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979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00
一种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适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并包含适用于在所述废气中混合脱硫剂且使所述废气形成已脱硫气体的脱硫单元、适用于在所述已脱硫气体中混合氨基还原剂且使所述已脱硫气体形成待还原气体的前处理单元,及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的触媒单元。所述触媒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适用于供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及附着于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的触媒。所述触媒具有钛氧化物、钒氧化物、钼氧化物及钨氧化物,使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时,形成去除粉尘及氮氧化物的还原气体。通过所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不须加热所述废气,即能以良好的脱硝效率处理所述废气。

Low temperature catalyst denitration and dedusting equipment with ceramic fiber filt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尘的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气的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工厂中的锅炉在经过燃烧作业后,将产生温度高达200℃至1400℃的废气,为能妥善应用废气中的热能,常对于废气进行热回收,并将所回收的热能用于发电。进行热回收后的废气温度通常将降至200℃以下,需要再去除其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后才能进行排放,以避免造成环境与空气污染。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废气除尘设备,包含一适用于将该废气加热到350℃的加热器81、一适用于吸附粉尘的静电式除尘器82、一适用于以氨型药剂混合该废气并以触媒去除氮氧化物的蜂窝式触媒反应装置83、一适用于以水及石灰石混合或洗涤该废气而脱除硫元素的脱硫器84、一适用于再次去除该废气中的粉尘的不织布过滤器85,及一适用于排放该废气的排气管86。由于在该脱硝器83中,所使用的触媒要在温度达250℃至350℃的环境中才能有良好的脱硝效率,所以需要以该加热器81加热该废气。除了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加热后的该废气更有可能使该不织布过滤器85容易因高温而损坏,需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加热废气,即可有良好的脱硝效率的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本技术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适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并包含前处理单元及触媒单元。所述前处理单元适用于在所述废气中混合氨基还原剂,使所述废气形成待还原气体。所述触媒单元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并包括至少一个适用于供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及附着于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的触媒,所述触媒具有钛氧化物、钒氧化物、钼氧化物及钨氧化物,使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时,形成去除粉尘及氮氧化物的还原气体。本技术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适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并包含脱硫单元、前处理单元,及触媒单元。所述脱硫单元适用于在所述废气中混合脱硫剂,使所述废气形成已脱硫气体。所述前处理单元连通所述脱硫单元,并适用于在所述已脱硫气体中混合氨基还原剂,使所述已脱硫气体形成待还原气体。所述触媒单元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并包括至少一个适用于供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及附着于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的触媒,所述触媒具有钛氧化物、钒氧化物、钼氧化物及钨氧化物,使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时,形成去除粉尘及氮氧化物的还原气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具有多个相互交织的陶瓷纤维。较佳地,前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中,所述触媒还具有镁氧化物及氟化合物。较佳地,前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中,以所述触媒的总重量为100wt%计,所述触媒具有重量百分比为60wt%至90wt%的钛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0.1wt%至10wt%的钒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1wt%至20wt%的钼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1wt%至20wt%的钨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0.1wt%至10wt%的镁氧化物,及重量百分比为0.1wt%至10wt%的氟化合物。较佳地,前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中,所述触媒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适用于供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及附着于所述陶纤滤管的触媒。较佳地,前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中,每一个陶纤滤管具有多个相互交织的陶瓷纤维。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不需要再次加热经过热回收的所述废气,所述触媒单元即能以良好的效率去除所述废气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能降低能源的耗费,并能避免所述触媒单元受到高温而损坏,可节省设备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种现有的废气除尘设备;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本技术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的一实施例;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触媒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本技术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去除一废气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并包含一适用于在该废气中混合脱硫剂且使该废气形成一已脱硫气体的脱硫单元2、一连通该脱硫单元2的前处理单元3,及一连通该前处理单元3的触媒单元4。该脱硫单元2适用于连通一用于产生该废气的燃烧单元5,并适用于在该废气中混合脱硫剂,以脱硫剂吸收该废气中的硫氧化物(SOx),使该废气形成该已脱硫气体。在本实施例中,脱硫剂是选自于石灰石、白云石、消石灰,或钙基吸收剂。该前处理单元3适用于在该已脱硫气体中混合氨基还原剂,使该已脱硫气体形成该待还原气体。在本实施例中,氨基还原剂是选自于氨气、尿素,或氨水。参阅图2与图3,该触媒单元4适用于连通一用于排放处理后的该待还原气体的排气单元6,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适用于供该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41,及一附着于所述陶纤滤管41的触媒42。每一个陶纤滤管41具有多个相互交织且可耐受高温的陶瓷纤维(图未示),并形成有一朝向该排气单元6的开口411。在本实施例中,该触媒42具有钛氧化物、钒氧化物、钼氧化物、钨氧化物、镁氧化物及氟化合物,并以含浸法使该触媒42附着于所述陶纤滤管41上,可使该待还原气体中有毒的氮氧化物(NOx)与氨(NH3)进行反应,并将氮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氮气(N2)和水(H2O)。在实际运作时,该待还原气体将沿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通过所述陶纤滤管41,并自所述开口411向该排气单元6流动,在此过程中,粉尘将被所述陶纤滤管41滤除,氮氧化物则被该触媒42催化而反应成为氮气,使得该待还原气体形成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该还原气体,该还原气体即可自该排气单元6向外排放。在本实施例中,该还原气体为氮气与水气。除了粒径较大的粉尘(悬浮微粒,ParticulateMatter,简称为PM),所述陶纤滤管41也能同时有效地去除PM2.5等级的粉尘(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微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纤滤管41能够去除80%至99.9%的悬浮微粒,及50%至95%的PM2.5等级的粉尘。在该触媒单元4中,该反应温度为150℃至250℃。在150℃至200℃时,该触媒42的脱硝效率为70%至95%,在200℃至225℃时,该触媒42的脱硝效率可达90%至99%,在225℃至250℃时,该触媒42的脱硝效率则可达95%至100%。由于该触媒42的钒氧化物在催化氮氧化物的同时,也会将该待还原气体中的二氧化硫(SO2)氧化成三氧化硫(SO3),在低于320℃的环境中,三氧化硫容易与氨进行反应,而产生具有黏性的硫酸氢铵(NH4HSO4),硫酸氢铵黏附在该触媒单元4上时将遮蔽该触媒单元4,并使该触媒42失去活性,进而影响去除氮氧化物的效率。因此,须先以该脱硫单元2尽量去除该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适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包含:/n前处理单元,适用于在所述废气中混合氨基还原剂,使所述废气形成待还原气体;及/n触媒单元,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并包括至少一个适用于供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及附着于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的触媒,使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时,形成去除粉尘及氮氧化物的还原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适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及氮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包含:
前处理单元,适用于在所述废气中混合氨基还原剂,使所述废气形成待还原气体;及
触媒单元,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并包括至少一个适用于供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及附着于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的触媒,使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时,形成去除粉尘及氮氧化物的还原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陶纤滤管具有多个相互交织的陶瓷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媒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适用于供所述待还原气体通过的陶纤滤管,及附着于所述陶纤滤管的触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陶纤滤管具有多个相互交织的陶瓷纤维。


5.一种具有陶纤滤管的低温触媒脱硝除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良林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富利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