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90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基底层,所述网状基底层内腔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弹性纤维层和第二弹性纤维层,所述保护层的内腔且位于网状基底层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保护层的内腔且位于阻燃层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布层、保护层、网状基底层、第一弹性纤维层、第二弹性纤维层、阻燃层、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抗菌层、第一抗菌纤维和第二抗菌纤维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仿色面料大都防菌阻燃效果较差,导致面料表面容易滋生细菌,且阻燃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仿色面料实用性的问题。

A kind of color like fabric for washing and f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普通的仿色织面料大都是先制造后染色,加工后续较长,且现有的仿色面料大都抗菌阻燃效果较差,这样就导致影响了仿色面料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具备防菌阻燃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仿色面料大都防菌阻燃效果较差,导致面料表面容易滋生细菌,且阻燃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仿色面料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包括基布层和耐水洗层,所述基布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基底层,所述网状基底层内腔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弹性纤维层和第二弹性纤维层,所述保护层的内腔且位于网状基底层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和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所述保护层的内腔且位于阻燃层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和第二抗菌纤维。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纤维层和第二弹性纤维层的材质均为雪纺纤维材质,所述第一弹性纤维层和第二弹性纤维层的厚度均为2-3μm。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和第二抗菌纤维的材质均为银离子抗菌纤维组成,所述第一抗菌纤维和第二抗菌纤维的厚度均为5-10μm。优选的,所述耐水洗层的材质为改性涤纶纤维材质,所述网状基底层、阻燃层和抗菌层之间均设置有粘接层,且粘接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胶。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由棉纱线和大麻纤维纱线交织而成,且棉纱线和大麻纤维纱线并捻捻度为500-1200捻/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基布层、保护层、网状基底层、第一弹性纤维层、第二弹性纤维层、阻燃层、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抗菌层、第一抗菌纤维和第二抗菌纤维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仿色面料大都防菌阻燃效果较差,导致面料表面容易滋生细菌,且阻燃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仿色面料实用性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雪纺纤维材质的第一弹性纤维层和第二弹性纤维层,大大增强了网状基底层的弹性,同时也增强了网状基底层的韧性,提高了面料的抗拉性,通过设置了银离子抗菌纤维材质的第一抗菌纤维和第二抗菌纤维,增强了抗菌层的抗菌效果,有效避免面料表面滋生细菌,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效果,通过设置了改性涤纶纤维材质的耐水洗层,增强了面料的抗水洗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了环氧树脂胶材质的粘接层,增强了网状基底层、阻燃层和抗菌层之间的牢固性,避免发生脱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层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网状基底层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阻燃层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抗菌层内部示意图。图中:1基布层、2保护层、3网状基底层、301第一弹性纤维层、302第二弹性纤维层、4阻燃层、401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402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5抗菌层、501第一抗菌纤维、502第二抗菌纤维、6耐水洗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5,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包括基布层1和耐水洗层6,基布层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2,保护层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基底层3,网状基底层3内腔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保护层2的内腔且位于网状基底层3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4,阻燃层4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401和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402,保护层2的内腔且位于阻燃层4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5,抗菌层5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501和第二抗菌纤维502,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的材质均为雪纺纤维材质,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的厚度均为2-3μm,第一抗菌纤维501和第二抗菌纤维502的材质均为银离子抗菌纤维组成,第一抗菌纤维501和第二抗菌纤维502的厚度均为5-10μm,耐水洗层6的材质为改性涤纶纤维材质,网状基底层3、阻燃层4和抗菌层5之间均设置有粘接层,且粘接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胶,基布层1由棉纱线和大麻纤维纱线交织而成,且棉纱线和大麻纤维纱线并捻捻度为500-1200捻/米,通过设置了雪纺纤维材质的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大大增强了网状基底层3的弹性,同时也增强了网状基底层3的韧性,提高了面料的抗拉性,通过设置了银离子抗菌纤维材质的第一抗菌纤维501和第二抗菌纤维502,增强了抗菌层5的抗菌效果,有效避免面料表面滋生细菌,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效果,通过设置了改性涤纶纤维材质的耐水洗层6,增强了面料的抗水洗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了环氧树脂胶材质的粘接层,增强了网状基底层3、阻燃层4和抗菌层5之间的牢固性,避免发生脱落的情况。使用时,通过设置了网状基底层3、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增强了面料本体的抗拉性,使得面料较为有弹性,通过设置了阻燃层4、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401和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402,增强了面料整体的阻燃性,使得布料不易燃烧,增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了抗菌层5、第一抗菌纤维501和第二抗菌纤维502,增强了面料的抗菌性,使得面料表面不易滋生细菌。综上所述:该仿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包括基布层(1)和耐水洗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基底层(3),所述网状基底层(3)内腔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所述保护层(2)的内腔且位于网状基底层(3)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4),所述阻燃层(4)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401)和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402),所述保护层(2)的内腔且位于阻燃层(4)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5),所述抗菌层(5)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501)和第二抗菌纤维(5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包括基布层(1)和耐水洗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基底层(3),所述网状基底层(3)内腔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所述保护层(2)的内腔且位于网状基底层(3)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4),所述阻燃层(4)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阻燃聚丙烯纤维(401)和第二阻燃聚丙烯纤维(402),所述保护层(2)的内腔且位于阻燃层(4)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5),所述抗菌层(5)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501)和第二抗菌纤维(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色织洗褪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纤维层(301)和第二弹性纤维层(302)的材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树张龙鑫罗彬
申请(专利权)人:华韩泉州新型面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