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89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50
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它涉及训练器材技术领域;第一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踏板滑块,踏板滑块上固定有踏板,第一支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动连接有配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轮,第三滑轮与下方的第四滑轮通过连接板安装连接;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配重固定,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三滑轮、第二滑轮后,另一端与第三支架固定;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底座支架固定,依次绕过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后,另一端与踏板滑块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克服重物的重力,不断往复训练,能使腿部肌肉受伤者得到有效的恢复,并有效锻炼腿部力量。

A leg strength training device for sports rehabil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训练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运动康复体疗是对伤病或伤残者采用各种运动方法,使其在身体功能和精神上获得全面恢复,使他重返社会。腿部肌肉是全身肌肉增长的发动机,只有腿部肌肉足够的强大,才能更好的发展身体其它部位的肌肉。目前市场上的腿部力量的训练器材为自行车健身车或模拟踏步机等,这些训练器材起到一定的健身效果,但是它们并不能使腿部肌肉受伤者得到有效的恢复,也不足以锻炼腿部力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支架、座椅、第一支架、踏板滑块、踏板、第二支架、配重、第一钢丝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连接板、第三支架、第五滑轮、第二钢丝绳;所述的底座支架上固定有座椅,座椅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踏板滑块,踏板滑块上固定有踏板,第一支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动连接有配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轮,第三滑轮与下方的第四滑轮通过连接板安装连接;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配重固定,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三滑轮、第二滑轮后,另一端与第三支架固定;所述的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底座支架固定,依次绕过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后,另一端与踏板滑块固定,第五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架的下部。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支架穿设在配重的中部,且配重内安装有数个第一滑动轮,第一滑动轮与第二支架的外侧壁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架穿设在踏板滑块内,踏板滑块内安装有数个第二滑动轮,第二滑动轮与第一支架的外侧壁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架上安装有调节螺丝。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部固定有限位块。作为优选,所述的座椅的一侧固定有手把。本技术操作时,人体位于座椅上,为仰面斜向上体位,抬脚,双脚蹬两侧的踏板,使踏板滑块沿第一支架向上运动,第二钢丝绳的踏板滑块端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四滑轮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轮向下移动,最终带动配重向上移动,通过克服配重的重力实现腿部力量的训练;接着放松腿部,使腿部弯曲,踏板滑块失去作用力,配重在自身的重力下沿第二支架下滑,从而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上升,踏板滑块下降,到限位时,再次重复蹬踏板的动作,如此往复循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通过克服重物的重力,不断往复训练,能使腿部肌肉受伤者得到有效的恢复,并有效锻炼腿部力量,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配重与第二支架配合安装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支架1、座椅2、第一支架3、踏板滑块4、踏板5、第二支架6、配重7、第一钢丝绳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0、第三滑轮11、第四滑轮12、连接板13、第三支架14、第五滑轮15、第二钢丝绳16、第一滑动轮17、第二滑动轮18、调节螺丝19、手把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支架1、座椅2、第一支架3、踏板滑块4、踏板5、第二支架6、配重7、第一钢丝绳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0、第三滑轮11、第四滑轮12、连接板13、第三支架14、第五滑轮15、第二钢丝绳16;所述的底座支架1上固定有座椅2,座椅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上滑动连接有踏板滑块4,踏板滑块4上固定有踏板5,第一支架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上滑动连接有配重7,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轮11,第三滑轮11与下方的第四滑轮12通过连接板13安装连接。所述的第一钢丝绳8的一端与配重7固定,依次绕过第一滑轮9、第三滑轮11、第二滑轮10后,另一端与第三支架14固定,第三支架14被限位在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上端;所述的第二钢丝绳16的一端与底座支架1固定,依次绕过第四滑轮12和第五滑轮15后,另一端与踏板滑块4固定,第五滑轮15安装在第一支架3的下部。双脚蹬两侧的踏板5,使踏板滑块4沿第一支架3向上运动,第二钢丝绳16的踏板滑块4端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四滑轮1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轮11向下移动,最终带动配重7向上移动,通过克服配重7的重力实现腿部力量的训练;放松腿部,使腿部弯曲,踏板滑块4失去作用力,配重7在自身的重力下沿第二支架6下滑,从而第三滑轮11和第四滑轮12上升,踏板滑块4下降。所述的配重7可以为杠铃或平衡铁块。所述的第二支架6穿设在配重7的中部,且配重7内安装有数个第一滑动轮17,第一滑动轮17与第二支架6的外侧壁滑动配合,配重7通过第一滑动轮17沿第二支架6的侧壁顺利上下滑动。所述的第一支架3穿设在踏板滑块4内,踏板滑块4内安装有数个第二滑动轮18,第二滑动轮18与第一支架3的外侧壁滑动配合,踏板滑块4通过第二滑动轮18沿第一支架3的侧壁顺利上下滑动。所述的第一支架3上安装有调节螺丝19,可根据身高调节第一支架3的高度。所述的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的下部固定有限位块,防止配重7坠落。所述的座椅2的一侧固定有手把20,方便训练者手扶。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通过克服重物的重力,不断往复训练,能使腿部肌肉受伤者得到有效的恢复,并有效锻炼腿部力量,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支架、座椅、第一支架、踏板滑块、踏板、第二支架、配重、第一钢丝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连接板、第三支架、第五滑轮、第二钢丝绳;所述的底座支架上固定有座椅,座椅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踏板滑块,踏板滑块上固定有踏板,第一支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动连接有配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轮,第三滑轮与下方的第四滑轮通过连接板安装连接;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配重固定,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三滑轮、第二滑轮后,另一端与第三支架固定;所述的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底座支架固定,依次绕过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后,另一端与踏板滑块固定,第五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架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康复腿部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支架、座椅、第一支架、踏板滑块、踏板、第二支架、配重、第一钢丝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连接板、第三支架、第五滑轮、第二钢丝绳;所述的底座支架上固定有座椅,座椅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踏板滑块,踏板滑块上固定有踏板,第一支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动连接有配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轮,第三滑轮与下方的第四滑轮通过连接板安装连接;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配重固定,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三滑轮、第二滑轮后,另一端与第三支架固定;所述的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底座支架固定,依次绕过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后,另一端与踏板滑块固定,第五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架的下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履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