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31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包括机架、传送带结构、X轴结构、Y轴结构、机头结构、送料器结构,所述传送带结构和送料器结构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两端,Y轴结构安装在机架两侧,X轴结构安装在Y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安装在X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包括贴标头和转动部,所述贴标头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上述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通过贴标头和转动部的配合设置,在PCB板的运送过程中,贴标面朝向X轴结构,贴标头吸标完成后由转动部转动180度,使贴标头上标签面向PCB板,X轴结构和Y轴结构将贴标头移动到预设贴标位置,贴标头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使贴标可以从下到上完成,避免了PCB板上灰尘的沉积,保证了PCB板的质量。

A kind of attachment machine that can flip and mo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标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
技术介绍
贴标机,是将成卷的不干胶纸标签(纸质或金属箔)粘贴在PCB、产品或规定包装上的设备。目前我国生产贴标机的种类正在逐步增加,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从手动、半自动贴标的落后局面,转向自动化高速贴标机占据广大市场的格局。目前,传统贴标机通常都是贴标头从上往下进行贴标,PCB板在运送的过程中很容易沉积很多灰尘,在贴标时把灰尘一起贴在PCB板上,对PCB板的导电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整个PCB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包括机架、传送带结构、X轴结构、Y轴结构、机头结构、送料器结构,所述传送带结构和送料器结构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两端,Y轴结构安装在机架两侧,X轴结构安装在Y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安装在X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包括贴标头和转动部,所述贴标头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传送带结构包括支撑座、第一电机、丝杆、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同步带、固定部,所述第一电机和丝杆分别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主动轮安装在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从动轮安装在丝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支撑部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传送带结构还包括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安装在支撑座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X轴结构包括底座、第一直线电机、第一滑轨,所述底座安装在Y轴结构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第一滑轨分别安装在底座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X轴结构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Y轴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二直线电机、第二滑轨,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第二滑轨分别安装于固定座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Y轴结构还包括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安装在固定座的两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二电机、转台,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转台安装于第二电机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贴标头包括控制单元、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吸标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安装于控制单元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吸标单元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三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同步带、吸嘴轴,所述第三电机和吸嘴轴分别安装在安装座上,第二主动轮安装于第三电机上,第二从动轮安装于吸嘴轴上,所述第二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上述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通过贴标头和转动部的配合设置,在PCB板的运送过程中,贴标面朝向X轴结构,贴标头吸标完成后由转动部转动180度,使贴标头上标签面向PCB板,X轴结构和Y轴结构将贴标头移动到预设贴标位置,贴标头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使贴标可以从下到上完成,避免了PCB板上灰尘的沉积,保证了PCB板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的传送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的X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的Y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的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的贴标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包括机架10、传送带结构20、X轴结构30、Y轴结构40、机头结构50、送料器结构60,所述传送带结构20和送料器结构60分别安装在机架10的两端,Y轴结构40安装在机架10两侧,X轴结构30安装在Y轴结构40上,机头结构50安装在X轴结构30上,机头结构50包括贴标头51和转动部52,所述贴标头51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52上。传送带结构20将PCB板运送到第一预设位置,机头结构50在送料器结构60上吸取标签,转动部52控制贴标头51转动180度,X轴结构30、Y轴结构40控制机头结构50到第二预设位置,机头结构50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这样,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通过贴标头51和转动部52的配合设置,在PCB板的运送过程中,贴标面朝向X轴结构30,贴标头51吸标完成后由转动部52转动180度,使贴标头51上标签面向PCB板,X轴结构30和Y轴结构40将贴标头51移动到预设贴标位置,贴标头51向PCB板方向移动,完成贴标,使贴标可以从下到上完成,避免了PCB板上灰尘的沉积,保证了PCB板的质量。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完成PCB板的传输和贴标,所述传送带结构20包括支撑座21、第一电机22、丝杆23、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24、第一同步带、固定部25,所述第一电机22和丝杆23分别安装在支撑座21上,所述第一主动轮安装在第一电机22上,所述第一从动轮24安装在丝杆23的两端,所述第一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24上,所述固定部25安装于支撑部上。将PCB板放置在丝杆23上,启动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一从动轮24转动,第一从动轮24带动丝杆23转动,使PCB板在丝杆23上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由固定部25将PCB板固定住,由机头结构50进行贴标。这样,由固定部25将PCB板固定住,使机头结构50在贴标的过程中不会随意移动,影响贴标的准确性。进一步地,为了PCB板停止的位置更加准确,所述传送带结构20还包括感应片26,所述感应片26安装在支撑座21上。这样,当感应片26感应到PCB板时,即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22停止转动,使PCB板停止在第一预设位置,方便机头结构50进行贴标,不会因为PCB板的位置不合适而增加贴标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带结构、X轴结构、Y轴结构、机头结构、送料器结构,所述传送带结构和送料器结构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两端,Y轴结构安装在机架两侧,X轴结构安装在Y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安装在X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包括贴标头和转动部,所述贴标头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带结构、X轴结构、Y轴结构、机头结构、送料器结构,所述传送带结构和送料器结构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两端,Y轴结构安装在机架两侧,X轴结构安装在Y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安装在X轴结构上,机头结构包括贴标头和转动部,所述贴标头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结构包括支撑座、第一电机、丝杆、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同步带、固定部,所述第一电机和丝杆分别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主动轮安装在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从动轮安装在丝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同步带分别套设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支撑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结构还包括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安装在支撑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结构包括底座、第一直线电机、第一滑轨,所述底座安装在Y轴结构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第一滑轨分别安装在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翻转贴装的贴附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世安陈帝如杨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永信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