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钝体微油点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91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炉点火技术。提出的两级钝体微油点火器采用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多级套管方式构成多级燃烧室,设置有两级钝体,在一级钝体(6)内设置有燃油气化点火装置构成钝体气化点火器,一级钝体为可在燃烧器前后伸缩的移动结构并在其一端具有空腔结构的杆部(8);二级钝体(7)设置在燃烧器出口即末级燃烧室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点火燃烧器可在锅炉冷态启动时直接点燃煤粉,在锅炉超低负荷时具有稳燃能力。可用于无烟煤和低挥发份煤种,用微量的油(10~150kg/h)点燃大量的煤粉(2~5t/h)。锅炉冷态启动点火,和常规油枪相比,对于无烟煤一般可节油85%以上。由于燃油量微小,点火后不影响电除尘器的投运,利于环保,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点火技术,主要提出一种两级钝体微油点火器。技术背景节约能源,减少排污,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世界性课题。大型锅炉的节煤、 节油技术尤为重要,由于燃油日益紧缺、昂贵,为了节约燃油,国内成功开发 了等离子体无油点火技术、小油枪少油直接点燃煤粉技术、微油气化点燃煤粉 技术。等离子体无油点火技术适用于高挥发伤^烟煤、褐煤,但其存在系统复杂, 投资大,发火部件易污染、烧损等缺点,且目前还不适用于无烟煤等低挥发份 煤种。小油枪少油点火技术已在锅炉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设备投资少,可靠 性高,实用性强。微油气化点燃煤粉技术是小油枪点火技术的发展,气化燃油 的燃烧温度更高,点火时提高了对煤粉的热解作用,点燃煤粉时更省油。但目 前公开的微油点火技术尚不适应无烟煤、低挥发份劣质煤种。直至目前,大部分微油点火燃烧器都采用了多级套管,形成多级煤粉燃烧 室,以实现分级燃烧、气流冷却、逐级点燃的效果。但是,总结国内微油煤粉 点火燃烧器的油枪布置形式,为以下几种(1 )将油枪置于一次风管外的油燃烧室中,使燃油气化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再将高温的燃油火焰喷入一次风管内,以点燃煤粉气流(如专利ZL03255982.5 和ZL200520101974.5)。(2) 将气化油枪直f魏入点火燃烧器的一级套管中,〗ffl油火焰直接点燃 煤粉气流。(3) 将气化油枪和直径较大的管状油气化燃烧室一起插入到点火燃烧器的 一级套管中,使高温燃油火焰点燃一级套管中的煤粉气流。以上几种方式,均没有采用高温烟气回流技术以强化对煤粉的点火燃烧。 因此,目前公开的微油点火技术尚不能适应无烟煤、低挥发份劣质煤种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两级钝体微油点火器的目的就在于强化对煤粉的点燃 效果,并使其能适应无烟煤和低挥发份煤种的点燃需要。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点火燃烧器采用两级或两 级以上的多级套管方式构成多级燃烧室;设置有两级钝体,在一级钝体内设置 有燃油气化点火装置构成钝体气化点火器, 一级钝体一端具有空腔结构的杆部, 一级钝体为可在燃烧器前后伸縮的移动结构;可在燃烧器内伸縮,从而可以适 当调整点火位置,也可以在点火完成后,将其退出一级燃烧室,防止点火器磨 损,并有利于正常运行。二级钝体设置在燃烧器出口即末级燃烧室中,两级钝体 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两级钝体均为圆锥状。钝体气化点火器的构成为 一级钝体一端的杆部空腔构成高压风通道,高 压风从钝体前端开口喷出;高压油油管和压縮空气管位于杆部内腔内并使高压油油管喷孔和压縮空气管喷口与位于它们前端的油气混合室连通,使高压油与压縮空气在油气混合室混合;油枪由压縮空气管、高压油油管和油气混合室构 成;油枪喷口连通多根油气混合管且油气混合管前端具有点火喷口 。当钝体微油气化点火器伸入到一级燃烧室套管中点火时,油火焰从锥面钝 体的底部风道中喷出, 一次风煤粉气流经过钝体后和油火焰合流,并在钝体后 形成第一个高温烟气回流区,使一次风煤粉气流的着火和燃烧得以强化。 一级 燃烧室的煤粉气流着火强烈,有利于后面各级燃烧室的着火燃烧。在二级钝体 后形成第二个高温烟气回流区。两级钝体相隔一段距离,作用也更加合理。由 于点火时,二级钝体置于高温火焰中,采用高温耐磨材料,此时二级钝体也是 一个储热体,更加有利于流过它的煤粉气流的着火和燃烧。一级钝体的迎流面锥顶角为15° 50° , 二级钝体的迎流面锥顶角为20° 60。。本技术由多级套管方式构成多级煤粉燃烧室,其中,从初级即一级燃 烧室到末级燃烧室的管子直径逐渐增大。多级套管之间为插接式连接。本技术中在初级即一级燃烧室前的煤粉输送管道中设置煤粉浓縮器, 其位于一级燃烧室前,煤粉浓縮器形状为环状结构,具有由前向后縮径的锥面。 当一次风煤粉气流经过输送管道,使一次风粉分成浓淡两股气流,浓相进一级 燃烧室,淡相进二级燃烧室。油枪火焰沿切向并以旋流状态进入一级(浓粉)燃烧室,经过浓縮分离后的浓相煤粉气流先在一级燃烧室与高温气化燃烧火焰 接触,在与高温火焰充分接触和强烈混合中, 一次风粉中的煤粉颗粒快速升温、 崩解,随即在一级燃烧室内迅速燃烧,没有进入一级燃烧室的一次风粉气流除 对一级筒外壁冷却外,进入二级(淡粉)燃烧室,与浓粉火焰混合后被点燃, 燃烧能量逐级放大,从而大幅地降低了煤粉燃烧所需的初始点火能量,以较小 的能量点燃大量的煤粉,在燃烧器的出口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大大减少煤粉 燃烧所需弓燃能量,实现了煤粉分级点燃,逐级放大,达到点火并加速煤粉燃 烧的目的,以微量的燃油消耗点燃大量的煤粉,以煤代油,煤油混然,满足锅 炉启、停及低负荷稳燃的要求。三级燃烧室和燃烧器外壳形成一体,外壳的进 口端和送粉管道连接,结构简单。本技术点火燃烧器在完成锅炉点火后,可作为主燃烧器运行,系统简 单,实现了点火燃烧器和主燃烧器一体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点火燃烧器可在锅炉冷态启动时直接点燃煤粉,在 锅炉超低负荷时具有稳燃能力。可用于无烟煤和低挥发份煤种,用微量的油(10~150kg/h)点燃大量的煤粉(2 5t/h)。锅炉冷态启动点火,和常规油枪相 比,对于无烟煤一般可节油85%以上。由于燃油量微小,点火后不影响电除尘 器的投运,利于环保,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钝体气化点火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次风送粉管道,2、点火燃烧器外壳体,3、环状煤粉^L缩器, 4、 一级燃烧室套管,5、 二级燃烧室套管,6、 一级钝体,7、 二级钝体,8、 一 级钝体杆部,9、高压风管接头,10、压縮空气管接头,11、高压油管接头,12、 一级钝体退出室,13、退出室法兰;14、燃烧器法兰;15、 一级燃烧室固定板; 16、 二级燃烧室固定板;17、 二级钝体固定板;18、燃烧器出口部耐热件;19、 高压油油管;20、压縮空气管;21、压縮空气喷口; 22、高压风通道;23、油 气混合管;24、点火喷口, 25、油气混合室,26、油枪。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X寸本技术实施例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点火燃烧器该实施例采用三级套管构成三级燃烧 室,初级(一级)燃烧室直径最小,之后逐级放大,在煤粉输送管道上设置有 煤粉浓縮器3,其为环状结构,具有由后向前縮径的锥面。设置有两级钝体,参照图2,在第一级钝体6内设置有燃油气化点火装置,构成钝体气化点火器,钝 体一端为开口结构,该钝体一端的杆部空腔构成高压风通道22,高压风从钝体 前端开口喷出;高压油油管19和压縮空气管20位于杆部内腔内并使高压油油 管喷 L和压縮空气管喷口 21与位于它们前端的油气混合室25连通,使高压油 与压縮空气在油气混合室混合;油枪26由压縮空气管20、高压油油管19和油 气混合室25构成;油枪喷口3S1多根油气混合管23且油气混合管前端具有点 火喷口 24。 一级钝体的杆部8后端具有高压风管接头9、压縮空气管接头10、 高压油油管接头11 。高压油和压縮空气在油气混合室25混合,由油枪26喷口 喷出至油气混合管23,在点火喷口处喷出并经打火装置点燃,高压风对油气混 合物起雾化和补氧作用。 一级钝体为可伸縮移动结构,可在燃烧器内伸縮,从 而可以适当调整点火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级钝体微油点火器,其特征是:采用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多级套管方式构成多级燃烧室,设置有两级钝体,在一级钝体(6)内设置有燃油气化点火装置构成钝体气化点火器,一级钝体为可在燃烧器前后伸缩的移动结构并在其一端具有空腔结构的杆部(8);二级钝体(7)设置在燃烧器出口即末级燃烧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浩魏建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博耐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