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丽专利>正文

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85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45
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当需要在颈部引流时,因颈部位置灵活易动使引流管固定不牢靠,易发生引流管松动或滑落,此外引流部位还不易观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分别设置在主粘接片的三个端角处,主粘接片上加工有第一中心孔,定位帽设置在主粘接片上,定位帽包括底片、医用棉片、外框、内框,底片上加工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相连通,医用棉片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内框可拆卸连接在第二中心孔内且其贴紧医用棉片,外框设置在底片上且其套装在内框外,外框和内框之间形成有排管通道,内框的高度小于外框的高度,外框的侧壁上加工有多个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引流。

A fixation device for cervical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引流是针对积存于体腔内、器官或组织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区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目的。术后需要对引流管进行固定,现有的引流管固定大多是依靠夹紧臂进行夹紧,力度不容易控制,太松容易造成引流管滑动,太紧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后接引流管,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引流管观察手术区内的恢复状况,引流管固定方式通常是将引流管用丝线缝合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丝线缝合加重了组织创伤,更易引起感染,患者在术后的日常活动中牵扯到缝合部位会引起疼痛,若是造成丝线松开或者脱落,便要再次缝合以固定引流管。丝线缝合过程较为繁琐,操作不便,所需材料也较多。由于缝合固定引流管有多种弊端,目前大多采用粘贴固定装置固定引流管,但是这些固定装置多为一个整体,医护人员每次观察患者伤口状况时都需将整个装置拆除,分粘接片撕下后就无法继续使用,大量耗材的同时使用也不方便,还增加患者疼痛,患者伤口处难免也会有液体漏出,增加患者受感染的几率,漏出的液体也会影响到粘贴的牢固性,导致固定装置脱落,需要重新更换,增加了耗材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当引流部位必须在颈部时,因颈部位置灵活易动使引流管固定不牢靠,易发生引流管松动或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包括主粘接片、定位帽、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所述主粘接片的形状为三角形,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分别设置在主粘接片的三个端角处,主粘接片上加工有第一中心孔,定位帽设置在主粘接片上,定位帽包括底片、医用棉片、外框、内框,底片上加工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相连通,医用棉片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内框可拆卸连接在第二中心孔内且其贴紧医用棉片,外框设置在底片上且其套装在内框外,外框和内框之间形成有排管通道,内框的高度小于外框的高度,外框的侧壁上加工有多个插孔。作为优选方案:第二中心孔的孔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内框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内框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且二者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方案:医用棉片上加工有第三中心孔和多个透气孔,多个透气孔均布在第三中心孔周围。作为优选方案: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分粘接片。作为优选方案:连接杆包括杆本体和弧形硅胶垫条,所述杆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硅胶垫条,弧形硅胶垫条上设置有分粘接片。作为优选方案:内框上加工有至少一个弧形豁口。作为优选方案:两个连接带上分别设置有子粘片和母粘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专门针对颈部引流而设计,定位稳定、粘贴牢固、无创伤、便于观察和清理伤口的引流固定装置。二、主粘接片、定位帽、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引流管的稳定定位,确保靠近引流伤口处的引流管段位置固定,避免颈部活动导致引流管移位或脱落。三、定位帽设置能够便于观察颈部伤口,清理颈部伤口处的液体,使伤口处保持清洁,减少患者受感染的几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粘接片1、定位帽2和连接杆3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粘接片1和定位帽2之间连接关系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位帽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粘接片;2-定位帽;2-1-底片;2-2-医用棉片;2-3-外框;2-4-内框;2-5-插孔;2-6-透气孔;3-连接杆;3-1-杆本体;3-2-弧形硅胶垫条;4-连接带;5-分粘接片;6-弧形豁口;7-子粘片;8-母粘片;9-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主粘接片1、定位帽2、连接杆3和两个连接带4,所述主粘接片1的形状为三角形,连接杆3和两个连接带4分别设置在主粘接片1的三个端角处,通过连接杆3和两个连接带4实现对主粘接片1实现三点定位,定位效果稳定可靠,不易移位,主粘接片1上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一中心孔,定位帽2设置在主粘接片1上且其与中心孔相连通,定位帽2包括底片2-1、医用棉片2-2、外框2-3、内框2-4,底片2-1的面积小于或等于主粘接片1,底片2-1为医用硬质PVC或其他医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片体,底片2-1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同轴设置且二者相连通,医用棉片2-2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内框2-4可拆卸连接在第二中心孔内,内框2-4的一端压紧医用棉片2-2,外框2-3固定连接在底片2-1上且其与内框2-4同轴间隙设置,外框2-3和内框2-4之间的间隙为排管通道,排管通道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引流管9的外径,内框2-4的高度小于外框2-3的高度,外框2-3和内框2-4相互配合为最靠近引流伤口处的引流管9端提供放置空间,实现有效防护,便于因意外触碰引流管9。外框2-3的侧壁上加工有多个插孔2-5。外框2-3和内框2-4均为圆筒形框体。本技术用于配合引流管9设置,引流管9为现有产品。引流管9裸露在体外的一端通过内框2-4的弧形豁口6后沿外框2-3和内框2-4之间的排管通道排布,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一个插孔2-5穿出。根据实际引流管的布置情况将处于外框2-3和内框2-4之间排管通道的引流管9适当松弛,为内框2-4拆卸过程中不至于拉紧引流管9,便于更换医用棉片2-2。进一步的,第二中心孔的孔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内框2-4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内框2-4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且二者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医用棉片2-2沿其厚度方向分别加工有第三中心孔和多个透气孔2-6。多个透气孔2-6均布在第三中心孔的周围,第三中心孔为引流管9的穿过孔,透气孔2-6用于伤口处透气,有利于炎症消退和伤口愈合的目的。医用棉片2-2上加工有径向条形豁口,径向条形豁口与第三中心孔相连通,方便医用棉片2-2的更换。进一步的,连接杆3的顶部设置有分粘接片5。分粘接片5为透明粘接片。进一步的,连接杆3包括杆本体3-1和弧形硅胶垫条3-2,所述杆本体3-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硅胶垫条3-2,弧形硅胶垫条3-2上设置有分粘接片5。杆本体3-1为扁形硬质条状杆体。弧形硅胶垫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粘接片、定位帽、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所述主粘接片的形状为三角形,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分别设置在主粘接片的三个端角处,主粘接片上加工有第一中心孔,定位帽设置在主粘接片上,定位帽包括底片、医用棉片、外框、内框,底片上加工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相连通,医用棉片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内框可拆卸连接在第二中心孔内且其贴紧医用棉片,外框设置在底片上且其套装在内框外,外框和内框之间形成有排管通道,内框的高度小于外框的高度,外框的侧壁上加工有多个插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粘接片、定位帽、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所述主粘接片的形状为三角形,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带分别设置在主粘接片的三个端角处,主粘接片上加工有第一中心孔,定位帽设置在主粘接片上,定位帽包括底片、医用棉片、外框、内框,底片上加工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相连通,医用棉片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内框可拆卸连接在第二中心孔内且其贴紧医用棉片,外框设置在底片上且其套装在内框外,外框和内框之间形成有排管通道,内框的高度小于外框的高度,外框的侧壁上加工有多个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引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中心孔的孔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内框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内框设置在第二中心孔内且二者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
申请(专利权)人:陈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