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支座的多方向减震与抗拉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隔震技术,具体是一种隔震支座的多方向减震与抗拉拔装置。技术背景地震等各类有害的振动无疑会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危害,其较为重大的危害之一就在于会导致建筑结构损毁乃至倒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基础隔减震技术是降低结构振动反应的一种花费成本低、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振动控制方法。橡胶隔震支座是目前隔减震技术中发展最成熟的一种类型,在建筑隔减震领域已有广泛的运用,并已经形成一套标准化的设计规范。目前橡胶隔震支座功能仍有较大局限性,其不足在于:在竖向无论是隔减震性能还是承受拉力的能力均较差。然而,地震或各类振动并不仅存在于水平方向,竖向的地震或振动也占据着很大比例。竖向地震或振动一方面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会使建筑结构受到较大的提离效应,从而将橡胶隔震支座拉坏。此外,建筑结构在水平和竖向地震或振动的组合下还易发生倾覆,也会导致橡胶隔震支座被拉开。多维隔减震技术是一种能同时隔离和减小水平和竖向地震或振动的控制方法。目前的多维隔减震装置多采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震支座的多方向减震与抗拉拔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隔震支座的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螺纹孔,多组多方向耗能单元通过螺栓安装于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且围绕橡胶隔震支座中心处的核心减震垫对称布置,每组多方向耗能单元均包括:外钢筒、设置在外钢筒上端的上端板、设置在外钢筒下端的下端板、以及设置在外钢筒内腔且沿外钢筒轴向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粘弹性耗能单元,分别是第一粘弹性耗能单元和第二粘弹性耗能单元;/n第一钢丝绳,其一端通过第一传力构件带动所述第一粘弹性耗能单元在外钢筒内向上端板方向压缩耗能,所述第一传力构件包括:第一外传力钢板、第一传力空心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支座的多方向减震与抗拉拔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隔震支座的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螺纹孔,多组多方向耗能单元通过螺栓安装于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且围绕橡胶隔震支座中心处的核心减震垫对称布置,每组多方向耗能单元均包括:外钢筒、设置在外钢筒上端的上端板、设置在外钢筒下端的下端板、以及设置在外钢筒内腔且沿外钢筒轴向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粘弹性耗能单元,分别是第一粘弹性耗能单元和第二粘弹性耗能单元;
第一钢丝绳,其一端通过第一传力构件带动所述第一粘弹性耗能单元在外钢筒内向上端板方向压缩耗能,所述第一传力构件包括:第一外传力钢板、第一传力空心杆、第一内传力钢板以及第一弹簧,其中,第一外传力钢板设置于所述外钢筒内腔中心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粘弹性耗能单元紧密接触,所述第一传力空心杆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第一传力空心杆的开口端从第一粘弹性耗能单元的轴心穿过后与第一外传力钢板固定连接;
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伸入第一传力空心杆的空心内腔后与所述第一内传力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外钢筒后与螺栓铰接;
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传力空心杆杆腔内部位于所述第一内传力钢板和第一传力空心杆封闭端之间;
第二钢丝绳,其一端通过第二传力构件带动所述第二粘弹性耗能单元在外钢筒内向下端板方向压缩耗能,所述第二传力构件包括:第二外传力钢板、第二传力空心杆、第二内传力钢板以及第二弹簧,其中,第二外传力钢板设置于装置外钢筒内腔中心处,下表面与第二粘弹性耗能单元紧密接触,所述第二传力空心杆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第二传力空心杆的开口端从第二粘弹性耗能单元的轴心穿过后与第二外传力钢板固定连接;
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伸入第二传力空心杆的空心内腔后与所述第二内传力钢板固定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