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76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26
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它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技术领域。它包含智能锁体、前面板、控制板、金属防护板、PCBA前面板、指纹头、智能锁控制芯片、前把手、离合器、马达、后面板、PCBA后面板、连接导线、PCBA马达、马达控制芯片、锁芯、后把手、手机APP控制端,所述智能锁体一端设置有前面板,前面板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金属防护板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PCBA前面板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结构布局方面进行改善,抗强电磁干性能优良,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能,减少由暴力开锁对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使用价值高。

A Safe Intelligent Lock Against Str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规智能锁主板控制芯片的布局方案:由于智能锁电机马达及离合机构一般设计在前面板内,指纹头、按键板等主要功能件也是在前面板内,故智能锁控制芯片一般也是设计在前面板的主板上,后面板内PCBA只承担电源板功能。此常规智能锁主板芯片布局设计方案,按用户正常操作使用,是可以满足的。但由于控制芯片在前面板内,而前面板是安装在门外侧的,且靠外侧的又是塑胶板,这样控制芯片就等于暴露在外,存在被类似于特斯拉线圈事件这样的强电磁干扰的风险,智能锁控制芯片被强电磁干扰后,会导致电子器受损或者导致软件系统运行不良或复位,即系统变得不稳定,功能失效甚至锁被直接开启,安全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结构布局方面进行改善,抗强电磁干性能优良,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能,减少由暴力开锁对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使用价值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智能锁体1、前面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智能锁体(1)、前面板(2)、控制板(3)、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指纹头(6)、智能锁控制芯片(7)、前把手(8)、离合器(9)、马达(10)、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连接导线(13)、PCBA马达(14)、马达控制芯片(15)、锁芯(16)、后把手(17)、手机APP控制端(18),所述智能锁体(1)一端设置有前面板(2),前面板(2)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3),控制板(3)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4),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5),PCBA前面板(5)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6),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强电磁干扰的安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智能锁体(1)、前面板(2)、控制板(3)、金属防护板(4)、PCBA前面板(5)、指纹头(6)、智能锁控制芯片(7)、前把手(8)、离合器(9)、马达(10)、后面板(11)、PCBA后面板(12)、连接导线(13)、PCBA马达(14)、马达控制芯片(15)、锁芯(16)、后把手(17)、手机APP控制端(18),所述智能锁体(1)一端设置有前面板(2),前面板(2)表面内侧设置有控制板(3),控制板(3)表面内侧设置有金属防护板(4),金属防护板(4)表面内侧设置有PCBA前面板(5),PCBA前面板(5)表面上端设置有指纹头(6),PCBA前面板(5)下方设置有智能锁控制芯片(7),且智能锁控制芯片(7)设置在智能锁体(1)内部,金属防护板(4)表面下端设置有前把手(8),前面板(2)下方设置有离合器(9)、马达(10),智能锁体(1)另一端设置有后面板(11),后面板(11)表面上端设置有PCBA后面板(12),马达(10)通过连接导线(13)与PCBA后面板(12)连接,后面板(11)表面下端设置有PCBA马达(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荣陈映锋郝寻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迅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