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07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用的自锁拉链头,尤其涉及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其包括:滑块体、帽盖、自锁元件、安装轴、滑动元件、弹簧和拉柄,帽盖通过安装轴固定在滑块体上,自锁元件通过安装轴旋转的连接在滑块体上,并且帽盖罩设在自锁元件上,拉柄套设在该自锁元件及该帽盖上;所述滑块体设有容纳槽、安装槽、让位槽、滑动槽、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拉柄与滑动元件的配合带动自锁元件旋转,再通过拉柄自身的旋转完成拉片的安装和更换,达到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就可以完成拉片的安装及更换的效果。

A self-locking zipper head with pull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用的自锁拉链头,尤其涉及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
技术介绍
目前,拉链在衣服、箱包、鞋子等用品上广泛使用,但是拉链头在经过反复及长时间使用后极易出现损坏。由于一般拉链头的盖帽和滑块之间都是固定的,拉柄安装在盖帽和滑块之间形成的空间內,对于好多只有拉柄损坏的拉链往往都需要将整个拉链头换掉,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利用拉柄与滑动元件的配合带动自锁元件旋转,再通过拉柄自身的旋转完成拉片的安装和更换。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包括:滑块体、帽盖、自锁元件、安装轴、滑动元件、弹簧和拉柄,帽盖通过安装轴固定在滑块体上,自锁元件通过安装轴旋转的连接在滑块体上,并且帽盖罩设在自锁元件上,拉柄套设在该自锁元件及该帽盖上;所述滑块体的导柱的内部开有贯穿其顶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腔底面的前端还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顶面低于容纳槽的顶面,上翼板与导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矩形的安装槽,安装槽贯穿上翼板的上表面和前端面且与容纳槽相贯通,容纳槽与安装槽的左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位于安装槽的后方还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与安装槽相贯通,让位槽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容纳槽的左、右两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翼板的上表面还设有滑动槽、通孔;上述滑动槽位于让位槽的右侧,且滑动槽与安装槽的后端面相垂直并且两者贯通,滑动槽的顶面宽度小于其底面宽度;所述帽盖的前端与滑块体的上翼板抵接,其后端与滑块体的上翼板不接触并形成一安装间隙,安装间隙的高度不小于拉柄的厚度;所述自锁元件为片状物,包括:抵接部、枢转部、扣止部,该枢转部位于该抵接部与扣止部之间且开有贯穿其左、右侧面的枢转孔,抵接部为长条状且竖直向下,抵接部开有贯穿其左、右侧面的矩形孔,扣止部的后端设有一钩爪,该钩爪向该自锁元件的前下方倾斜设置;上述通孔与自锁元件的钩爪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滑动元件由滑动条、连接杆以及拨动杆组成,连接杆的后端垂直连接在滑动条的前端面上,且连接杆的后端面完全与滑动条的前端面贴合,连接杆的前端与拨动杆的右端连接,且连接杆与拨动杆两者相垂直,拨动杆与滑动条的底面平行;上述滑动条与上翼板的滑动槽相匹配,滑动条的长度小于滑动槽的长度,滑动条的顶面开有插槽;所述弹簧卡套在滑动元件的连接杆上;上述滑动元件的滑动条插入上翼板的滑动槽时,拨动杆的左端伸入自锁元件的抵接部的矩形孔中,同时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翼板的安装槽的后壁面、拨动杆抵接;所述拉柄的拉杆的前端向前延伸有凸起部,凸起部与滑动元件的插槽相匹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还包括一封闭元件,封闭元件由封闭块、封闭板组成,封闭板位于封闭块的后端,两者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封闭板的厚度小于封闭块的高度,封闭元件安装在滑块体的上翼板的安装槽中,并与上翼板形成一体,封闭板的左侧面与滑块体的容纳槽的右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封闭块的顶面与帽盖的前侧壁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卡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帽盖的前侧壁底面还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封闭元件的卡槽位置相对应且相互啮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元件与帽盖可设置为一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动杆的右端向右凸出于连接杆的前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扣止部与帽盖的内腔顶壁抵接时,锁止部的最低点到滑块体的上翼板的距离不小拉柄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利用拉柄与滑动元件的配合带动自锁元件旋转,再通过拉柄自身的旋转完成拉片的安装和更换,达到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就可以完成拉片的安装及更换的效果。2、利用封闭元件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异物进入安装槽中而导致滑动元件无法正常滑动,确保了拉柄可以正常的安装与拆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帽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自锁元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元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体、自锁元件、滑动元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体、自锁元件、滑动元件组装后的安装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自锁拉链头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帽盖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锁拉链头的拉柄拆卸时第一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锁拉链头的拉柄拆卸时第二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自锁拉链头的拉柄安装时第一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自锁拉链头的拉柄安装时第二步骤的结构示意图。滑块体-100、上翼板-110、下翼板120、导柱-130、凸耳140、安装孔一-141、通孔-150、安装槽-160、滑动槽-161、容纳槽-162、让位槽-163、定位块-164、帽盖-200、安装孔二-210、凸块-220、自锁元件-300、抵接部-310、矩形孔-311、枢转部-320、枢转孔-321、扣止部-330、钩爪-331、安装轴-400、封闭元件-500、封闭块-510、封闭板-520、卡槽-530、滑动元件-600、滑动条-610、插槽-611、连接杆-620、拨动杆-630、弹簧-700和拉柄-800、拉杆-810、凸起部-820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为了更准确和详细的说明,如下定义方向。此外,根据后面的记载,还容许利用别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本段落所叙述的方向。前后方向是结合用于对拉链进行开闭的拉链头的动作来理解的。利用拉链头的向前移动使拉链闭合,利用拉头的后退移动使拉链打开。左右方向是结合拉链头所具有的一对拉链齿进出通道来理解的。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并与拉链头的上翼板的板面平行。上下方向是与前进、后退方向和左右方向均正交的方向。如图1所示,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包括:滑块体100、帽盖200、自锁元件300、安装轴400、滑动元件600、弹簧700和拉柄800,帽盖200通过安装轴500固定在滑块体100上,自锁元件300通过安装轴500旋转的连接在滑块体100上,并且帽盖200罩设在自锁元件300上,拉柄800套设在该自锁元件300及该帽盖200上;如图2所示,所述滑块体100包括由导柱130连接的相互平行的上翼板110和下翼板120组成,从而形成一大致呈Y形的滑道以供一拉链的链齿(图未示)通过,导柱130的内部开有贯穿其顶面的容纳槽162,容纳槽162的内腔底面的前端还设置有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包括:滑块体(100)、帽盖(200)、自锁元件(300)、安装轴(400)、滑动元件(600)、弹簧(700)和拉柄(800),帽盖(200)通过安装轴(500)固定在滑块体(100)上,自锁元件(300)通过安装轴(500)旋转的连接在滑块体(100)上,并且帽盖(200)罩设在自锁元件(300)上,拉柄(800)套设在该自锁元件(300)及该帽盖(200)上;/n其特征在于:/n所述滑块体(100)的导柱(130)的内部开有贯穿其顶面的容纳槽(162),容纳槽(162)的内腔底面的前端还设置有定位块(164),定位块(164)的顶面低于容纳槽(162)的顶面,上翼板(110)与导柱(160)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矩形的安装槽(160),安装槽(160)贯穿上翼板(110)的上表面和前端面且与容纳槽(162)相贯通,容纳槽(162)与安装槽(160)的左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位于安装槽(160)的后方还设置有让位槽(163),让位槽(163)与安装槽(160)相贯通,让位槽(16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容纳槽(162)的左、右两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翼板(110)的上表面还设有滑动槽(161)、通孔(150);/n上述滑动槽(161)位于让位槽(163)的右侧,且滑动槽(161)与安装槽(160)的后端面相垂直并且两者贯通,滑动槽(161)的顶面宽度小于其底面宽度;/n所述自锁元件(300)为片状物,包括:抵接部(310)、枢转部(320)、扣止部(330),该枢转部(320)位于该抵接部(310)与扣止部(330)之间且开有贯穿其左、右侧面的枢转孔(321),抵接部(310)为长条状且竖直向下,抵接部(310)开有贯穿其左、右侧面的矩形孔(311),扣止部(330)的后端设有一钩爪(331),该钩爪(331)向该自锁元件(300)的前下方倾斜设置;/n上述通孔(150)与自锁元件(300)的钩爪(331)的位置相对应;/n所述滑动元件(600)由滑动条(610)、连接杆(620)以及拨动杆(630)组成,连接杆(620)的后端垂直连接在滑动条(610)的前端面上,且连接杆(620)的后端面完全与滑动条(610)的前端面贴合,连接杆(620)的前端与拨动杆(630)的右端连接,且连接杆(620)与拨动杆(630)两者相垂直,拨动杆(630)与滑动条(610)的底面平行;/n上述滑动条(610)与上翼板(110)的滑动槽(161)相匹配,滑动条(610)的长度小于滑动槽(161)的长度,滑动条(610)的顶面开有插槽(611);/n所述弹簧(700)卡套在滑动元件(600)的连接杆(620)上;/n上述滑动元件(600)的滑动条(610)插入上翼板(110)的滑动槽(161)时,拨动杆(630)的左端伸入自锁元件(300)的抵接部(310)的矩形孔(311)中,同时弹簧(700)的两端分别与上翼板(110)的安装槽(160)的后壁面、拨动杆(630)抵接;/n所述拉柄(800的拉杆(810)的前端向前延伸有凸起部(820),凸起部(820)与滑动元件(600)的插槽(611)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柄拆换的自锁拉链头,包括:滑块体(100)、帽盖(200)、自锁元件(300)、安装轴(400)、滑动元件(600)、弹簧(700)和拉柄(800),帽盖(200)通过安装轴(500)固定在滑块体(100)上,自锁元件(300)通过安装轴(500)旋转的连接在滑块体(100)上,并且帽盖(200)罩设在自锁元件(300)上,拉柄(800)套设在该自锁元件(300)及该帽盖(20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体(100)的导柱(130)的内部开有贯穿其顶面的容纳槽(162),容纳槽(162)的内腔底面的前端还设置有定位块(164),定位块(164)的顶面低于容纳槽(162)的顶面,上翼板(110)与导柱(160)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矩形的安装槽(160),安装槽(160)贯穿上翼板(110)的上表面和前端面且与容纳槽(162)相贯通,容纳槽(162)与安装槽(160)的左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位于安装槽(160)的后方还设置有让位槽(163),让位槽(163)与安装槽(160)相贯通,让位槽(16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容纳槽(162)的左、右两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翼板(110)的上表面还设有滑动槽(161)、通孔(150);
上述滑动槽(161)位于让位槽(163)的右侧,且滑动槽(161)与安装槽(160)的后端面相垂直并且两者贯通,滑动槽(161)的顶面宽度小于其底面宽度;
所述自锁元件(300)为片状物,包括:抵接部(310)、枢转部(320)、扣止部(330),该枢转部(320)位于该抵接部(310)与扣止部(330)之间且开有贯穿其左、右侧面的枢转孔(321),抵接部(310)为长条状且竖直向下,抵接部(310)开有贯穿其左、右侧面的矩形孔(311),扣止部(330)的后端设有一钩爪(331),该钩爪(331)向该自锁元件(300)的前下方倾斜设置;
上述通孔(150)与自锁元件(300)的钩爪(331)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滑动元件(600)由滑动条(610)、连接杆(620)以及拨动杆(630)组成,连接杆(620)的后端垂直连接在滑动条(610)的前端面上,且连接杆(620)的后端面完全与滑动条(610)的前端面贴合,连接杆(620)的前端与拨动杆(630)的右端连接,且连接杆(620)与拨动杆(630)两者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