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印刷的镜头保护片进行清洗并烘干;步骤2:将镜头保护片放置在印刷夹具中,对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印刷油墨;步骤3:将印刷夹具放置在烘烤设置中,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的油墨进行烘干;步骤4:对镜头保护片中印刷有油墨的一面印刷UV胶,并将印刷夹具移至无尘环境下采用UV灯照射镜头保护片,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以外的UV胶进行固化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镜头保护片上印刷UV胶,从而使镜头保护片的色彩更加鲜艳,其光泽亮度更好,满足年轻用户对时尚的追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印刷时采用印刷夹具进行辅助印刷,极大的提高了印刷效率。
A surface printing process of lens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头保护片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
技术介绍
手机镜头保护片是智能手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可以有效的保护手机的镜头不被损坏。为了增加手机镜头保护片的外观效果,手机镜头保护片在生产过程中会在保护片上蚀刻出环状的纹理图案,使手机镜头保护片更具个性,然而即便是如此,手机镜头保护片的表面效果还是过于普通,色彩不够鲜艳,其光泽亮度较差,且颜色死板,无法满足年轻用户对时尚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泽亮度更好的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印刷的镜头保护片进行清洗并烘干;步骤2:将镜头保护片放置在印刷夹具中,对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印刷油墨;步骤3:将印刷夹具放置在烘烤设置中,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的油墨进行烘干;步骤4:对镜头保护片中印刷有油墨的一面印刷UV胶,并将印刷夹具移至无尘环境下采用UV灯照射镜头保护片,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以外的UV胶进行固化;步骤5:将镜头保护片取出印刷夹具,并将镜头保护片放置于丁醇溶液中,去除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内的UV胶;步骤6:采用脱油墨剂去除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内的油墨;步骤7:对镜头保护片进行清洗、烘干后完成印刷。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印刷夹具包括底座,与底座相配合的印刷上盖,以及与底座相配合的固化上盖;所述印刷上盖和固化上盖均能盖合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镜头保护片放置腔,镜头保护片的厚度大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的深度。所述印刷上盖上设置有数量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的数量相同的印刷孔,所述印刷孔的形状、尺寸与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当印刷上盖与底座盖合时,印刷孔与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相重合,且镜头保护片的上表面与印刷上盖的顶部贴合。所述固化上盖上设置有数量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的数量相同的遮光片,所述遮光片的形状、尺寸与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当固化上盖与底座盖合时,遮光片与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相重合,且镜头保护片的上表面与固化上盖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h;所述固化上盖为透光材质。镜头保护片的上表面与固化上盖顶部之间的间隙h为1~2mm。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镜头保护片放置在镜头保护片放置腔内,并使需要印刷的一面朝上;将印刷上盖盖合在底座上,并在印刷上盖的上表面印刷油墨,油墨透过印刷孔印刷在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取下印刷上盖,在镜头保护片中印刷有油墨的一面印刷UV胶;将固化上盖盖合在底座上,并将印刷夹具移至无尘环境下采用UV灯垂直的照射镜头保护片,遮光片将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的UV胶遮挡,紫外线无法照射到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的UV胶遮挡,只将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以外的UV胶进行固化。所述UV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丙烯酸酯30~45份,环氧树脂10~15份,活性稀释剂8~10份,光引发剂5~8份,PN-7025~8份,氧化铜0.1~0.3份。印刷的UV胶厚度为0.01~0.03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镜头保护片上印刷UV胶,从而使镜头保护片的色彩更加鲜艳,其光泽亮度更好,满足年轻用户对时尚的追求;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印刷时采用印刷夹具进行辅助印刷,极大的提高了印刷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上盖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上盖盖合在底座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化上盖的结构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底座,2—镜头保护片放置腔,3—印刷上盖,4—印刷孔,5—镜头保护片,6—固化上盖,7—遮光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印刷的镜头保护片在清水中进行清洗,去除镜头保护片上的污渍,以便印刷油墨能更好的附着于镜头保护片上,清洗干净后的镜头保护片进行烘干。步骤2:将镜头保护片放置在印刷夹具中,对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印刷油墨。具体的,如图1~4所示,该印刷夹具包括底座1,印刷上盖3以及固化上盖6。印刷上盖3和固化上盖6均与底座1匹配,即印刷上盖3和固化上盖6均能盖合在底座1上。如图1所示,该底座1内设置有若干块隔板,相邻两块隔板之间则形成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通过若干块隔板的隔离,使得底座1上形成有若干个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印刷时,将需要印刷的镜头保护片5分别放置在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中,一个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对应一块镜头保护片5。相应的,印刷上盖3能盖合在底座1上,由于每一块镜头保护片5上都存在视窗区域,视窗区域是对应手机的摄像头的位置,其是不需要印刷的,因此,为了更方便印刷,该印刷上盖3上设置有印刷孔4,印刷孔4的数量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的数量相同,即印刷孔4的数量与放置在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内的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的数量相同,如图2所示。所述印刷孔4的形状、尺寸与镜头保护片5上的视窗区域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当印刷上盖3与底座1盖合时,印刷孔4与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相重合。为了能够在视窗区域印刷油墨,镜头保护片5的厚度大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的深度,将镜头保护片5放置在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内后,将印刷上盖3盖合在底座1上时,镜头保护片5的上表面与印刷上盖3的顶部贴合,视窗区域则从印刷孔4漏出。本步骤中对镜头保护片5的视窗区域印刷油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镜头保护片放置在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内,一片镜头保护片5对应一个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同时使需要印刷油墨的一面朝上;然后将印刷上盖3盖合在底座1上,如图3所示,将印刷夹具移至印刷机上,在印刷上盖3的上表面印刷油墨,油墨透过印刷孔4印刷在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而视窗区域以外的位置则没有被印上油墨。步骤3:当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被印上油墨后,将印刷夹具放置在烘烤设置中,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的油墨进行烘干。在此步骤中,也可以将印刷上盖3取下后再对油墨进行烘干。本实施例中,在100℃的环境下对油墨烘烤15分钟。步骤4:对油墨烘烤后,对镜头保护片中印刷有油墨的整个表面印刷UV胶,并将印刷夹具移至无尘环境下采用UV灯照射镜头保护片,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以外的UV胶进行固化。由于UV胶需要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固化,为了防止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内的UV胶固化,而固化视窗区域以外的UV胶,该固化上盖6采用透光材质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的透光材质采用透明玻璃来实现。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固化上盖6上设置有数量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的数量相同的遮光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待印刷的镜头保护片进行清洗并烘干;/n步骤2:将镜头保护片放置在印刷夹具中,对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印刷油墨;/n步骤3:将印刷夹具放置在烘烤设置中,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的油墨进行烘干;/n步骤4:对镜头保护片中印刷有油墨的一面印刷UV胶,并将印刷夹具移至无尘环境下采用UV灯照射镜头保护片,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以外的UV胶进行固化;/n步骤5:将镜头保护片取出印刷夹具,并将镜头保护片放置于丁醇溶液中,去除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内的UV胶;/n步骤6:采用脱油墨剂去除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内的油墨;/n步骤7:对镜头保护片进行清洗、烘干后完成印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印刷的镜头保护片进行清洗并烘干;
步骤2:将镜头保护片放置在印刷夹具中,对镜头保护片的视窗区域印刷油墨;
步骤3:将印刷夹具放置在烘烤设置中,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的油墨进行烘干;
步骤4:对镜头保护片中印刷有油墨的一面印刷UV胶,并将印刷夹具移至无尘环境下采用UV灯照射镜头保护片,对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以外的UV胶进行固化;
步骤5:将镜头保护片取出印刷夹具,并将镜头保护片放置于丁醇溶液中,去除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内的UV胶;
步骤6:采用脱油墨剂去除镜头保护片视窗区域内的油墨;
步骤7:对镜头保护片进行清洗、烘干后完成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印刷夹具包括底座(1),与底座(1)相配合的印刷上盖(3),以及与底座(1)相配合的固化上盖(6);所述印刷上盖(3)和固化上盖(6)均能盖合在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镜头保护片的厚度大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上盖(3)上设置有数量与镜头保护片放置腔(2)的数量相同的印刷孔(4),所述印刷孔(4)的形状、尺寸与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当印刷上盖(3)与底座(1)盖合时,印刷孔(4)与镜头保护片上的视窗区域相重合,且镜头保护片的上表面与印刷上盖(3)的顶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保护片表面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雄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偌帕斯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