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淀池的排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是涉及一种沉淀池的排泥方法。
技术介绍
沉淀池及时排泥是沉淀池运行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如不及时排泥,就会产生厌氧发酵,致使污泥上浮,不仅破坏了沉淀池的正常工作,而且使得沉淀池的出水水质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操作简单、能耗低的沉淀池的排泥方法。一种沉淀池的排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用于收容污水的池体、多个沉淀件及排泥管,多个所述沉淀件沿所述池体的深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池体内,并将所述池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多个过水空间,且所述沉淀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沉淀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沉淀件相对所述池体的倾斜角度为第一角度,以使所述污水中的沉积泥在所述污水流动穿过所述过水空间时沉降至所述沉淀件上,当所述沉淀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沉淀件相对所述池体的倾斜角度为第二角度,且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以使所述沉积泥依靠重力与所述沉淀件相分离并落入至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排泥管设于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淀池的排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用于收容污水的池体、多个沉淀件及排泥管,多个所述沉淀件沿所述池体的深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池体内,并将所述池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多个过水空间,且所述沉淀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沉淀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沉淀件相对所述池体的倾斜角度为第一角度,以使所述污水中的沉积泥在所述污水流动穿过所述过水空间时沉降至所述沉淀件上,当所述沉淀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沉淀件相对所述池体的倾斜角度为第二角度,且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以使所述沉积泥依靠重力与所述沉淀件相分离并落入至所述池体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池的排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用于收容污水的池体、多个沉淀件及排泥管,多个所述沉淀件沿所述池体的深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池体内,并将所述池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多个过水空间,且所述沉淀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沉淀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沉淀件相对所述池体的倾斜角度为第一角度,以使所述污水中的沉积泥在所述污水流动穿过所述过水空间时沉降至所述沉淀件上,当所述沉淀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沉淀件相对所述池体的倾斜角度为第二角度,且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以使所述沉积泥依靠重力与所述沉淀件相分离并落入至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排泥管设于所述池体的底部;及
当所述沉积泥沉降至所述池体的底部以后,定期通过所述排泥管并依靠负压将沉降至所述池体底部的所述沉积泥排出至所述池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排泥管上,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排泥管的导通与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的一端用于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泵用于使所述排泥管形成负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0~20度,所述第二角度为45~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件为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张小磊,徐志亮,冯健沛,焦恒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