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838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包括车载平台、安装于车载平台上的升降平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平台上的清洁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以可升降并可转换方位的方式连接于车载平台上,所述车载平台包括两套动力源,分别为高速动力源以及低速动力源,所述高速动力源和低速动力源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动力源实现车载平台的正常行驶以及清洁灯具时的低速行驶;本发明专利技术清洁装置设置两套动力源即可满足车载平台的正常行驶要求也可满足清洁灯具时的低速稳定行驶。

Double power source vehicle mounted tunnel lamp clea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
本技术属于灯具清洁
,涉及一种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隧道灯具是为解决车辆驶入或驶出隧道时亮度的突变使视觉产生的“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用于隧道照明的特殊灯具,隧道空间相对密封,故隧道内尾气和粉尘含量较高,隧道灯的灯罩表面容易积聚固体颗粒,影响灯罩的透光度,进而影响照明效果,造成隧道内光亮不足,影响安全通行,因此需要对隧道灯的灯罩进行清洁;目前常用的清洁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为湿式清洁以及非接触式干式清洁;其中湿式清洁为人工利用升降机登高作业,进行高压水枪冲洗,采用长柄刷进行刷洗,该方式刷洗效率抵,另外污水随意滴落,污染隧道环境,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大型机械毛刷并配合高压水进行刷洗,该机械毛刷通过工程车辆负载形式,目前工程车辆低速稳定性较差,其低速形式速度相对于毛刷清洁所需要的速度较快,导致毛刷停留在灯具表面的时间较短,为保证足够的清洁时间,需要工程车辆停在隧道灯具表面下方,工程车辆需要频繁的启动,造成清洁效率低下,而且湿式清洁方式容易造成隧道灯具短路等故障;非接触式干式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安装于车载平台上的升降平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平台上的清洁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以可升降并可转换方位的方式连接于车载平台上,所述车载平台包括两套动力源,分别为高速动力源以及低速动力源,所述高速动力源和低速动力源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动力源实现车载平台的正常行驶以及清洁灯具时的低速行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安装于车载平台上的升降平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平台上的清洁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以可升降并可转换方位的方式连接于车载平台上,所述车载平台包括两套动力源,分别为高速动力源以及低速动力源,所述高速动力源和低速动力源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动力源实现车载平台的正常行驶以及清洁灯具时的低速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上可水平转动的设置有回转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偏心连接于回转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包括安装平台、连接于安装平台头部的驾驶室、安装于安装平台和驾驶室底部的驱动轮以及驱动驱动轮转动的动力总成,所述安装平台和/或驾驶室底部还连接有用于控制车载平台竖向颠簸幅度的车身稳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用于向上罩于隧道灯具的外罩、安装于外罩内用于清洁隧道灯具表面的干式清洁组件以及连通于外罩内腔的负压形成装置,所述外罩侧壁开有负压孔,所述负压孔连接于负压形成装置使得外罩内腔形成负压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动力源为电机或者内燃机,所述低速动力源为液压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稳定结构为可升降安装于安装平台和/或驾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斌王福敏丁浩张华李文锋陈建忠廖强马非须民健崔伟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