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02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带,包括主体、腰带和放置袋;主体为扁长形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腰带,主体的正面设有多组固定贴,相邻两组固定贴间隔设置,主体的反面下部设有按扣;放置袋包括后壁和前壁,前壁左右两端及下端分别与后壁左右两端及下端连接,前壁高度为后壁高度的四分之三,后壁正面上部设有按扣;放置袋通过按扣与主体连接;固定贴由固定部和紧固条组成,紧固条设置在固定部的左右两侧,固定部与主体连接,紧固条正面设有刺毛魔术贴,主体正面设有圆毛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穿戴方便,患者佩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引流管及引流袋均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患者可以自行下地行走,无需弯腰,也无需他人协助,使用效果好。

Abdominal drainage tube fixat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引流管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带,具体涉及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带。
技术介绍
‌临床上,很多术后患者都需要进行腹腔引流,引流患者大部分时间是卧床状态,但是患者也有下床如厕或者走动的需要,由于腹腔引流管插管位置的原因,如果想保证顺利的引流,引流袋的位置至少不能高于患者腰部,患者下床走动需要将引流管盘起来,然后拿着引流袋,患者走动需要医护人员或者亲属协助,协助者需要弯腰拿着盘好的引流管和引流袋以保证引流袋高度低于患者腰部,协助者不易长时间弯腰,因此只能短时间的协助患者下床行走,为此有些患者或者协助者会为了图方便避免弯腰,而直接拎着引流管,让引流袋自然下垂,如果引流袋里引流物多则有可能会出现引流袋与引流管脱离的情况,还有可能发生踩踏引流袋发生脱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带,无需他人协助,患者可以自行下地行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带,包括主体、腰带和放置袋;主体为扁长形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腰带,主体的正面设有多组固定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腰带(2)和放置袋(4);/n主体(1)为扁长形状,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腰带(2),主体(1)的正面设有多组固定贴(3),相邻两组固定贴(3)间隔设置,主体(1)的反面下部设有按扣(5);/n放置袋(4)包括后壁(41)和前壁(42),前壁(42)左右两端及下端分别与后壁(41)左右两端及下端连接,前壁(42)高度为后壁(41)高度的四分之三,后壁(41)正面上部设有按扣(5);放置袋(4)通过按扣(5)与主体(1)连接;/n固定贴(3)由固定部(31)和紧固条(32)组成,紧固条(32)设置在固定部(31)的左右两侧,固定部(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腰带(2)和放置袋(4);
主体(1)为扁长形状,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腰带(2),主体(1)的正面设有多组固定贴(3),相邻两组固定贴(3)间隔设置,主体(1)的反面下部设有按扣(5);
放置袋(4)包括后壁(41)和前壁(42),前壁(42)左右两端及下端分别与后壁(41)左右两端及下端连接,前壁(42)高度为后壁(41)高度的四分之三,后壁(41)正面上部设有按扣(5);放置袋(4)通过按扣(5)与主体(1)连接;
固定贴(3)由固定部(31)和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