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自锁式气体打火机,它是在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结构基础上,改变用于打开出气阀的撬板的结构形状,同时在撬板、气箱上盖与机架之间安装一自动复位机构,使打火机在每次点火后自动复位锁定撬板关闭出气阀,从而增加了自动关闭功能,当打火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无法按下撬板打开出气阀,可以防止漏气和误点燃。它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制造容易。(*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目前已有的自锁式气体打火机是北京市贝斯特实用技术研究所设计的技术专利产品,中国专利号是ZL94212821.4,它是由气箱、气箱上盖、发火部件、出气阀部件、防风罩和机架组成。当后拉或前推撬板至开启位置,然后用拇指转动发火轮并按下撬板尾端,打火机点燃,用毕抬起拇指,撬板不能自动复位至锁定位置,必须用手指前推或后拉至锁定位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自锁式气体打火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由气箱(1)、气箱上盖(2)、发火部件(7)、(8)、出气阀部件(3)、(4)、(5)、防风罩(6)、机架(10)、弹性构件(11)、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锁定功能的撬板(9)上设置挂钩结构,在撬板(9)的下面、气箱上盖(2)的上面和机架(10)的里面安装有弹性构件,撬板(9)的挂钩结构与弹性构件相连接。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嵌装在气箱上盖(2)与机架(10)之间,工作部分在机架(10)的上面。当撬板(9)克服弹性构件(11)的弹力后拉至开启位置时,撬板(9)下面的挂钩(9~7)钩住了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的定位钩(12~1),此时用拇指转动发火轮并按下撬板尾端,打火机即被点燃,用毕抬起拇指,撬板(9)在弹性构件回弹力作用下克服摩擦力自动复位至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撬板中部上面的弧面与台阶(9~2)与发火边轮(8)接触吻合,卡住边轮齿阻止发火轮转动;撬板下部的锁紧杆(9~3)和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的单向止动台(12~2)接触,阻止撬板以f1为支点顺时针转动打开出气阀,从而实现发火部件和出气阀部件的安全自锁。本技术因为只需要在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原有结构上,对撬板增加挂钩结构,同时增设一个弹性构件和一个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便增加了自动关闭功能,所以结构简单。同时,由于本技术的自动关闭功能是通过弹性构件的工作弹力前推撬板至锁定位置,并通过弹性构件的预弹力使撬板保持在锁定位置不动,因此,自动关闭功能和安全自锁功能可靠。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双扭簧型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一种S簧片型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结构剖视图。图3、4为撬板、双扭簧(弹性构件)和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的结构、安装位置、相互连接形式及力学原理示意图。图5、6为撬板、S形簧片(弹性构件)和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的结构安装位置、相互连接形式及力学原理示意图。图7、8、9、10、11、12为自动关闭功能和安全自锁功能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3、14、15、16为双扭簧、S形簧片、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及工作情况。正如图1、图7、图8和图9具体所示出的(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双扭簧型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结构特征和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在图7中,双扭簧(弹性构件)套装在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的销轴(12~3)上,双扭簧(11)的钩环(11~1)与撬板(9)的挂钩(9~7)套接;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嵌装在气箱上盖(2)与机架(10)之间。图2、图10、图11和图12具体表示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S簧片型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结构特征和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在图10中,S形簧片插装在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4的插座(14~3)上,S形簧片的钩环(13-1)与撬板(9)的挂钩(9~7)销接。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双扭簧型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征如下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撬板(9)尾端下面设有一个挂钩(9~7),挂钩的垂直臂插装在撬板(9)尾端下面的窄槽内,挂钩的斜臂与双扭簧(11)的钩环(11~1)套接在一起,挂钩斜臂尾端为上钩形状;用于外拉撬板至开启位置时与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的定位钩(12~1)钩住,使打火机处于开启状态。在撬板、气箱上盖和机架之间设有一个双扭簧和一个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双扭簧结构(11)如图13所示。双扭簧的双支承臂(11~2)搭在气箱上盖顶部,左、右旋扭簧(11~4、11~3)套装在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的销轴(12~3)上双工作臂(11~5)用于传递扭矩拨动撬板自动复位至锁定位置,钩环(11~1)用于套接撬板挂钩斜臂,使其与挂钩成为绞链连接。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结构如图14所示。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的马蹄形支承圈(12~4)嵌装在气箱上盖与机架之间,定位与单向止动立柱(12~5)支承定位钩(12~1)和单向止动台(12~2),定位钩用于钩住撬板挂钩,使撬板处于开启位置;在锁定的状态下,单向止动台顶住撬板锁定杆,阻止撬板以f1为支点顺时针转动打开出气阀;销轴(12~3)用于固定双扭簧;双扭簧的左、右旋扭簧(11~4、11~3)部分套装在销轴(12~3)上。该打火机如不使用,撬板在双扭簧预扭矩M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锁定位置,这时发火部件和出气阀部件处于锁定关闭状态,打火机不能点燃。因此,达到了本技术自动关闭和安全自锁的专利技术目的。当要点燃该打火机时,需克服双扭簧工作扭距M2,将撬板拉至开启位置(如图8所示),这时撬板尾部的锁紧杆(9~3)脱离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的单向止动台(12~2)自锁松脱,同时撬板尾部下面的挂钩(9~7)钩住了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的定位钩(12~1),此时撬板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用拇指转动发火轮并按下撬板尾端,打火机点燃(如图9所示)。用毕抬起拇指,撬板在双扭簧最大扭距Mn作用下克服阀杆张力F1、发火轮边轮卡紧力F2、单向止动台支承力F3与上述诸力产出的摩擦力F4,自动复位至锁定位置。自动关闭功能的力学条件F=F1+F2+F3+F4=Σi=14Fi----(1)]]>Mn/l>F————————————————————②该打火机自动关闭后,撬板在双扭簧预扭矩M1的作用下,保持锁定状态。此时若用拇指按压撬板尾部,假设按压力为Ph,f1代表撬板旋转支点,f2代表单向止动台(12~2)支承撬板锁紧杆的支承点,F3代表单向止动台作用在撬板锁紧杆接触面上的支承力。根据Ph·l1=F3·(l1+l2),所以,在锁定状态下,无论拇指按压力Ph有多大,撬板都不能绕支点f1顺时针旋转,从而保证了该打火机在自动关闭后的安全自锁性能。根据本技术提出的S簧片型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征如下如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自锁式气体打火机撬板(9)的尾端下面有一个挂钩(9~7),在撬板、气箱上盖和机架之间有一个S形簧片(13)和一个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4),挂钩的结构与双扭簧型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的撬板挂钩(9~7)相同。S型簧片由厚度0.3毫米、宽度3毫米的弹簧钢片弯制成型,其形状如图15所示。S形簧片上端有工作钩环(13~1)与撬板挂钩斜臂销接,用于传递弹力,S形簧片下端设有支承钩环(13~3)用于插装在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的插座(14~3)里。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结构如图16所示。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4)的马蹄形支承圈(14~4)下方以定位与单向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自锁式气体打火机,由气箱(1),气箱上盖(2),出气阀部件(3)、(4)、(5),防风罩(6),发火部件(7)、(8),机架(10),弹性构件(11)、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12)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锁定功能的撬板(9)上设置有挂钩结构,在撬板(9)的下面、气箱上盖(2)的上面和机架(10)的里面安装有弹性构件,撬板(9)的挂钩结构与弹性构件相连接,定位与单向止动构件嵌装在气箱上盖(2)与机架(10)之间,工作部分在机架(10)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时宜,王正格,丁鉴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贝斯特实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