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89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包括,连接架、支撑柱和压腿杆;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升降杆与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架的水平端与压腿杆连接,所述压腿杆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置腿槽,且置腿槽的表壁包裹有橡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压腿杆通过设置的等距结构的置腿槽,使得训练人员的下肢可以放置在置腿槽内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训练人员的下肢在压腿杆上发生四处滑动的现象,并且在橡胶圈的缓冲减震下,能够对训练人员下肢与置腿槽之间的起到弹性保护的作用,降低训练人员下肢与压腿杆之间的疼痛感,同时配合压辊,可以对教学人员起到辅助教学监视的作用,方便了国际标准舞训练的实际效果。

A kind of leg pressing pole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ance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
本技术涉及压腿杆
,尤其涉及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
技术介绍
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舞,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交谊舞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交谊舞与国标舞不同,它保持了国标舞各种舞种的风格,但比较随意,尽管如此,国标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风格,才能洒脱自如,而在国际标准舞的日常训练当中,需要使用压腿杆配合使用,以达到对训练人员的下肢起到压腿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通常多采用一根平滑的压腿杆辅助使用,缺少对下肢进行限位夹持的措施,当训练人员压腿训练时间较长时,训练人员会产生疲惫,从而导致下肢从压腿杆上发生偏移甚至滑落的情况,导致训练人员的压腿效果不佳,并且也缺少对训练人员下肢进行紧固的效果,使得训练人员可以轻易的将下肢从压腿杆上取下进行偷懒,降低了压腿训练的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包括,连接架、支撑柱和压腿杆;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升降杆与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架的水平端与压腿杆连接;所述压腿杆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置腿槽,且置腿槽的表壁包裹有橡胶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杆对称焊接在连接架上且位于压腿杆的外侧;两个所述滑杆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轴;所述支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压辊,且压辊的表面包裹有海绵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杆分别粘贴在两个所述滑槽的底部;两个所述阻尼杆的顶部均弹性连接有托板,且托板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架的水平端外壁对称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压腿杆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限位块对应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嵌设在连接架的竖直端底部;所述升降杆的外壁垂直焊接有把手;所述升降杆的底部焊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螺纹旋接在支撑柱的顶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辊与压腿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压辊的长度与压腿杆的长度大小相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压腿杆通过设置的等距结构的置腿槽,使得训练人员的下肢可以放置在置腿槽内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训练人员的下肢在压腿杆上发生四处滑动的现象,并且在橡胶圈的缓冲减震下,能够对训练人员下肢与置腿槽之间的起到弹性保护的作用,降低训练人员下肢与压腿杆之间的疼痛感,提高压腿杆的使用舒适性。(2):该压腿杆通过设置的升降结构的压辊,可以将压辊在滑槽内上下升降移动,使得压辊能够向下移动与置腿槽内的下肢接触,对下肢起到限位防脱的作用,防止训练人员将下肢从置腿槽内移出而偷懒,从而可以对教学人员起到辅助教学监视的作用,提高了国际标准舞训练的实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滑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架与压腿杆连接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压辊;11、海绵套;12、支轴;2、滑杆;21、滑槽;22、托板;23、阻尼杆;3、连接架;31、限位块;4、升降杆;41、轴承;42、把手;43、螺纹杆;5、支撑柱;6、压腿杆;61、限位槽;7、置腿槽;8、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包括,连接架3、支撑柱5和压腿杆6;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升降杆4与连接架3连接;连接架3为L形结构,连接架3的水平端与压腿杆6连接;压腿杆6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置腿槽7,且置腿槽7的表壁包裹有橡胶圈8。工作原理:通过升降杆4将支撑柱5和连接架3的竖直端进行连接,然后将支撑柱5螺栓固定在训练场地的使用地点,此时训练人员的下肢向上抬起,将下肢放置在压腿杆6上的置腿槽7内,对下肢起到限位夹持的作用,防止下肢发生随意晃动的现象,配合橡胶圈8能够对下肢和置腿槽7之间起到弹性减震的作用,从而降低下肢受到的疼痛感,提高压腿杆6的使用舒适性。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滑杆2,滑杆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杆2对称焊接在连接架3上且位于压腿杆6的外侧,两个滑杆2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21,且滑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轴12,支轴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压辊1,且压辊1的表面包裹有海绵套11,压辊1与压腿杆6之间相互平行,压辊1的长度与压腿杆6的长度大小相等,配合支轴12可以将压辊1在滑槽21内进行上下升降移动,使得压辊1能够向下移动与置腿槽7内的下肢接触,对下肢起到限位防脱的作用,防止训练人员将下肢从置腿槽7内移出而导致训练人员偷懒,可以对教学人员起到辅助教学监视的作用,提高了国际标准舞训练的实际效率。如图3所示,还包括阻尼杆23,阻尼杆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阻尼杆23分别粘贴在两个滑槽21的底部,两个阻尼杆23的顶部均弹性连接有托板22,且托板22的外壁与滑槽21的内壁接触,支轴12在滑槽21内进行上下移动,当支轴12移动到滑槽21的底部时,支轴12会与托板22接触,配合阻尼杆23能够对支轴12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从而对支轴12的升降过程起到弹性缓冲的效果,防止压辊1下降速度过快而对训练人员下肢导致碰撞挤压的现象。如图4所示,连接架3的水平端外壁对称焊接有限位块31,压腿杆6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61,且限位槽61与限位块31对应卡接,通过限位块31与限位槽61的对应滑动连接,能够将压腿杆6与连接架3进行连接固定,防止压腿杆6在使用时发生自转的现象,同时也实现了压腿杆6快速拆装的效果。如图5所示,升降杆4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41,且轴承41嵌设在连接架3的竖直端底部,升降杆4的外壁垂直焊接有把手42,升降杆4的底部焊接有螺纹杆43,且螺纹杆43螺纹旋接在支撑柱5的顶部,当需要调节压腿杆6的高度时,握住把手42进行旋转,使得升降杆4带动螺纹杆43在支撑柱5内旋转,并且配合轴承41的转动,可以将升降杆4的旋转移动转变为线性移动,推动连接架3上下移动,改变压腿杆6的使用高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3)、支撑柱(5)和压腿杆(6);/n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升降杆(4)与连接架(3)连接;/n所述连接架(3)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架(3)的水平端与压腿杆(6)连接;/n所述压腿杆(6)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置腿槽(7),且置腿槽(7)的表壁包裹有橡胶圈(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3)、支撑柱(5)和压腿杆(6);
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升降杆(4)与连接架(3)连接;
所述连接架(3)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架(3)的水平端与压腿杆(6)连接;
所述压腿杆(6)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置腿槽(7),且置腿槽(7)的表壁包裹有橡胶圈(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杆(2);
所述滑杆(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杆(2)对称焊接在连接架(3)上且位于压腿杆(6)的外侧;
两个所述滑杆(2)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21),且滑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轴(12);
所述支轴(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压辊(1),且压辊(1)的表面包裹有海绵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国际标准舞训练用的压腿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杆(23);
所述阻尼杆(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柯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体育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