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玉琪专利>正文

一种光纤回收表层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713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38
一种光纤回收表层剥皮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传送室设于底座的上表面的左端,传送室的右侧设有操作室,传送室的顶端穿设有一号螺栓,一号螺栓的下端头连接架旋接固定,一号压辊利用一号轴旋接固定在连接架的下端,传送室前后两侧壁的内侧对称设有凹槽,一号轴的前后两端活动卡设在凹槽内;传送室内的下方旋接固定有二号压辊,二号轴的前端电机固定连接,操作室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数个套筒,每个套筒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内插设固定有导杆,导杆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滚轮,通槽内活动插设有调节块,调节块的下端穿过通槽后与压板固定连接,压板的下表面内固定连接有刀片,能够高效快速的剥开光纤的表皮,减轻人工负担。

A stripping device for fiber recovery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回收表层剥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回收表层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一般都是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这些塑料护套在光纤回收时会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在光纤回收之前必须将光纤表面的塑料护套去除才行,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般均采用刀片直接进行开剥;这种传统的开剥方式对光纤进行纵向开剥时,剥线速度慢,人工成本高,有时还会导致意外手指划伤,安全性不高,剥皮效果不好,稳定性差,也容易对回收的光纤造成一定的损坏,造成光纤回收材料的浪费,以上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光纤回收表层剥皮装置,能够高效快速的剥开光纤的表皮,减轻人工负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传送室、操作室,传送室设于底座的上表面的左端,传送室的右侧设有操作室,传送室的顶板穿设有一号螺栓,且一号螺栓与传送室的顶板螺纹连接,一号螺栓的下端头穿传送室的顶板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回收表层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传送室(2)、操作室(3),传送室(2)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的左端,传送室(2)的右侧设有操作室(3),传送室(2)的顶板穿设有一号螺栓(4),且一号螺栓(4)与传送室(2)的顶板螺纹连接,一号螺栓(4)的下端头穿传送室(2)的顶板后,与连接架(5)旋接固定,一号压辊(6)利用一号轴(7)旋接固定在连接架(5)的下端,传送室(2)前后两侧壁的内侧对称设有凹槽(2-1),一号轴(7)的前后两端穿过连接架(5)的前后两端板后,活动卡设在凹槽(2-1)内;传送室(2)内的下方利用二号轴(9)旋接固定有二号压辊(8),二号轴(9)的前端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回收表层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传送室(2)、操作室(3),传送室(2)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的左端,传送室(2)的右侧设有操作室(3),传送室(2)的顶板穿设有一号螺栓(4),且一号螺栓(4)与传送室(2)的顶板螺纹连接,一号螺栓(4)的下端头穿传送室(2)的顶板后,与连接架(5)旋接固定,一号压辊(6)利用一号轴(7)旋接固定在连接架(5)的下端,传送室(2)前后两侧壁的内侧对称设有凹槽(2-1),一号轴(7)的前后两端穿过连接架(5)的前后两端板后,活动卡设在凹槽(2-1)内;传送室(2)内的下方利用二号轴(9)旋接固定有二号压辊(8),二号轴(9)的前端穿过传送室(2)的右侧壁后,与电机(10)固定连接,电机(10)固设在传送室(2)前侧的底座(1)上,电机(10)与外部电源连接;操作室(3)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数个套筒(11),每个套筒(11)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内活动插设有导杆(13),导杆(13)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滚轮(14),连接杆(12)与导杆(13)所构成的整体上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固定在套筒(11)的内侧壁上,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琪郭玮林建宝
申请(专利权)人:韩玉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