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束牙连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83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56
水平束牙连动机构,包括活动车臂,所述的活动车臂上设置有两个水平的束牙固定座,所述的束牙固定座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束牙块,所述的束牙块包括第一左束牙块、第一右束牙块、第二左束牙块和第二右束牙块,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和第二左束牙块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的内侧还固定连接夹持油缸,所述的夹持油缸控制输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单独控制的束牙机构,束牙检测点减半,控制更为精准,束牙动作更为连贯,有效减少束牙块自重对束牙动作精度的影响,提高束牙动作的稳定性。

Horizontal fascicular lin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束牙连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格林柱抱紧机构领域,具体涉及水平束牙连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束牙块抱紧格林柱,通过格林柱和束牙块传递至活动车壁,锁紧模具。现有市面上的束牙多为4个单独控制,而且通常采用上下束牙块垂直连动。4个单独控制的束牙机构,对格林柱的抱紧作用,力的大小有偏差,束牙动作不连贯。而垂直的束牙块连动机构,安装有束牙固定座,束牙块的自重对束牙动作精度有一定的影响,束牙动作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水平束牙连动机构,来解决现有的多个束牙块由单独的控制单元控制,动作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差,动作不连贯,而且垂直运动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水平束牙连动机构,包括活动车臂,所述的活动车臂上设置有两个水平的束牙固定座,所述的束牙固定座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束牙块,所述的束牙块包括第一左束牙块、第一右束牙块、第二左束牙块和第二右束牙块,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和第二左束牙块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的内侧还固定连接夹持油缸,所述的夹持油缸控制输出杆,所述的输出杆位于第一右束牙块和第二左束牙块之间,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和第二右束牙块通过第一固定杆固定,所述的第一左束牙块和第二左束牙块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水平束牙连动机构,相比4个单独控制的束牙机构,束牙检测点减半,控制更为精准,束牙动作更为连贯,平稳。水平束牙连动机构,相比垂直连动机构,安装有束牙固定座,有效减少束牙块自重对束牙动作精度的影响,提高束牙动作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中心座,所述的中心座与活动车臂铰接,所述的中心座上下分别铰接连接有推杆,上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右束牙块铰接,下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左束牙块铰接。连杆的驱动作用,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固定杆穿过第二左束牙块的贯穿孔,与第二右束牙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穿过第一右束牙块的贯穿孔,与第一左束牙块进行螺栓连接。贯穿孔是必须存在的,这样不影响相互之间的连接和一起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持油缸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右束牙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相比单独控制的束牙机构,束牙检测点减半,控制更为精准,束牙动作更为连贯,有效减少束牙块自重对束牙动作精度的影响,提高束牙动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水平束牙连动机构,包括活动车臂1,所述的活动车臂1上设置有两个水平的束牙固定座2,所述的束牙固定座2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束牙块3,所述的束牙块3包括第一左束牙块31、第一右束牙块32、第二左束牙块33和第二右束牙块34,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左束牙块33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5,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的内侧还固定连接夹持油缸6,所述的夹持油缸6控制输出杆,所述的输出杆位于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左束牙块33之间,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右束牙块34通过第一固定杆4固定,所述的第一左束牙块31和第二左束牙块33通过第二固定杆41固定,所述的连杆机构5包括中心座,所述的中心座与活动车臂1铰接,所述的中心座上下分别铰接连接有推杆,上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右束牙块32铰接,下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左束牙块33铰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杆4穿过第二左束牙块33的贯穿孔,与第二右束牙块3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41穿过第一右束牙块32的贯穿孔,与第一左束牙块3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的夹持油缸6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右束牙块32上。在使用过程中,束牙固定座2安装在活动车臂1上,束牙块3在束牙固定座2内做水平移动运动。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右束牙块34通过第一固定杆4固定,所述的第一左束牙块31和第二左束牙块33通过第二固定杆41固定,第一固定杆4穿过第二左束牙块33的贯穿孔,与第二右束牙块3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41穿过第一右束牙块32的贯穿孔,与第一左束牙块31进行螺栓连接。夹持油缸6启动时,夹持油缸6的输出杆伸长,夹持油缸6的输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左束牙块33固定,伸长的输出杆,分别作用在第二左束牙块33和第一右束牙块32上,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二左束牙块33向右移动,第一右束牙块32向左移动,而第二左束牙块33和左束牙块31固定连接,一起向右移动。而在此时第二左束牙块33向右移动的作用,带动下推杆向右移动,此时下推杆形变,在连杆机构5的作用下,连杆机构5绕着中心座的铰接处逆时针旋转,上推杆向左移动,推动第一右束牙块32向左,因此第二左束牙块33和第一右束牙块32的移动路程是一样的,力在连杆机构5的作用下被均分了,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右束牙块34通过第一固定杆4固定连接,因此第二右束牙块34也向左移动。第一左束牙块31向右,第一右束牙块32向左,完成抱箍动作,第二左束牙块33向右,第二右束牙块34向左,完成抱箍动作,所有的元器件都是联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高,而且横向移动,没有束牙固定座2自重的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平束牙连动机构,包括活动车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车臂(1)上设置有两个水平的束牙固定座(2),所述的束牙固定座(2)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束牙块(3),所述的束牙块(3)包括第一左束牙块(31)、第一右束牙块(32)、第二左束牙块(33)和第二右束牙块(34),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左束牙块(33)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5),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的内侧还固定连接夹持油缸(6),所述的夹持油缸(6)控制输出杆,所述的输出杆位于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左束牙块(33)之间,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右束牙块(34)通过第一固定杆(4)固定,所述的第一左束牙块(31)和第二左束牙块(33)通过第二固定杆(4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平束牙连动机构,包括活动车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车臂(1)上设置有两个水平的束牙固定座(2),所述的束牙固定座(2)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束牙块(3),所述的束牙块(3)包括第一左束牙块(31)、第一右束牙块(32)、第二左束牙块(33)和第二右束牙块(34),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左束牙块(33)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5),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的内侧还固定连接夹持油缸(6),所述的夹持油缸(6)控制输出杆,所述的输出杆位于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左束牙块(33)之间,所述的第一右束牙块(32)和第二右束牙块(34)通过第一固定杆(4)固定,所述的第一左束牙块(31)和第二左束牙块(33)通过第二固定杆(4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可虎陈晓周干凯波屠永龙陆立芳
申请(专利权)人: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