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40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齿轮夹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包括薄壁外壳本体,所述薄壁外壳本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组滚针结构,每组所述滚针结构均包括开设于薄壁外壳本体上的安装滚针窗口及分别设置于滚针窗口沿长度方向两端的本体固定孔,所述滚针窗口内配合设置穿心圆柱滚针,穿心圆柱滚针的中心孔内穿设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通过挂钩与本体固定孔相连接;所述薄壁外壳本体的轴向一端一体连接有径向延伸的限位挡板,薄壁外壳本体的轴向另一端为内径均一的容纳孔。该夹具能用非常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加工出高精度的齿轮特征尺寸和相对形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
本技术属于齿轮夹具
,涉及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齿轮夹持加工中,为了能精确定位外齿轮,进而用来加工齿轮的两端面及内径等特征尺寸,保持加工出的面与外齿轮齿部精度没有变化,会应用几种夹持工具来辅助加工,如自定心三爪夹头、专用齿轮中径夹头、调心磁盘夹头等,用来夹持外齿轮的顶径或底径,或者夹持一个或几个齿的节圆中径等。但由于该些种类的夹具有的由于定位基准不是很精确,或者夹具制作成本非常昂贵、调整使用复杂或者通用性不佳,会使加工的外齿轮精度不高或者制作成本高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该夹具能用非常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加工出高精度的齿轮特征尺寸和相对形位精度。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壁外壳本体,所述薄壁外壳本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组滚针结构,每组所述滚针结构均包括开设于薄壁外壳本体上的安装滚针窗口及分别设置于滚针窗口沿长度方向两端的本体固定孔,所述滚针窗口内配合设置穿心圆柱滚针,穿心圆柱滚针的中心孔内穿设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通过挂钩与本体固定孔相连接;所述薄壁外壳本体的轴向一端一体连接有径向延伸的限位挡板,薄壁外壳本体的轴向另一端为内径均一的容纳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滚针结构均包括三个开设于薄壁外壳本体上的滚针窗口,所述滚针窗口的顶角设置为圆弧倒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针窗口倾斜设置,滚针窗口的长度方向与薄壁外壳本体的轴线方向之间构成调节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心圆柱滚针的轴向一端设置有滚针倒角,所述滚针倒角靠近容纳孔一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采用穿心圆柱滚针定位,接触面精度高;穿心圆柱滚针被固定于相应位置,不会掉落;该夹具薄壁套圈本体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该夹具结构简单可靠,使用非常方便,磨损后维修也简单方便;该夹具适合高精度外齿轮的夹持定位,推广使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5为穿心圆柱滚针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6中,包括主薄壁外壳本体1、穿心圆柱滚针2、滚针通孔3、限位挡板4、本体固定孔5、滚针安装窗口6、调节角度7、钢丝8、滚针倒角9、容纳孔10、齿轮工件11等。如图1~6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壁外壳本体1,所述薄壁外壳本体1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组滚针结构,每组所述滚针结构均包括开设于薄壁外壳本体1上的安装滚针窗口6及分别设置于滚针窗口6沿长度方向两端的本体固定孔5,所述滚针窗口6内配合设置穿心圆柱滚针2,穿心圆柱滚针2的中心孔内穿设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两端分别通过挂钩与本体固定孔5相连接;所述薄壁外壳本体1的轴向一端一体连接有径向延伸的限位挡板4,薄壁外壳本体1的轴向另一端为内径均一的容纳孔10。每组所述滚针结构均包括三个开设于薄壁外壳本体1上的滚针窗口6,所述滚针窗口6的顶角设置为圆弧倒角。滚针窗口6倾斜设置,滚针窗口6的长度方向与薄壁外壳本体1的轴线方向之间构成调节角度7。穿心圆柱滚针2的轴向一端设置有滚针倒角9,所述滚针倒角9靠近容纳孔10一端。本技术的制造及使用过程如下:首先需要依照所需要夹持齿轮工件11的模数,定制一定数量的穿心圆柱滚针2,穿心圆柱滚针2的直径需要全部一致,直径的大小除了按齿轮模数相应关系计算后,还应保证该穿心圆柱滚针2贴紧齿轮工件11两齿面后要超出齿轮工件11齿顶圆,一般以目视该圆柱滚针2的中心接近齿轮工件11齿顶圆为最佳。然后将该穿心圆柱滚针2对中穿心为通孔,通孔的直径以刚好能穿入钢丝8且畅通无阻碍为最佳。这样就形成多个穿心圆柱滚针2。薄壁外壳本体1需要依照所需要夹持的齿轮外径和齿轮厚度。在薄壁外壳本体1上还需要加工出一系列的本体固定孔5,调节角度7根据所夹持齿轮工件11的轮齿角度来确定后作出。把一系列的穿心圆柱滚针2用固定钢丝8固定于薄壁外壳本体1的安装滚针窗口6上,并将有滚针倒角9的方向一致朝位置10。加工时,将夹持齿轮工件11从位置10往位置4的方向放入该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使薄壁外壳本体1包覆住齿轮工件11,即可使用。滚针倒角9的作用是使齿轮工件11能更顺畅的进入薄壁外壳本体1。工作原理:这是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利用齿轮中径与圆球无隙啮合后,可以自动找正中心,再夹持啮合的球形销后就能正确等定位齿轮,不会受齿轮中径值的变化而影响定位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壁外壳本体(1),所述薄壁外壳本体(1)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组滚针结构,每组所述滚针结构均包括开设于薄壁外壳本体(1)上的安装滚针窗口(6)及分别设置于滚针窗口(6)沿长度方向两端的本体固定孔(5),所述滚针窗口(6)内配合设置穿心圆柱滚针(2),穿心圆柱滚针(2)的中心孔内穿设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两端分别通过挂钩与本体固定孔(5)相连接;所述薄壁外壳本体(1)的轴向一端一体连接有径向延伸的限位挡板(4),薄壁外壳本体(1)的轴向另一端为内径均一的容纳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齿轮中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壁外壳本体(1),所述薄壁外壳本体(1)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组滚针结构,每组所述滚针结构均包括开设于薄壁外壳本体(1)上的安装滚针窗口(6)及分别设置于滚针窗口(6)沿长度方向两端的本体固定孔(5),所述滚针窗口(6)内配合设置穿心圆柱滚针(2),穿心圆柱滚针(2)的中心孔内穿设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两端分别通过挂钩与本体固定孔(5)相连接;所述薄壁外壳本体(1)的轴向一端一体连接有径向延伸的限位挡板(4),薄壁外壳本体(1)的轴向另一端为内径均一的容纳孔(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晓东平亚东唐伟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启胜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