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36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包括底座、燕尾滑轨和汽车大梁主体;该装置为左右两组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滑动拖板,并通过两组所述底部滑行液压缸带动所述滑动拖板;所述旋转座的内侧轴性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内部前后分别滑动连接有两组所述压紧板,并通过一组所述夹紧液压缸带动所述压紧板滑动;两组所述旋转杆和所述压紧板之间共同夹持有一组所述汽车大梁主体。该装置使用方便,定位夹紧性能良好,安全性高,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体力劳动,生产效率更高,可以进行折叠存放,减少空间占用。

Automatic turning mechanism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ruck body with the truck girder 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生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装配中,首先要对汽车的大梁等进行安装,在大梁安装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大梁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还要对大梁进行翻转等操作,在对汽车大梁进行翻转中常采用专用翻转装置或者桁车进行翻转。例如,申请号:CN201320526635.6一种汽车大梁自动翻转装置,涉及汽车大梁的生产和装配领域,包括支架、两个转轴、两个齿轮、两个翻转支板、两个承接板、两个夹持臂、翻转气缸及两个辅助气缸,所述两个转轴并列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每个所述转轴均固定套设一个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每个齿轮固定连接一个翻转支板的侧部,每个翻转支板的顶面垂直固定一个承接板,所述两个承接板交错设置,且其中一个翻转支板的下方连接所述翻转气缸;每个转轴均套设一个夹持臂,每个夹持臂的下方均连接一个所述辅助气缸。采用本技术能实现汽车大梁180°的自动翻转,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基于上述,现有翻转机构在使用中由于没有对大梁进行良好的固定,在翻转的过程中大梁容易滑脱,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在翻转的过程中没有对大梁的支撑部件进行良好的支撑和定位,在翻转的过程中容易压坏大梁上已经安装的零部件,同时现有的翻转机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以解决现有翻转机构在使用中由于没有对大梁进行良好的固定,在翻转的过程中大梁容易滑脱,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在翻转的过程中没有对大梁的支撑部件进行良好的支撑和定位,在翻转的过程中容易压坏大梁上已经安装的零部件,同时现有的翻转机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包括底座、燕尾滑轨、底部滑行液压缸、滑动拖板、支撑连杆、滑块、升降液压缸、旋转座、旋转杆、转动涡轮、夹紧液压缸、压紧板、滑动燕尾槽、电机、旋转蜗杆和汽车大梁主体;该装置为左右两组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滑动拖板,并通过两组所述底部滑行液压缸带动所述滑动拖板;所述滑动拖板的顶部均通过四组所述支撑连杆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内侧轴性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杆;所述旋转座的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电机;所述旋转杆的内部前后分别滑动连接有两组所述压紧板,并通过一组所述夹紧液压缸带动所述压紧板滑动;两组所述旋转杆和所述压紧板之间共同夹持有一组所述汽车大梁主体。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有设置有一组所述燕尾滑轨,所述滑动拖板通过所述燕尾滑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进一步的,相邻的两组所述支撑连杆相互交叉铰链接形成剪叉机构,并通过所述升降液压缸驱动剪叉机构的变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连杆的前端面铰链接有一组T形结构的所述滑块,所述支撑连杆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拖板、所述旋转座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转动涡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蜗杆,所述旋转蜗杆与所述转动涡轮啮合共同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板的侧面开设有一组所述滑动燕尾槽,所述压紧板通过所述滑动燕尾槽与所述旋转杆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该装置设置在基坑内,使用时可以升起使用,不用可以落下存放,减少空间占用,方便使用;该装置通过采用剪叉机构带动汽车大梁主体升降,并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带动汽车大梁主体翻转,在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对汽车大梁主体进行位置状态的调整,方便安装,同时该装置通过多个方向的夹紧固定,对大梁进行良好的定位,能够有效的防止汽车大梁主体滑脱,增加安全性,防止大梁上安装的零件损坏;同时该装置通过采用电机和液压缸带动工作,方便控制,可以使用良好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体力劳动;该装置使用方便,定位夹紧性能良好,安全性高,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体力劳动,生产效率更高,可以进行折叠存放,减少空间占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状态下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旋转杆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杆外侧轴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滑动拖板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剪叉机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压紧板轴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座;101、燕尾滑轨;102、底部滑行液压缸;2、滑动拖板;3、支撑连杆;301、滑块;302、升降液压缸;4、旋转座;5、旋转杆;501、转动涡轮;502、夹紧液压缸;6、压紧板;601、滑动燕尾槽;7、电机;701、旋转蜗杆;8、汽车大梁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包括底座1、燕尾滑轨101、底部滑行液压缸102、滑动拖板2、支撑连杆3、滑块301、升降液压缸302、旋转座4、旋转杆5、转动涡轮501、夹紧液压缸502、压紧板6、滑动燕尾槽601、电机7、旋转蜗杆701和汽车大梁主体8;该装置为左右两组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滑动拖板2,并通过两组所述底部滑行液压缸102带动所述滑动拖板2;所述滑动拖板2的顶部均通过四组所述支撑连杆3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座4;所述旋转座4的内侧轴性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杆5;所述旋转座4的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电机7;所述旋转杆5的内部前后分别滑动连接有两组所述压紧板6,并通过一组所述夹紧液压缸502带动所述压紧板6滑动;两组所述旋转杆5和所述压紧板6之间共同夹持有一组所述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包括底座(1)、燕尾滑轨(101)、底部滑行液压缸(102)、滑动拖板(2)、支撑连杆(3)、滑块(301)、升降液压缸(302)、旋转座(4)、旋转杆(5)、转动涡轮(501)、夹紧液压缸(502)、压紧板(6)、滑动燕尾槽(601)、电机(7)、旋转蜗杆(701)和汽车大梁主体(8);该装置为左右两组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滑动拖板(2),并通过两组所述底部滑行液压缸(102)带动所述滑动拖板(2);所述滑动拖板(2)的顶部均通过四组所述支撑连杆(3)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座(4);所述旋转座(4)的内侧轴性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杆(5);所述旋转座(4)的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电机(7);所述旋转杆(5)的内部前后分别滑动连接有两组所述压紧板(6),并通过一组所述夹紧液压缸(502)带动所述压紧板(6)滑动;两组所述旋转杆(5)和所述压紧板(6)之间共同夹持有一组所述汽车大梁主体(8)。/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包括底座(1)、燕尾滑轨(101)、底部滑行液压缸(102)、滑动拖板(2)、支撑连杆(3)、滑块(301)、升降液压缸(302)、旋转座(4)、旋转杆(5)、转动涡轮(501)、夹紧液压缸(502)、压紧板(6)、滑动燕尾槽(601)、电机(7)、旋转蜗杆(701)和汽车大梁主体(8);该装置为左右两组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滑动拖板(2),并通过两组所述底部滑行液压缸(102)带动所述滑动拖板(2);所述滑动拖板(2)的顶部均通过四组所述支撑连杆(3)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座(4);所述旋转座(4)的内侧轴性连接有一组所述旋转杆(5);所述旋转座(4)的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电机(7);所述旋转杆(5)的内部前后分别滑动连接有两组所述压紧板(6),并通过一组所述夹紧液压缸(502)带动所述压紧板(6)滑动;两组所述旋转杆(5)和所述压紧板(6)之间共同夹持有一组所述汽车大梁主体(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大梁负载车箱底部安装的自动式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有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崇艳王靖罗姝鋆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乾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