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立墙式全气体静压立式车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制造
,涉及光学元件加工中大尺寸零件平面的超精密车削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双立墙式全气体静压立式车床。
技术介绍
随着超精密平面零件在一些高
中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精度不断提升,对于超精密平面零件的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传统制造工艺在精度和效率上已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研发更多超精密加工机床以满足需求。超精密立式车床是加工超精密平面零件的关键装备,尤其是光学元件,有色金属零件等,可实现较高的效率和更高的精度。现有的立式车床多为传统的精密立式车床,多采用机械滑动或滚动导轨和转台,产生余热多,运动精度较低,加工时产生的噪音较大,不太适于平面零件的超精密加工。而超精密立式车床采用静压轴系,相对于滑动和滚动轴系,无摩擦,寿命长,精度稳定,更加适合用于精度要求更高的超精密加工。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超精密立式车床采用全气体静压导轨和转台,一方面相比于普通精密车削机床,加工和测量精度更高,无摩擦,振动小,寿命长,另一方面相比于液体静压车床,具有洁净、发热小、安全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立墙式全气体静压立式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床底座,所述车床底座底部设有多个支撑座;/n气体静压转台,设在所述车床底座上部,包括大理石台板、壳体支座、工作台圆盘、芯轴、转台上静压板、下静压板、下端轴、定心轴、电机固定架、转动电机和编码器固定架,所述大理石台板固定在车床底座内且内设贯通的通孔,所述壳体支座设在所述大理石台板内,所述芯轴设在所述壳体支座内,所述转台上静压板、芯轴、下静压板和下端轴自上而下同轴设置且连接形成一体,所述的工作台圆盘通过定心轴和螺栓与转台上静压板连接,所述壳体支座相对于所述转台上静压板、芯轴和下静压板接触面上均设有多个凹槽,每一所述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立墙式全气体静压立式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床底座,所述车床底座底部设有多个支撑座;
气体静压转台,设在所述车床底座上部,包括大理石台板、壳体支座、工作台圆盘、芯轴、转台上静压板、下静压板、下端轴、定心轴、电机固定架、转动电机和编码器固定架,所述大理石台板固定在车床底座内且内设贯通的通孔,所述壳体支座设在所述大理石台板内,所述芯轴设在所述壳体支座内,所述转台上静压板、芯轴、下静压板和下端轴自上而下同轴设置且连接形成一体,所述的工作台圆盘通过定心轴和螺栓与转台上静压板连接,所述壳体支座相对于所述转台上静压板、芯轴和下静压板接触面上均设有多个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内设有石墨节流器,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子通过下端轴与所述下静压板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定子通过电机固定架与所述壳体支座底部连接,所述编码器固定架设在所述电机固定架底部,所述编码器固定架内自上而下同心设置链接轴、编码器上联轴和编码器,所述链接轴与转动电机的动子固定连接,所述编码器固定在所述编码器固定架内;
双立墙式立柱,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均纵向设在所述车床底座上且相对于所述气体静压转台对称;
气体静压导轨,两个所述气体静压导轨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立柱上,所述气体静压导轨包括导轨底座、燕尾形导轨、导轨上静压板和侧向静压板,所述导轨底座固定在所述车床底座上,两个所述燕尾形导轨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所述导轨底座上,所述导轨上静压板为T字形且卡设在两个所述燕尾形导轨间,所述导轨上静压板相对于所述燕尾形导轨接触面上设有凹槽,两个所述侧向静压板固定在所述导轨底座上且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燕尾形导轨外侧,所述侧向静压板向外倾斜一定角度且相对于所述燕尾形导轨接触面上设有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内设有石墨节流器,两个所述燕尾形导轨间设有与所述导轨上静压板连接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楚鹏,刘先国,张旭辉,李奕,胡新宇,张金姣,张道德,易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