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40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包括漏斗、缓冲塞以及动力机构;缓冲塞呈柱状,缓冲塞位于漏斗的上方且朝向漏斗的出料口设置,动力机构适于驱动缓冲塞沿其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当动力机构驱动缓冲塞运动至靠近漏斗的出料口时,缓冲塞适于与漏斗的内壁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不仅能在物料落入漏斗时起到缓冲作用,还能避免不同方向来的物料相互碰撞。

Aggregate buffer system of a combined sca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秤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
技术介绍
电脑多头组合秤又称组合秤、多头秤。电脑多头组合秤包括多个称量斗,称量斗与称重传感器相连。称量斗用于盛放产品,并由相连的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并通过数学排列组合原理寻找最接近目标重量组合。称量斗设计为可开闭结构,盛放产品进行称重时为关闭状态,称重并被选中组合后称量斗打开排出产品。自组合秤推向市场以来,主要运用于休闲食品行业,例如:坚果、炒货、膨化食品等。在称量斗称重完成后需要通过导料围板将物料导向打包机,具体地说是通过导料围板将物料导向打包机的漏斗。根据组合秤的工作原理可知,在下料时会有多个称量斗同时打开,使物料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出来落入漏斗,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方向出来的物料就很容易相互碰撞,且物料从称量斗出来后会由于重力的作用一直加速,使得物料与漏斗的碰撞速度较大,上述情况对于易碎物料而言,会造成严重的物料破损,给生产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不仅能在物料落入漏斗时起到缓冲作用,还能避免不同方向来的物料相互碰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包括:漏斗、缓冲塞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缓冲塞呈柱状,所述缓冲塞位于所述漏斗的上方且朝向所述漏斗的出料口设置,所述动力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缓冲塞沿其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当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缓冲塞运动至靠近所述漏斗的出料口时,所述缓冲塞适于与所述漏斗的内壁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塞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漏斗的出料口的形状相同,所述缓冲塞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漏斗出料口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连接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销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塞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塞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塞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沿其长度方向也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固定杆以及连接杆上的条形开口上设置有锁紧螺丝。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还包括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平行于所述第三连杆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三连杆的下方,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销,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二固定销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销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销的正下方,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销到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固定销到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拉簧。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动力机构驱动缓冲塞运动至靠近漏斗的出料口时,缓冲塞与漏斗的内壁抵接,这样一来缓冲塞相当于封堵了漏斗的出料口,当易碎物料从称量斗出来达到漏斗时会先与缓冲塞碰撞,使易碎物料的速度减小,然后动力机构再驱动缓冲塞远离漏斗的出料口,使漏斗的出料口打开以正常出料,这个过程中缓冲塞就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减少了易碎物料破损的可能。另外,由于缓冲塞呈柱状,且缓冲塞位于漏斗的上方并朝向漏斗的出料口设置,所以从不同方向出来的易碎物料会先碰撞到缓冲塞,而不是相互碰撞,所以也就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易碎物料的破损,提升了易碎物料出料时的完整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第二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第三状态示意图。图中:1、漏斗;11、出料口;2、缓冲塞;21、固定杆;211、条形开口;31、电机;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第三连杆;35、连接杆;36、第四连杆;37、配重块;41、第一固定销;42、第二固定销;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3所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至少包括:漏斗1、缓冲塞2以及动力机构;缓冲塞2呈柱状,缓冲塞2位于漏斗1的上方且朝向漏斗1的出料口11设置,动力机构适于驱动缓冲塞2沿其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当动力机构驱动缓冲塞2运动至靠近漏斗1的出料口11时,缓冲塞2适于与漏斗1的内壁抵接。需要说明的是,漏斗1以及动力机构需要固定设置,具体的漏斗1固定设置在打包机上,动力机构可以设置在支架上。具体地,缓冲塞2的材料可以选用硅胶。当动力机构驱动缓冲塞2运动至靠近漏斗1的出料口11时,缓冲塞2与漏斗1的内壁抵接,这样一来缓冲塞2相当于封堵了漏斗1的出料口11,当易碎物料从称量斗出来达到漏斗1时会先与缓冲塞2碰撞,使易碎物料的速度减小,然后动力机构再驱动缓冲塞2远离漏斗1的出料口11,使漏斗1的出料口11打开以正常出料,这个过程中缓冲塞2就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减少了易碎物料破损的可能。另外,由于缓冲塞2呈柱状,且缓冲塞2位于漏斗1的上方并朝向漏斗1的出料口11设置,所以从不同方向出来的易碎物料会先碰撞到缓冲塞2,而不是相互碰撞,所以也就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易碎物料的破损,提升了易碎物料出料时的完整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优选地,缓冲塞2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漏斗1的出料口11的形状相同,缓冲塞2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漏斗1出料口11的尺寸。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让缓冲塞2与漏斗1的内壁抵接,从而起到封堵漏斗1的出料口11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横截面的尺寸略大于漏斗1出料口11的尺寸即可。该动力机构包括电机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三连杆34以及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缓冲塞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缓冲塞呈柱状,所述缓冲塞位于所述漏斗的上方且朝向所述漏斗的出料口设置,所述动力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缓冲塞沿其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当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缓冲塞运动至靠近所述漏斗的出料口时,所述缓冲塞适于与所述漏斗的内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缓冲塞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缓冲塞呈柱状,所述缓冲塞位于所述漏斗的上方且朝向所述漏斗的出料口设置,所述动力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缓冲塞沿其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当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缓冲塞运动至靠近所述漏斗的出料口时,所述缓冲塞适于与所述漏斗的内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塞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漏斗的出料口的形状相同,所述缓冲塞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漏斗的出料口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连接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销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塞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秤的集料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塞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