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合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992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高效混合釜,包括釜体,釜体设有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釜体内设有搅拌机构,第一进料管出料端设有竖向进料组件,第二进料管出料端连接有位于竖向进料组件下方的横向进料组件;竖向进料组件包括与第一出料筒,第一出料筒下端呈水平面,第一出料筒下端开设有多个同心圆环槽;横向进料组件包括竖直中空结构的第二出料筒,第二出料筒内侧壁沿其轴向均布设有多个与中空夹层相通设置的环形槽,多个同心圆环槽的投影均位于环形槽内。本实用性新型利用进料物料的进料压力,优化液体的进料方式使两者在进料使能进行横纵交错预混合,再配合釜体内搅拌组件的使用,提高混合釜对粘性液体的混合程度,提高混合效率降低混合时间。

An efficient mixing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合釜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混合釜。
技术介绍
混合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常用设备,根据反应物的性质不同,混合釜的设备需求不同。例如,两种物质进行混合时不发生化学反应,只是简单的进行均匀混合,则所需混合釜只要能达到有效混合搅拌的作用即可,无需其他硬性要求(釜体抗压、抗形变能力等)。上述混合釜在进行两种物质的混合时,通过改变搅拌装置的结构来提高两种物质的混合度,但是,当所需混合的两种物质属于浓稠性或粘性物质时,现有技术中的混合釜并不能很好将两种物质进行有效混合,所以现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混合两浓稠性或粘性物质的混合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混合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釜在对两种浓稠性或粘性物质进行混合时,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混合釜,包括竖直设置的釜体,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釜体设有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出料端设有竖向进料组件,所述第二进料管出料端连接有位于竖向进料组件下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混合釜,包括竖直设置的釜体,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釜体设有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出料端设有竖向进料组件,所述第二进料管出料端连接有位于竖向进料组件下方的横向进料组件;/n所述竖向进料组件包括与第一进料管相通设置且呈空心结构的第一出料筒,第一出料筒外壁与釜体内壁相接设置,所述第一出料筒下端呈水平面,且第一出料筒下端开设有多个同心圆环槽;/n所述横向进料组件包括竖直中空结构的第二出料筒,所述第二出料筒侧壁设有与第二进料管相通设置的中空夹层,所述第二出料筒内侧壁沿其轴向均布设有多个与中空夹层相通设置的环形槽,且多个同心圆环槽的投影均位于环形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合釜,包括竖直设置的釜体,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釜体设有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出料端设有竖向进料组件,所述第二进料管出料端连接有位于竖向进料组件下方的横向进料组件;
所述竖向进料组件包括与第一进料管相通设置且呈空心结构的第一出料筒,第一出料筒外壁与釜体内壁相接设置,所述第一出料筒下端呈水平面,且第一出料筒下端开设有多个同心圆环槽;
所述横向进料组件包括竖直中空结构的第二出料筒,所述第二出料筒侧壁设有与第二进料管相通设置的中空夹层,所述第二出料筒内侧壁沿其轴向均布设有多个与中空夹层相通设置的环形槽,且多个同心圆环槽的投影均位于环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外设置有辅助加温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虎李成云邹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