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71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包括可供儿童靠坐的椅体,所述椅体对应儿童的头部的位置装第一定位带、对应躯干的位置装有第二定位带、对应和腿部的位置装有第三定位带,所述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分别用于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以在通过儿童座椅移动儿童的过程中防止儿童因为儿童座椅出现倾斜或者儿童因疼痛等情况而被动或者主动地使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进而避免儿童受到二次伤害。

Child seat with medical ai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儿童座椅(如汽车内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或者婴儿车上的提篮式座椅)仅具有供儿童靠坐的功能,当然,这类儿童座椅一般还配设有安全带,以防止儿童从座椅上掉落,该安全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儿童掉落,但其仅具有防止儿童驱干过多向前移动,而不具有阻止儿童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动作的功能。因而,在发生事故(如车祸)的儿童救援过程中,为避免大幅度移动儿童而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经常直接通过移动儿童座椅来移动位于儿童座椅内的儿童。但是,由于现有儿童座椅的安全带无法将儿童的儿童头部、躯干以及腿部束缚定位,因此,在通过移动儿童座椅以移动儿童的过程中,儿童会因为儿童座椅出现倾斜或者儿童因疼痛等情况而被动或者主动地使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仍容易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以在儿童事故救援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将儿童束缚,防止儿童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包括可供儿童靠坐的椅体,所述椅体对应儿童的头部的位置装第一定位带、对应躯干的位置装有第二定位带、对应和腿部的位置装有第三定位带,所述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分别用于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本技术由于在椅体对应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的位置分别装有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在儿童事故救援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通过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以在通过儿童座椅移动儿童的过程中防止儿童因为儿童座椅出现倾斜或者儿童因疼痛等情况而被动或者主动地使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进而避免儿童受到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收纳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展开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工作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收纳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展开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工作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如图1至图6所示,该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包括可供儿童靠坐的椅体1,所述椅体1对应儿童的头部的位置装第一定位带2、对应躯干的位置装有第二定位带3、对应和腿部的位置装有第三定位带4,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分别用于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1。以在通过儿童座椅移动儿童的过程中防止儿童因为儿童座椅出现倾斜或者儿童因疼痛等情况而被动或者主动地使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进而避免儿童受到二次伤害,起辅助医疗救护的作用。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带2可装于椅体1对应儿童嘴巴或额头的位置,使用时,第一定位带2在儿童嘴巴或额头处将儿童束缚并将儿童的头部紧抵于椅体1。所述第二定位带3可安装于椅体1对应儿童的胸部或者腹部的位置,使用时,所述第二定位带3在儿童的胸部或者腹部处将儿童束缚并将儿童的背部紧抵于椅体1;所述第三定位带4可安装于椅体1对应大腿的位置,使用时,所述第三定位带4在儿童的大腿处将儿童的腿部束缚并将儿童的腿部紧抵于椅体1。具体地,所述椅体1包括用于支撑儿童大腿的底座13、连椅体1后侧用于支撑儿童后背的靠背12以及连于靠背12上部用于支撑儿童头部的头靠11,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分别装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具体地,所述底座13、靠背12和头靠11处可分别安装软性的座垫(未图示)、靠垫(未图示)和头垫(未图示),以提高儿童靠坐的舒适性,并具有缓冲作用,至于座垫、靠垫和头垫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均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行赘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优选织物制成。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均为整体带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中部固定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均自由,且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可拆卸连接,连接后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形成可环绕儿童头部、躯干和腿部的闭环,以使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能将儿童的头部、躯干以及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1。当然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也分别可以包括分体的两段,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段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的两侧,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段的另一端则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均可以为魔术贴或者卡扣等,以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为例,魔术贴的公贴71、81、91和母贴72、82、92分别装于(如缝接)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端部,移动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两侧的端部至相应的公贴71、81、91和母贴72、82、92相粘接时,即可实现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包括可供儿童靠坐的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椅体对应儿童的头部的位置装第一定位带、对应躯干的位置装有第二定位带、对应和腿部的位置装有第三定位带,所述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分别用于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包括可供儿童靠坐的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椅体对应儿童的头部的位置装第一定位带、对应躯干的位置装有第二定位带、对应和腿部的位置装有第三定位带,所述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分别用于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椅体包括用于支撑儿童大腿的底座、连椅体后侧用于支撑儿童后背的靠背以及连于靠背上部用于支撑儿童头部的头靠,所述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分别装于头靠、靠背和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底座、靠背和头靠处可分别安装软性的座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和第三锁定装置,所述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的中部固定于头靠、靠背和底座,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的两侧均自由,且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的两侧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和第三锁定装置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和第三锁定装置均为魔术贴或者卡扣魔术贴的公贴和母贴或者卡扣的公扣和母扣分别装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的两侧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伦加﹒卡斯蒂楼﹒何塞﹒伊格纳西奥
申请(专利权)人:救援宝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班牙;E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