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废气压力通风的流化床反应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2220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置,可引导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21a,d)的废气到热回收部分,其包括气体压力通风系统(29),位于反应腔(1)上方并与反应腔结合。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侧壁设置了至少一个清洁废气的入口(41),分别连接到与颗粒分离器连接的排放管路(25),引导清洁废气从颗粒分离器到达气体压力通风系统;压力通风系统的清洁废气引导到至少一个热回收部分。反应腔至少部分由水管板形成,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由反应腔的水管板的延伸部分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装置,可引导废气从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到热回收部分。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包括反应腔,其中设有固体颗粒流化床,废气的颗粒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可通过设置在上部的至少一个排放口排出。各排放口连接到颗粒分离器,可分离固体颗粒和颗粒悬浮物。各颗粒分离器的上部设置了气体排放口,用于排放清洁废气流。清洁废气从颗粒分离器引导到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热回收部分。各颗粒分离器的下部连接到回流管路,再连接到反应腔,使在颗粒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固体颗粒循环回到反应腔的下部。还可以连接热交换器到回流管路的下部,从循环固体颗粒回收热量。根据通常采用的方式,颗粒分离器的废气沿耐热材料衬里管路引导到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热回收部分。这种装置,例如,公开于1998年VGB报告“Thermal Power PlantsThe Future of FluidizedBed Combustion”中的报告文稿“Development Potentials of CirculatingFluidized Bed Combustion”。这种装置的缺点是腐蚀和温度波动造成耐热材料衬里管路的磨损和脆化,因此要求经常对管路进行维修。此外,耐热材料衬里管路很重,要求有额外的支撑。由于管路没有热表面,因此不能从其中的废气回收热能。在ASME会议公报,1995年卷2的“流化床燃烧”发表的文章“Large CFB Boiler Plant Design and Operating Experience Texas-NewMexico Power Company 150Mwe(net)CFB power plant”公开了另一种装置,用于引导废气从颗粒分离器到达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回收部分。流过颗粒分离器的气体排放口的废气首先引导通过排放管路到热回收部分的水平延伸部分,其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腔的上方弯曲。从这里废气进一步引导到热回收部分的垂直部分。这种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重大缺点是难以延伸热回收部分的垂直部件的垂直延伸管到热回收部分的水平部件。另一个缺点是热回收部分和反应腔的水平延伸部分需要复杂的支撑件。1989年的ASME会议公报“1989流化床燃烧国际会议”发表的文章“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SteamGenerators”公开了一种装置,可引导废气从两个颗粒分离器到达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热回收部分,其中气体压力通风系统位于反应腔的上方并与之结合,引导废气从颗粒分离器到达热回收部分。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侧壁由反应腔侧壁的水管板形成,但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底部和顶部成为后部backpass的水管板的延伸部分。这样的结构很复杂,并可因热膨胀不同造成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装置,可引导废气从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到达热回收部分,其中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得到克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装置,引导废气从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到达热回收部分,其中耐热材料衬里管路成为不必要。本专利技术的特殊目的是提出一种装置,可引导废气从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到达热回收部分,装置形成紧凑的结构,无需额外的支撑。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装置,可引导废气从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到热回收部分,装置使得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一部分形成于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和热回收部分之间,其可使用水管板通过非常简单和方便的方式实现。为解决上面介绍的问题和实现上面介绍的目的,提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器可引导来自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的废气到达热回收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涉及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装置包括反应腔,其中设有固体颗粒流化床,由顶部,底部和侧壁形成,并至少部分由水管板形成;引入流态化气体到所述反应腔的机构;至少一个排放口,设置在所述反应腔的侧壁,用于从所述反应腔排除废气的颗粒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连接到所述排放口,用于分离所述颗粒悬浮物与固体颗粒,各颗粒分离器的上部设有气体排放口,用于排放清洁的废气,各所述气体排放口连接到排放管路;热回收部分,清洁的废气引导到所述热回收部分;和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由外壳包围,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位于所述反应腔的上方并与其结合,可从所述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引导清洁的废气到达所述热回收部分,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设有至少一个位于侧壁的废气入口,可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的排放管路的清洁废气,并引导清洁的废气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还连接到位于气体压力通风系统下游的连接通道,引导来自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清洁废气到热回收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由所述反应腔的水管板的延伸部分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的底部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最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形成反应腔第一壁的水管板的延伸部分(i)在反应腔的第一壁的上边弯曲,并朝反应腔的相对的第二壁延伸;(ii)弯曲180度并延伸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一个侧壁的下边,其位于反应腔的第一壁的直接上方;和(iii)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侧壁的上边,其位于反应腔第一壁的直接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的底壁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最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形成反应腔的两个相对侧壁的水管板的延伸部分(i)在反应腔各侧壁的上边互相相对弯曲并延伸,使延伸部分相交;(ii)180度弯曲并延伸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各侧壁的下边,其位于反应腔的两个相对侧壁的直接上方;和(iii)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各相对侧壁的上边。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中,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的底壁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最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形成反应腔的第一壁的水管板的延伸部分(i)在反应腔第一壁的上边弯曲,并朝反应腔的相对第二壁延伸;(ii)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一个侧壁的上边,其位于反应腔的第二壁的直接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反应腔第一壁的水管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水管;形成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底壁的水管板的至少一部分,最好由形成反应腔第一壁的水管板的第一水管的延伸部分形成;和形成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一侧壁的水管板的至少一部分,最好由形成反应腔第一壁的水管板的第二水管的延伸部分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优选实施例中,气体压力通风系统通过至少一个隔板分成至少两个单独腔,隔板由反应腔的至少一个水管板的延伸部分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中,气体压力通风系统通过至少一个隔板分成至少两个单独腔,隔板由至少一个水管板形成,成为反应腔的至少一个水管板的延伸部分;形成反应腔的第一壁的水管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水管;形成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底部的水管板的至少一部分,最好由形成反应腔的第一壁的所述水管板的第一水管的延伸部分形成;和形成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外壳侧壁的水管板的至少一部分,最好由形成所述反应腔的第一壁的水管板的第二水管的延伸部分形成;形成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隔板的水管板的至少一部分,由形成所述反应腔第一壁的水管板的第一水管的延伸部分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优选实施例中,气体压力通风系统通过至少一个隔板分为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系统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应腔,其中设有固体颗粒流化床,由顶部,底部和侧壁形成,并至少部分由水管板形成;引入流态化气体到所述反应腔的机构;至少一个排放口,设置在所述反应腔的侧壁,用于从所述反应腔 清除废气的颗粒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连接达所述排放口,用于分离所述颗粒悬浮物与固体颗粒,各所述颗粒分离器的上部设有气体排放口,用于排放清洁的废气,各所述气体排放口连接到排放管路;热回收部分,清洁的废气引导到所 述热回收部分;和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由外壳包围,外壳包括顶部,底部和侧壁,位于所述反应腔的上方并与其结合,从所述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引导清洁的废气到达所述热回收部分,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侧壁的废气入口,可回收来自所述 至少一个颗粒分离器的的排放管路的清洁废气并引导清洁的废气到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还连接到位于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下游的连接通道,引导来自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清洁废气到所述热回收部分;其中,所述气体压力通风系统的 外壳由所述反应腔的水管板的延伸部分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达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斯特能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