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597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将薄膜易于收卷及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冷却式导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冷冷却导辊,所述冷却导辊的内部开有冷却腔室,所述冷却腔室中配合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导辊的两端分别配合设置有冷却液进入管及冷却液输出管,所述冷却液进入管及所述冷却液输出管均与所述冷却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导膜装置的技术领域。

A cooling type guide fil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膜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
技术介绍
导膜装置配置于使用在无溶剂复合设备上进行卷膜,无溶剂复合设备的运行速度快,使得薄膜通过导膜装置在加工时,由于导膜装置过于干燥而使得薄膜不平整且难以收卷,从而使得产品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产品成品率低,因此目前需要研发出一种能够避免导膜装置过于干燥的导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能够将薄膜易于收卷及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冷却式导膜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冷却导辊,所述冷却导辊的内部开有冷却腔室,所述冷却腔室中配合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导辊的两端分别配合设置有冷却液进入管及冷却液输出管,所述冷却液进入管及所述冷却液输出管均与所述冷却腔室连通。进一步,所述的冷却式导膜装置还包括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连通在所述冷却液进入管及冷却液输出管之间。进一步,所述的冷却式导膜装置还包括散热水池及补水装置,所述散热水池呈阶梯状,所述冷却液输出管的输出口位于所述散热水池的上方,所述散热水池的底部与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装置相连通,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冷却液进入管相连通。进一步,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池及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补水池相连通,所述补水池连通在所述散热水池的底部及所述制冷装置之间。进一步,所述冷却液为水。进一步,所述冷却液进入管上配合设置有冷凝水挡环,所述冷凝水挡环配合设置在所述冷却导辊的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常规技术的导膜装置过于干燥而存在薄膜不平整且难以收卷的状况,在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冷却液位于所述冷却腔室中的设置,使得所述冷却液能够降低所述冷却导辊外表面的温度,从而对薄膜起到冷却的作用,使得加工出来的薄膜平整且易于收卷,加强薄膜与产品之间的复合牢度,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液输出管的输出口流到所述散热水池的上方,使得所述冷却液顺着所述散热水池的阶梯往下流到所述散热水池的底部,进一步所述冷却液依次通过所述散热水池的底部、所述补水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及所述冷却液进入管后进入到所述冷却腔室中,所述补水装置配置于补充流失的所述冷却液,所述散热水池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进行初次散热,从而减少所述制冷装置的功耗,所述冷凝水挡环的设置能够阻挡冷凝水进入到所述冷却导辊上,所以,使得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能够将薄膜易于收卷及提高产品成品率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散热水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冷却导辊1,所述冷却导辊1的内部开有冷却腔室2,所述冷却腔室2中配合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导辊1的两端分别配合设置有冷却液进入管3及冷却液输出管4,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及所述冷却液输出管4均与所述冷却腔室2连通。相对于常规技术的导膜装置过于干燥而存在薄膜不平整且难以收卷的状况,在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冷却液位于所述冷却腔室2中的设置,使得所述冷却液能够降低所述冷却导辊1外表面的温度,从而对薄膜起到冷却的作用,使得加工出来的薄膜平整且易于收卷,加强薄膜与产品之间的复合牢度,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使得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能够将薄膜易于收卷及提高产品成品率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式导膜装置还包括制冷装置5,所述制冷装置5连通在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及冷却液输出管4之间。所述制冷装置5配置于降低所述冷却液输出管4流出的冷却液的温度,使得恢复常温的所述冷却液继续通过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进入到所述冷却腔室2中,使得所述冷却液能够继续循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式导膜装置还包括散热水池6及补水装置7,所述散热水池6呈阶梯状,所述冷却液输出管4的输出口位于所述散热水池6的上方,所述散热水池6的底部与所述补水装置7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补水装置7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装置5相连通,所述制冷装置5与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相连通。使用时,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液输出管4的输出口流到所述散热水池6的上方,使得所述冷却液顺着所述散热水池6的阶梯往下流到所述散热水池6的底部,进一步所述冷却液依次通过所述散热水池6的底部、所述补水装置7、所述制冷装置5及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后进入到所述冷却腔室2中,所述补水装置7配置于补充流失的所述冷却液,所述散热水池6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进行初次散热,从而减少所述制冷装置5的功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水装置7包括补水池8及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与所述补水池8相连通,所述补水池8连通在所述散热水池6的底部及所述制冷装置5之间。所述抽水泵9配置于外部冷却液抽入所述补水池8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为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上配合设置有冷凝水挡环10,所述冷凝水挡环10配合设置在所述冷却导辊1的一端。所述冷却液在从所述制冷装置5依次流通到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及所述冷却导辊1的过程中,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的表面容易形成冷凝水,所述冷凝水挡环10的设置能够阻挡冷凝水进入到所述冷却导辊1上。虽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却导辊(1),所述冷却导辊(1)的内部开有冷却腔室(2),所述冷却腔室(2)中配合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导辊(1)的两端分别配合设置有冷却液进入管(3)及冷却液输出管(4),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及所述冷却液输出管(4)均与所述冷却腔室(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却导辊(1),所述冷却导辊(1)的内部开有冷却腔室(2),所述冷却腔室(2)中配合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导辊(1)的两端分别配合设置有冷却液进入管(3)及冷却液输出管(4),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及所述冷却液输出管(4)均与所述冷却腔室(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式导膜装置还包括制冷装置(5),所述制冷装置(5)连通在所述冷却液进入管(3)及冷却液输出管(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式导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式导膜装置还包括散热水池(6)及补水装置(7),所述散热水池(6)呈阶梯状,所述冷却液输出管(4)的输出口位于所述散热水池(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峰杨绪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葆星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