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行业烟气治理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钢铁行业中烧结工序的污染物排放量很大,烧结烟气循环技术作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方式,国内外都曾提出过多种循环工艺。其中国外有LEEP(低排放能量优化烧结工艺)、Eposint(EnvironmentallyOptimizedSintering的缩写,意为:环境型优化烧结)、EOS(EmissionOptimizedSintering的缩写,意为:能量优化烧结技术)和新日铁(区域性废气循环工艺)等工艺;国内有宁钢,沙钢,首钢股份,宝钢,永钢,迁钢,长钢等企业均已分别实施。首先,目前在已有的循环工艺和实施例中,由于均采用冷空气或环冷机烟气作为补氧源,这部分气体含氧量只有21%,因此,为保证总循环烟气量小于烧结机料面烟气总需求量,同时保证密封罩内烟气含氧量达到18%以上,唯一的措施就是降低烟气循环比例,所以导致目前烟气循环比例大都在3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烧结机和第二烧结机;/n所述第一烧结机料面上方设有第一烟气密封罩,所述第一烧结机底部设有第一风箱,所述第一风箱连接有第一烟道;/n所述第二烧结机料面上方设有第二烟气密封罩,所述第二烧结机底部设有第二风箱,所述第二风箱连接有第二烟道;/n所述第一烟道包括第一机头烟道、第一前段烟道、第一中段烟道和第一机尾烟道;/n所述第二烟道包括第二机头烟道、第二前段烟道、第二中段烟道和第二机尾烟道;/n所述第一机头烟道、所述第二机头烟道均与总机头烟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总机头烟道的另一端连接烟囱;/n所述第一前段烟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烧结机和第二烧结机;
所述第一烧结机料面上方设有第一烟气密封罩,所述第一烧结机底部设有第一风箱,所述第一风箱连接有第一烟道;
所述第二烧结机料面上方设有第二烟气密封罩,所述第二烧结机底部设有第二风箱,所述第二风箱连接有第二烟道;
所述第一烟道包括第一机头烟道、第一前段烟道、第一中段烟道和第一机尾烟道;
所述第二烟道包括第二机头烟道、第二前段烟道、第二中段烟道和第二机尾烟道;
所述第一机头烟道、所述第二机头烟道均与总机头烟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总机头烟道的另一端连接烟囱;
所述第一前段烟道、所述第二前段烟道均与总前段烟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总前段烟道上依次设有第一氨喷射系统、SCR反应器、第一氧气补充装置、第二氨喷射系统,所述总前段烟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烟气密封罩相连;
所述第一中段烟道、所述第二中段烟道均与总中段烟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总中段烟道上依次设有脱硫反应装置、第二氧气补充装置,所述总中段烟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烟气密封罩相连;
所述第一机尾烟道、所述第二机尾烟道均与总机尾烟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总机尾烟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总机头烟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前段烟道上还设有气气换热器,所述总前段烟道、所述总机尾烟道分别与气气换热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烟气密封罩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气支管,多个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均与所述总中段烟道相连;
所述第二烟气密封罩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气支管,多个所述第二进气支管均与所述总前段烟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烟气密封罩上设有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第一氧气浓度分析仪,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烟气密封罩上设有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二氧气浓度分析仪,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氧气补充装置包括第一氧气缓冲罐和第一氧气均布器,所述第一氧气缓冲罐与所述第一氧气均布器相连,所述第一氧气缓冲罐用于存储氧气,所述第一氧气均布器用于分布氧气;
所述第二氧气补充装置包括第二氧气缓冲罐和第二氧气均布器,所述第二氧气缓冲罐与所述第二氧气均布器相连,所述第二氧气缓冲罐用于存储氧气,所述第二氧气均布器用于分布氧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总机头烟道上,沿所述第一烟气密封罩向所述烟囱方向依次设有机头电除尘器、机头风机和CEMS分析仪。
技术研发人员:呼广辉,刘国锋,李转丽,苏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