴力开锁对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使用价值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智能锁体1、前面板2、控制板3、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指纹头6、智能锁控制芯片7、前把手8、离合器9、马达10、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连接导线13、PCBA马达14、马达控制芯片15、锁芯16、后把手17、手机APP控制端18,所述智能锁体1一端设置有前面板2,前面板2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3,控制板3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4,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5,PCBA前面板5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6,PCBA前面板5下方设置有智能锁控制芯片7,且智能锁控制芯片7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金属防护板4表面下端设置有前把手8,前面板2下方设置有离合器9、马达10,智能锁体1另一端设置有后面板11,后面板11表面上端设置有PCBA后面板12,马达10通过连接导线13与PCBA后面板12连接,后面板11表面下端设置有PCBA马达14,且PCBA马达14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PCBA马达14前端设置有马达控制芯片15,马达控制芯片15前端设置有锁芯16,后面板11表面中端位置设置有后把手17,马达控制芯片15与手机APP控制端18通过数据连接。所述前面板2为金属面板。所述控制板3为亚克力板或塑胶板。所述金属防护板4与前把手8、后面板11与后把手17均通过连接杆81连接,且前把手8、后把手17均与智能锁体1连接。所述PCBA前面板5表面设置有控制芯片屏蔽罩71,且控制芯片屏蔽罩71设置在智能锁控制芯片7正上方。所述PCBA前面板5与PCBA后面板12均设置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或双向静电防护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智能锁体1一端设置有前面板2,前面板2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3,控制板3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4,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5,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PCBA前面板5设置在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从而达到抗干扰之目的;PCBA前面板5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6,PCBA前面板5下方设置有智能锁控制芯片7,且智能锁控制芯片7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控制芯片屏蔽罩71起到抗干扰屏蔽,金属防护板4表面下端设置有前把手8,前面板2下方设置有离合器9、马达10,智能锁体1另一端设置有后面板11,后面板11表面上端设置有PCBA后面板12,马达10通过连接导线13与PCBA后面板12连接,后面板11表面下端设置有PCBA马达14,且PCBA马达14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PCBA马达14前端设置有马达控制芯片15,马达控制芯片15隐藏到智能锁体1的后面板11内,增加了门外侧强电磁干扰的距离,同时前面板2、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门是完全具有抗电磁干扰的屏蔽作用,马达控制芯片15前端设置有锁芯16,后面板11表面中端位置设置有后把手17,马达控制芯片15与手机APP控制端18通过数据连接;手机APP控制端18通与智能锁体1进行远程通讯,达到远程手机遥控开锁,信息上传下传的目的;当PCBA后面板12受到损坏导致前面板2开门失效时,这时可以启用手机APP控制端18进行远程下发指令给后面板11内的的马达控制芯片15,控制马达10打开,既而增强智能门锁的可靠性,最大化减少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因此,即使前面板2受到重大强磁电破坏干扰,导致开锁功能失常,用户可使用手机APP控制端18开锁,从而解决因暴力开锁对用户造成重大损失,PCBA前面板5与PCBA后面板12均设置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或双向静电防护管,有效提高抗静电能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结构布局方面进行改善,抗强电磁干性能优良,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能,减少由暴力开锁对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使用价值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手机APP控制端18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智能锁体1、前面板2、控制板3、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指纹头6、智能锁控制芯片7、前把手8、离合器9、马达10、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连接导线13、PCBA马达14、马达控制芯片15、锁芯16、后把手17、手机APP控制端18、控制芯片屏蔽罩71、连接杆81。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智能锁体1、前面板2、控制板3、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指纹头6、智能锁控制芯片7、前把手8、离合器9、马达10、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连接导线13、PCBA马达14、马达控制芯片15、锁芯16、后把手17、手机APP控制端18,所述智能锁体1一端设置有前面板2,前面板2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3,控制板3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4,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5,PCBA前面板5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6,PCBA前面板5下方设置有智能锁控制芯片7,且智能锁控制芯片7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金属防护板4表面下端设置有前把手8,前面板2下方设置有离合器9、马达10,智能锁体1另一端设置有后面板11,后面板11表面上端设置有PCBA后面板12,马达10通过连接导线13与PCBA后面板12连接,后面板11表面下端设置有PCBA马达14,且PCBA马达14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PCBA马达14前端设置有马达控制芯片15,马达控制芯片15前端设置有锁芯16,后面板11表面中端位置设置有后把手17,马达控制芯片15与手机APP控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智能锁体(1)、前面板(2)、控制板(3)、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指纹头(6)、智能锁控制芯片(7)、前把手(8)、离合器(9)、马达(10)、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连接导线(13)、PCBA马达(14)、马达控制芯片(15)、锁芯(16)、后把手(17)、手机APP控制端(18),所述智能锁体(1)一端设置有前面板(2),前面板(2)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3),控制板(3)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4),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5),PCBA前面板(5)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6),PCBA前面板(5)下方设置有智能锁控制芯片(7),且智能锁控制芯片(7)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金属防护板(4)表面下端设置有前把手(8),前面板(2)下方设置有离合器(9)、马达(10),智能锁体(1)另一端设置有后面板(11),后面板(11)表面上端设置有PCBA后面板(12),马达(10)通过连接导线(13)与PCBA后面板(12)连接,后面板(11)表面下端设置有PCBA马达(14),且PCBA马达(14)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PCBA马达(14)前端设置有马达控制芯片(15),马达控制芯片(15)前端设置有锁芯(16),后面板(11)表面中端位置设置有后把手(17),马达控制芯片(15)与手机APP控制端(18)通过数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智能锁体(1)、前面板(2)、控制板(3)、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指纹头(6)、智能锁控制芯片(7)、前把手(8)、离合器(9)、马达(10)、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连接导线(13)、PCBA马达(14)、马达控制芯片(15)、锁芯(16)、后把手(17)、手机APP控制端(18),所述智能锁体(1)一端设置有前面板(2),前面板(2)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3),控制板(3)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4),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5),PCBA前面板(5)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6),PCBA前面板(5)下方设置有智能锁控制芯片(7),且智能锁控制芯片(7)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金属防护板(4)表面下端设置有前把手(8),前面板(2)下方设置有离合器(9)、马达(10),智能锁体(1)另一端设置有后面板(11),后面板(11)表面上端设置有PCBA后面板(12),马达(10)通过连接导线(13)与PCBA后面板(12)连接,后面板(11)表面下端设置有PCBA马达(14),且PCBA马达(14)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PCBA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荣陈映锋郝寻启黄淑坤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迅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