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849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包括一设置在坝体内的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井室通过竖直隔断分隔成电梯井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其中,楼梯井处于靠近大坝廊道的一侧且通过连接廊道与大坝廊道连通;井室外围设有变态混凝土结构从而与坝体碾压混凝土隔离。该技术方案占用空间小,仅为传统楼梯井与电梯井的一半;并且由于坝体开孔少,结构简单,施工立模少,能够减少对碾压混凝土施工的干扰,发挥碾压混凝土施工快捷的优势。

A gravity dam combining elevator shaft and stair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主要适用于不设置电缆廊道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技术介绍
在水电、水利工程中,有大量工程采用重力坝作为拦河大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因此,对于坝高大于50m的中高坝,一般均会设置廊道用于灌浆、排水、检修、巡视等。为便于运行期的检修、巡视,中高坝就需要设置电梯、楼梯等。现有的结构一般采用电梯井、楼梯井分别在坝体内布置,电梯井、楼梯井与廊道间设置前室。这种结构复杂,所需空间大;并且对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也很难发挥施工快速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楼梯井和电梯井结合布置以减少布置空间且施工方便、周期短的重力坝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坝的电梯井与楼梯井结合布置,且不设置前室;包括一设置在坝体内的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井室通过竖直隔断分隔成电梯井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其中,楼梯井处于靠近大坝廊道的一侧且通过连接廊道与大坝廊道连通;井室外围设有变态混凝土结构从而与坝体碾压混凝土隔离。进一步的,爬梯通过楼梯井内壁上层层设置的预埋件预制混凝土板连接。进一步的,电梯井和楼梯井之间以及楼梯井和连接廊道之间采用砖墙隔断。进一步的,电梯井和楼梯井之间的隔断上设置有电梯门、安全门和防火门门洞。进一步的,电梯井底部设有集水井并通过设置的排水沟连通至排水廊道。进一步的,楼梯井和电梯井通过坝顶部位与坝顶常态混凝土整体现浇形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突破性地将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并取消了以往结构中设置的前室,从而起到整体占用空间小的效果,经比对,占用空间仅为传统楼梯井与电梯井的一半且结构简单合理;同时,由于坝体开孔少,从而能够减少对碾压混凝土施工的干扰,发挥碾压混凝土施工快捷的优势,使得施工方便、周期短、施工立模少,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B-B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在本技术中重力坝的电梯井与楼梯井结合布置,且重力坝不设置前室;本技术在坝体内设有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井室内通过竖直的砖墙隔断分隔成电梯井1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梯井1截面尺寸优选为2.5mx2.5m,楼梯井2尺寸优选为5.8mx2.5m,高度需要根据大坝结构、廊道布置等具体确定。在电梯井1的底部设有2m深集水井并设排水沟通至排水廊道。楼梯井2处于靠近大坝廊道的一侧且通过连接廊道10与大坝廊道12连通,而电梯井1处于远离大坝廊道12的另一侧。连接廊道10的截面尺寸优选为2.5mx3m,长度一般不小于1m,采用变态混凝土结构,并根据需要进行配筋。楼梯井2内设置钢爬梯5,钢爬梯5通过楼梯井2相对两侧内壁上层层设置的预制混凝土板3连接和预制混凝土板4。具体地,预制混凝土板3和预制混凝土板4采用C30,厚度优选为30cm,且分别为两种规格,宽度分别为1.4m和2.4m,长度均为3.3m。配筋可以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板上还设置有吊钩,可以通过吊装安装到位。而对于钢爬梯,单梯宽度优选为1.2m,单梯段高度一般为1.65m,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梯梁则优选采用槽钢16#a,踏步板采用4.5mm厚花纹钢板,踏步高度一般不超过20cm;爬梯两侧设置1m高护栏;钢爬梯通过预埋件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并通过吊装安装到位。在井室外围四周设有变态混凝土结构11从而与坝体碾压混凝土13隔离,变态混凝土结构11的厚度优选为50cm,以便于提醒体型控制配筋、预埋件设置等。楼梯井2和电梯井1通过坝顶部位与坝顶常态混凝土14整体现浇形成,配筋可以根据具体结构计算结果确定。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在楼梯井2和电梯井1之间设置砖墙隔断6,在楼梯井2和连接廊道10之间也设有砖墙隔断6,砖墙隔断6的厚度优选为25cm,且采用混凝土砖施工。特别的,在电梯井和楼梯井之间的局部砖墙部位还设置有电梯门7、安全门8和防火门门洞9,防火门门洞9部位设置乙级防火门。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坝的电梯井与楼梯井结合布置,且不设置前室;所述重力坝包括一设置在坝体内的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所述井室通过竖直隔断分隔成电梯井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其中,所述楼梯井处于靠近所述大坝廊道的一侧且通过连接廊道与所述大坝廊道连通;所述井室外围设有变态混凝土结构从而与坝体碾压混凝土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坝的电梯井与楼梯井结合布置,且不设置前室;所述重力坝包括一设置在坝体内的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所述井室通过竖直隔断分隔成电梯井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其中,所述楼梯井处于靠近所述大坝廊道的一侧且通过连接廊道与所述大坝廊道连通;所述井室外围设有变态混凝土结构从而与坝体碾压混凝土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通过所述楼梯井内壁上层层设置的预埋件预制混凝土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良张萍徐小东朱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