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定制穿刺导向装置和穿刺定位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医用物件可动装置,涉及了一种微创定制穿刺导向装置和穿刺定位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穿刺是现代医学外科手术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特别是在微创手术中,应用更为广泛,它是许多医学诊断、治疗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包括活体组织穿刺取样检查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置入、体液引流等,应用在肝、肾、肺等器官的活检和治疗中。穿刺活检手术直接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标本,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和费用低的优点,是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单纯以CT图像引导进行徒手穿刺活检,术中需要多次CT扫描和调整活检针的位置,增加了患者受到的辐射量和气胸、出血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定位精准、操作安全和效率更高的引导方法。穿刺导向装置可以在穿刺手术使用穿刺针穿过人体组织,达到靶点的过程中对穿刺针进行导向定位,将穿刺模板定位于穿刺起始位置。穿刺模板导向装置可以提高命中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医学实践中,常需要面对不同体型的患者,需要不断变换穿刺体位,需要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定制穿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01)、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升降台、横向滑座(37)、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模板换向机构;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安装在固定底座(01)上,升降台安装在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上,横向滑座(37)安装在升降台上,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安装在横向滑座(37)上,模板换向机构安装在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上,穿刺模板固定件(83)通过末端转向结构(80)安装连接于模板换向机构的末端,穿刺模板固定件(83)上安装固定穿刺模板(8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定制穿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01)、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升降台、横向滑座(37)、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模板换向机构;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安装在固定底座(01)上,升降台安装在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上,横向滑座(37)安装在升降台上,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安装在横向滑座(37)上,模板换向机构安装在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上,穿刺模板固定件(83)通过末端转向结构(80)安装连接于模板换向机构的末端,穿刺模板固定件(83)上安装固定穿刺模板(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定制穿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底座(01)安装在操作台床板上,固定底座(01)上安装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所述的双排纵向滑块导轨结构包括纵向导轨(04)、纵向滑块止动器(07)和纵向滑块(6);固定底座(01)顶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平行安装两条纵向导轨(04),每条纵向导轨(04)上移动嵌装有纵向滑块止动器(07),纵向滑块(6)固定于纵向滑块止动器(07)侧面,下底板(11)底面固定于两条纵向导轨(04)的纵向滑块(6)之上;
所述的升降台包括上平板(33)、下底板(11)、升降台壳体(29)、升降台蜗杆(22)、阶梯轴(15)、主动件驱动蜗轮(16);上平板(33)位于下底板(11)上方,上平板(33)和下底板(11)之间通过四角的支柱上下支撑活动连接;上平板(33)和下底板(11)之间安装有升降台壳体(29),升降台壳体(29)中安装有升降台蜗杆(22)、阶梯轴(15)、主动件驱动蜗轮(16),升降台蜗杆(22)水平布置,升降台蜗杆(22)两端端部为光轴且通过轴承支撑安装于升降台壳体(29)内部,升降台蜗杆(22)的一端伸出于升降台壳体(29)后同轴连接转动升降台旋钮(23);阶梯轴(15)竖直布置且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安装于升降台壳体(29)内部,阶梯轴(15)中部同轴套装有主动件驱动蜗轮(16)且安装轴端挡圈(17)轴向限位,升降台蜗杆(22)的中部为蜗杆结构且和主动件驱动蜗轮(16)连接形成升降蜗轮蜗杆副,升降台螺杆(27)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阶梯轴(15)内的中心螺纹孔中形成丝杠螺母副,升降台螺杆(27)的上端伸出于升降台壳体(29)后固定连接上平板(33);转动升降台旋钮(23)带动升降台蜗杆(22)转动,经升降蜗轮蜗杆副带动主动件驱动蜗轮(16)转动,由于主动件驱动蜗轮(16)和阶梯轴(15)之间通过键同轴联接,进而带动阶梯轴(15)转动,经丝杠螺母副传递给螺杆(27),螺杆(27)在上平板(33)和下底板(11)之间的上下移动限制下带动上平板(33)上下升降运动;上平板(33)的侧部固定有支架板(34),支架板(34)和上平板(33)之上安装有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双排横向滑块导轨结构包括横向滑座(37)、横向滑块止动器(40)和横向滑块(41);横向滑座(37)安装在支架板(34)和上平板(33)上,横向滑座(37)顶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平行安装两条横向导轨(38),横向导轨(38)垂直于纵向导轨(04),每条横向导轨(38)上移动嵌装有横向滑块止动器(40),横向滑块(41)固定于横向滑块止动器(40)侧面,支承座(42)底面固定于两条横向导轨(38)的横向滑块(41)之上;支承座(42)上通过平垫圈(44)和螺钉(45)安装有模板换向机构,模板换向机构包括底座端盖(52)、模板换向蜗轮蜗杆壳体(54)、换向蜗杆(65)、换向蜗轮(63)、旋臂(74)和工字型块(75);底座端盖(52)安装在支承座(42)上,模板换向蜗轮蜗杆壳体(54)安装在底座端盖(52)上,模板换向蜗轮蜗杆壳体(54)中包含有一个水平轴向腔和一个竖直轴向腔;竖直轴向腔中竖直安装有换向蜗杆(65),换向蜗杆(65)上端穿出模板换向蜗轮蜗杆壳体(54)后和模板换向旋钮(47)同轴连接;水平轴向腔中水平安装有水平轴(59)和换向蜗轮(63),水平轴(59)水平设置在水平轴向腔中,换向蜗轮(63)同轴套装在水平轴(59)外的中部,水平轴向腔的两端开口且安装端盖,其中一个端盖端面上设置有圆圈的角度刻度线,水平轴向腔和竖直轴向腔连通,使得换向蜗杆(65)和换向蜗轮(63)连接形成换向蜗轮蜗杆副(46);两根旋臂(74)的一端均通过键(73)同轴套接在换向蜗轮(63)的水平轴(59)两端端部,两根旋臂(74)另一端固定连接工字型块(75)的一端,工字型块(75)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套筒,长轴(78)一端和套筒同轴连接,长轴(78)另一端和末端转向结构(80)连接,末端转向结构(80)和穿刺模板固定件(83)同轴固接,穿刺模板固定件(83)中间固定安装穿刺模板(86);转动模板换向旋钮(47)带动换向蜗杆(65)转动,经换向蜗轮蜗杆副带动换向蜗轮(63)转动,由于换向蜗轮(63)和水平轴(59)之间同轴联接,进而带动水平轴(59)转动,由于旋臂(74)和水平轴(59)通过键同轴连接,再带动旋臂(74)和工字型块(75)及套筒所套装的长轴(78)摆动;
所述的末端转向结构(80)包括末端转向壳体(97)、蜗轮轴(93)和蜗杆轴(89),末端转向壳体(97)和长轴(78)另一端固接,末端转向壳体(97)内安装有蜗轮轴(93)和蜗杆轴(89),蜗杆轴(89)垂直于长轴(78)布置,蜗轮轴(93)和长轴(78)平行,蜗轮轴(93)、蜗杆轴(89)上分别同轴套装蜗轮、蜗杆,蜗轮轴(93)上的蜗轮和蜗杆轴(89)上的蜗杆相连接构成末端转向蜗轮蜗杆副,末端转向壳体(97)侧壁开设通孔,蜗杆轴(89)的一端穿出末端转向壳体(97)侧壁的通孔后通过紧定螺钉(90)和末端转向旋钮(88)同轴连接,蜗轮轴(93)穿出末端转向壳体(97)后和穿刺模板固定件(83)固接;转动末端转向旋钮88带动蜗杆轴(89)旋转,进而经末端转向蜗轮蜗杆副带动蜗轮轴(93)旋转,由于蜗轮轴(93)和穿刺模板固定件(83)固接,再带动穿刺模板固定件(83)绕蜗轮轴(93)轴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创定制穿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穿刺模板(86)通过弹簧卡扣结构可拆地安装在穿刺模板固定件(83)上,弹簧卡扣结构包括按扣(87)、弹簧(99)、垫板(100)和沉头螺钉组(101),穿刺模板(86)端面中间开设有内凹槽,穿刺模板固定件(83)端面设置凸起块,内凹槽的槽壁和凸起块均开设方形通槽,方形通槽的下端通过沉头螺钉组(101)安装有垫板(100),按扣(87)下端经弹簧(99)和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敬华,冯雪庆,高铭宇,徐敬宣,张树有,谭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