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铭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128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包括箱体、连接于箱体顶部的箱盖、设置于箱体内部的驱动组件、遮雨板,所述遮雨板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的执行端,所述箱体的两内壁设置有导轨,遮雨板的两侧边缘滑动嵌入导轨内,所述箱体的两内壁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位于遮雨板上方的滤水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遮雨板对前挡玻璃进行遮挡,减少滴落于前挡玻璃上的雨水量,从而降低雨刮器的除水工作量,有效保证驾驶员雨天出行时的良好视野,提升雨刮器的使用寿命;放置于汽车车顶前方部位,无需对现有车辆进行任何结构上的调整,且使用过程不会对其它车辆和过往行人造成任何影响,安全性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A rain proof device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遮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遮雨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前挡玻璃都配置有雨刮器,主要用于阴雨天气时,滴落在前挡玻璃上雨水的清除,以保障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视野清晰。然而,雨刮器在前挡玻璃往返摆动过程中,同样会对驾驶员的视觉造成干扰,尤其雨水量较大时,需要调节雨刮器至较快的摆动频率,更容易对驾驶员产生视觉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对于连续滴落的倾盆大雨,雨刮器的除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雨刮器与前挡玻璃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及相互的作用力,致使雨刮器经常出现故障,降低了雨刮器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及技术文献上还未见有关于对汽车前挡玻璃进行遮雨的记载。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汽车遮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遮雨装置,能够实现汽车前挡玻璃的遮雨,减少滴落于前挡玻璃上的雨水量,从而降低雨刮器的工作量,保证驾驶员良好的视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包括箱体、连接于箱体顶部的箱盖、设置于箱体内部的驱动组件、遮雨板;所述遮雨板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的执行端;所述箱体的两内壁设置有导轨,遮雨板的两侧边缘滑动嵌入导轨内;所述箱体的两内壁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位于遮雨板上方的滤水刷。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的通口,所述遮雨板活动穿过通口。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通口外侧的橡胶封口。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面与汽车车顶蒙皮的顶面形状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嵌槽,嵌槽设置有固定件。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面边缘开设有若干个与内部连通的泄水孔。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箱体内的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于箱体内壁上的丝杠、螺纹连接于丝杠上的丝杠螺母;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丝杠的一端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遮雨板的底面一侧与丝杠螺母的顶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位于滤水刷与驱动电机之间的分隔板。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位于丝杠外侧的U型槽口,所述丝杠螺母活动穿过U型槽口。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组和控制电板,所述控制电板分别与电池组、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遮雨板对前挡玻璃进行遮挡,减少滴落于前挡玻璃上的雨水量,从而降低雨刮器的除水工作量,有效保证驾驶员雨天出行时的良好视野,提升雨刮器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装置实现遮雨板在箱体内的伸出与缩入,实现遮雨板工作状态与收纳状态的切换,操作简单,使用方便;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位于遮雨板上方的滤水刷,可对缩入箱体内的遮雨板表面进行自动除水,避免过多雨水进入箱体内对箱体内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害,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放置于汽车车顶前方部位,无需对现有车辆进行任何结构上的调整,避免汽车结构开发的经济投入,安装和移除方便,实用性好,且使用过程不会对其它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任何影响,安全性好;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1所对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移除箱盖)立体示意图;图6为所述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为所述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8为所述滤水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1通口、12嵌槽、13泄水孔、14分隔板、15固定件、16轴承座、2箱盖、3驱动组件、31驱动电机、32丝杠、33齿轮副、4遮雨板、5导轨、6滤水刷、61骨架、62吸水棉、7橡胶封口、8电池组、9控制电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包括箱体1、连接于箱体1顶部的箱盖2、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驱动组件3、遮雨板4。箱盖2扣合于箱盖2的顶部,并通过分布于箱体1侧壁上的螺栓连接固定。箱体1的底面、箱盖2的顶面及遮雨板4均呈弧形状,且箱体1的底面与汽车车顶蒙皮的顶面形状相匹配。箱体1的底面可通过粘结剂(如AB胶)粘结固定于汽车车顶蒙皮的表面,使遮雨装置整体固定于汽车顶部。此种方式,遮雨装置一次安装,后续使用该过程中无需进行位置调整。优选的,箱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嵌槽12,嵌槽12设置有固定件15。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5为永磁体块或橡胶吸盘,通过永磁体块对汽车车顶蒙皮的磁力吸附或橡胶吸盘与汽车车顶蒙皮表面的负压吸力,实现箱体1在汽车车顶上的固定。此种方式,便于遮雨装置的安装固定和移除较为方便,但每次安装需要进行位置调整。以上两种安装方式,均无需对现有车辆进行任何结构上的调整,避免汽车结构开发的经济投入,安装和移除方便,实用性好。同时,由于遮雨装置安装在汽车车顶前部、前挡玻璃的上方,因而其使用过程不会对其它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任何影响,安全性好。遮雨板4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3的执行端。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的驱动电机31、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壁上的丝杠32、螺纹连接于丝杠32上的丝杠螺母(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和丝杠32的一端通过齿轮副33传动连接。箱体1的前后内壁上分别设置有轴承座16,丝杠3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轴承座16内。遮雨板4的底面一侧与丝杠螺母的顶面固定连接。箱体1的左、右侧内壁均设置有与丝杠32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导轨5,遮雨板4的两侧边缘滑动嵌入导轨5内。如图6和图7所示,箱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条形的通口11。驱动电机31通过齿轮副33驱动丝杠32转动,从而驱动丝杠螺母带动遮雨板4沿导轨5的长度方向活动穿过通口11,实现遮雨板4在箱体1内的伸出与缩入。优选的,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位于丝杠螺母行程两端的行程开关(图中未示出),用于遮雨板4在箱体1内伸出及缩入至极限位置时,控制驱动电机31自动停止工作。进一步的,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位于通口11外侧的橡胶封口7。在遮雨板4伸出过程中,遮雨板4使橡胶封口7塑性变形而被顶开;当遮雨板4缩入箱体1内时,橡胶封口7自动恢复形状而将通口11遮盖,避免水滴、尘埃等物体进入箱体1内,起到防护作用。箱体1的两内壁之间连接有三个位于遮雨板4上方的滤水刷6。如图8所示,滤水刷6由弧形的骨架61和固定于骨架61底面上的吸水棉62组成。在遮雨板4缩入箱体1的过程中,滤水刷6将遮雨板4表面残留的水滴等物体吸附或刮除,避免水滴等物体进入箱体1中驱动组件3的位置,防止对箱体1内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害,保证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箱体1内设置有位于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连接于箱体(1)顶部的箱盖(2)、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驱动组件(3)、遮雨板(4);/n所述遮雨板(4)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3)的执行端;/n所述箱体(1)的两内壁设置有导轨(5),遮雨板(4)的两侧边缘滑动嵌入导轨(5)内;/n所述箱体(1)的两内壁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位于遮雨板(4)上方的滤水刷(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连接于箱体(1)顶部的箱盖(2)、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驱动组件(3)、遮雨板(4);
所述遮雨板(4)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3)的执行端;
所述箱体(1)的两内壁设置有导轨(5),遮雨板(4)的两侧边缘滑动嵌入导轨(5)内;
所述箱体(1)的两内壁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位于遮雨板(4)上方的滤水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的通口(11),所述遮雨板(4)活动穿过通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通口(11)外侧的橡胶封口(7)。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面与汽车车顶蒙皮的顶面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嵌槽(12),嵌槽(12)设置有固定件(15)。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