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79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指灸器,包括:指环,套在手指上;第一艾灸筒,其底部固定设置在指环上;第一艾灸筒底部设置第一阻灰网,第一艾灸筒侧面设置第一通气孔;第一艾灸筒顶部连接第二艾灸筒,第二艾灸筒底部设置第二阻灰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指灸器,将指环套在手指上,然后将艾柱放到第二阻灰网上点燃,利用艾柱燃烧生成物对指/趾部穴位进行艾灸,以方便四肢远端穴位的艾灸治疗。

Finger moxibustion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灸器
本技术涉及理疗装置
,特别涉及指灸器。
技术介绍
艾灸治疗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在人体某些特定的穴位上施灸,以实现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最终达到保健的目的,是一种养生保健灸。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用于手指的艾灸器不便于随时进行艾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指灸器,用以解决手指艾灸器不便于随时进行艾灸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指灸器,包括:指环,套在手指上;第一艾灸筒,其底部固定设置在指环上。为了使艾柱充分燃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底部设置第一阻灰网,第一艾灸筒侧面设置第一通气孔。为了防止艾柱与手指接触过近,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顶部连接第二艾灸筒,第二艾灸筒底部设置第二阻灰网。为了能够调节第二艾灸筒与第一艾灸筒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顶部向外同轴连接筒体,筒体口端与第一艾灸筒口端形状相同,第二艾灸筒底部侧壁同轴开设槽体,槽体口端与第二艾灸筒口端形状相同,筒体与槽体插接。为了能够调节第二艾灸筒与第一艾灸筒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筒体和槽体截面均为圆形,筒体和槽体螺纹配合连接。为了使艾柱充分燃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二艾灸筒顶部设置盖子,盖子与第二艾灸筒顶部螺纹配合连接,盖子上开设第二通气孔,盖子顶面设置手柄。为了方便艾柱燃烧的热量传递至体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二阻灰网的网孔大于第一阻灰网的网孔。为了方便不同大小的手指佩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指环为活口环,直径可调。为了防止掉落的艾灸灰阻挡第一阻灰网,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内部设置镂空网制横梁,镂空网制横梁位于第一阻灰网上方,镂空网制横梁中间位置与清扫刷刷柄一端铰接连接,清扫刷位于镂空网制横梁与第一阻灰网之间,清扫刷刷头一端与第一阻灰网接触,清扫刷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旋转杆,旋转杆穿过镂空网制横梁,旋转杆与镂空网制横梁之间通过扭力弹簧连接;第一艾灸筒内壁向外凸形成存灰室;旋转杆上端固定设置齿轮,第一艾灸筒侧面穿过驱动齿条,驱动齿条两端均伸出第一艾灸筒,驱动齿条伸出第一艾灸筒的一端固定设置按钮,驱动齿条与镂空网制横梁平行,驱动齿条与齿轮啮合。为了防止灰在第二阻灰网过多堆积,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按钮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朝向第二艾灸筒方向设置,驱动杆远离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敲击锤,敲击锤朝向第二艾灸筒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指灸器,将指环套在手指上,然后将艾柱放到第一阻灰网上点燃,利用艾柱燃烧生成物对指/趾部穴位进行艾灸,以方便四肢远端穴位的艾灸治疗,方便随时进行艾灸。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0-指环;11-第一艾灸筒;12-第一阻灰网;13-第二艾灸筒;14-第二阻灰网;15-筒体;16-槽体;17-盖子;18-第二通气孔;19-手柄;20-镂空网制横梁;21-清扫刷;22-旋转杆;23-存灰室;24-齿轮;25-驱动齿条;26-按钮;27-驱动杆;28-敲击锤;29-第一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指灸器,包括:指环10,套在手指上;第一艾灸筒11,其底部固定设置在指环10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将指环10套在手指上,然后将艾柱放到第一阻灰网12上点燃,艾柱燃烧的烟和热熏烤手指,对手指进行艾灸。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指环10套在手指上,然后将艾柱放到第一阻灰网12上点燃,利用艾柱燃烧生成物对指/趾部穴位进行艾灸,以方便四肢远端穴位的艾灸治疗,方便随时套在四肢远端穴位上进行艾灸,行走时也可进行艾灸。为了使艾柱充分燃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11底部设置第一阻灰网12,第一艾灸筒11侧面设置第一通气孔29。为了防止艾柱与手指接触过近,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11顶部连接第二艾灸筒13,第二艾灸筒13底部设置第二阻灰网14。第一阻灰网12、第二阻灰网14均为金属网。为了能够调节第二艾灸筒13与第一艾灸筒11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11顶部向外同轴连接筒体15,筒体15口端与第一艾灸筒11口端形状相同,第二艾灸筒13底部侧壁同轴开设槽体16,槽体16口端与第二艾灸筒13口端形状相同,筒体15与槽体16插接。为了能够调节第二艾灸筒13与第一艾灸筒1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筒体15和槽体16截面均为圆形,筒体15和槽体16螺纹配合连接。为了使艾柱充分燃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二艾灸筒13顶部设置盖子17,盖子17与第二艾灸筒13顶部螺纹配合连接,盖子17上开设第二通气孔18,盖子17顶面设置手柄19。为了方便艾柱燃烧的热量传递至体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二阻灰网14的网孔大于第一阻灰网12的网孔。为了方便不同大小的手指佩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指环10为活口环,直径可调。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将艾柱放在第二阻灰网14上点燃,通过旋转第二艾灸筒13,使第二阻灰网14与第一阻灰网12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小,进而调节艾柱与手指之间的距离,盖子17防止艾柱因体位改变从艾灸筒中掉落,第二通气孔18使第二艾灸筒13中过多的烟流出同时外界空气流入第二艾灸筒13中,为艾柱提供氧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旋转第二艾灸筒13,使第二阻灰网14与第一阻灰网12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小,使艾柱与手指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进而适应不同距离的需求,第二阻灰网14的网孔大于第一阻灰网12的网孔,使艾灸燃烧的热量和烟更容易传到手指部位,同时第二阻灰网14使用密网防止灰落到手指上。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掉落的艾灸灰阻挡第一阻灰网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艾灸筒11内部设置镂空网制横梁20,镂空网制横梁20位于第一阻灰网12上方,镂空网制横梁20中间位置与清扫刷21刷柄一端铰接连接,清扫刷21位于镂空网制横梁20与第一阻灰网12之间,清扫刷21刷头一端与第一阻灰网12接触,清扫刷21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指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指环(10),套在手指上;/n第一艾灸筒(11),其底部固定设置在指环(10)上;/n第一艾灸筒(11)顶部连接第二艾灸筒(13),第二艾灸筒(13)底部设置第二阻灰网(14);/n第一艾灸筒(11)顶部向外同轴连接筒体(15),筒体(15)口端与第一艾灸筒(11)口端形状相同,第二艾灸筒(13)底部侧壁同轴开设槽体(16),槽体(16)口端与第二艾灸筒(13)口端形状相同,筒体(15)与槽体(16)插接;/n第一艾灸筒(11)内部设置镂空网制横梁(20),镂空网制横梁(20)位于第一阻灰网(12)上方,镂空网制横梁(20)中间位置与清扫刷(21)刷柄一端铰接连接,清扫刷(21)位于镂空网制横梁(20)与第一阻灰网(12)之间,清扫刷(21)刷头一端与第一阻灰网(12)接触,清扫刷(21)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旋转杆(22),旋转杆(22)穿过镂空网制横梁(20),旋转杆(22)与镂空网制横梁(20)之间通过扭力弹簧连接;第一艾灸筒(11)底部内壁向外凸形成存灰室(23);旋转杆(22)上端固定设置齿轮(24),第一艾灸筒(11)侧面穿过驱动齿条(25),驱动齿条(25)两端均伸出第一艾灸筒(11),驱动齿条(25)伸出第一艾灸筒(11)的一端固定设置按钮(26),驱动齿条(25)与镂空网制横梁(20)平行,驱动齿条(25)与齿轮(24)啮合;/n按钮(26)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7),驱动杆(27)朝向第二艾灸筒(13)方向设置,驱动杆(27)远离按钮(26)的一端固定连接敲击锤(28),敲击锤(28)朝向第二艾灸筒(13)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指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环(10),套在手指上;
第一艾灸筒(11),其底部固定设置在指环(10)上;
第一艾灸筒(11)顶部连接第二艾灸筒(13),第二艾灸筒(13)底部设置第二阻灰网(14);
第一艾灸筒(11)顶部向外同轴连接筒体(15),筒体(15)口端与第一艾灸筒(11)口端形状相同,第二艾灸筒(13)底部侧壁同轴开设槽体(16),槽体(16)口端与第二艾灸筒(13)口端形状相同,筒体(15)与槽体(16)插接;
第一艾灸筒(11)内部设置镂空网制横梁(20),镂空网制横梁(20)位于第一阻灰网(12)上方,镂空网制横梁(20)中间位置与清扫刷(21)刷柄一端铰接连接,清扫刷(21)位于镂空网制横梁(20)与第一阻灰网(12)之间,清扫刷(21)刷头一端与第一阻灰网(12)接触,清扫刷(21)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旋转杆(22),旋转杆(22)穿过镂空网制横梁(20),旋转杆(22)与镂空网制横梁(20)之间通过扭力弹簧连接;第一艾灸筒(11)底部内壁向外凸形成存灰室(23);旋转杆(22)上端固定设置齿轮(24),第一艾灸筒(11)侧面穿过驱动齿条(25),驱动齿条(25)两端均伸出第一艾灸筒(11),驱动齿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洁孟笑男张军李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汤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