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64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其包括:盒体,其内形成修复腔,并且盒体上设置有电池接口以及通信接口,电池接口用于连接待修复的蓄电池,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另一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以及上位机;以及复合脉冲修复模块,设置于修复腔内,分别与电池接口以及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对蓄电池进行修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对通信基站不间断电源的铅酸蓄电池进行修复,大大提高了蓄电池安全可靠性,对后备电源系统的安全运营管理维护有重大的意义。

Portable battery repai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通信基站UPS(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不间断电源)电池维护手段的不完善,很多本应工作3~5年的电池,连1年的寿命都达不到就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对于基站UPS电池的维护方式简单粗暴,方法单一,主要以更换新电池为主。全国通信基站约180万个,每个基站有两组UPS电池,共有近360万组UPS电池,理论上每年更换30%(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将有108万组UPS电池需要更换。而人工搬运的费用也在逐年攀升,2017年的搬运费平均2500元/基站,搬运价格随着基站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有些高山站UPS电池的搬运费达到7500元/基站。因此每年通信基站维护中只更换电池一项所需费用高达百亿元,造成UPS电池年均使用成本很高,严重超出通信公司的经费预算。并因为我国铅酸蓄电池回收体制的不规范,造成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而目前针对通信基站的蓄电池,往往采取蓄电池在故障后一般也仅能采用更换的方式进行维护,这在基站分布分散、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不仅费时费力,也影响了基站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其包括:盒体,其内包括复合脉冲修复模块,并且盒体上设置有电池接口以及通信接口,电池接口用于连接待修复的蓄电池,通信接口用于连接上位机;以及复合脉冲修复模块复合脉冲修复模块,设置于盒体内,分别与电池接口以及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对蓄电池进行修复。可选地,电池接口具有与蓄电池的单体电池数量相适配的端子,以使得端子与蓄电池的每只单体电池分别相连。可选地,复合脉冲修复模块复合脉冲修复模块上设置有采集电路,采集电路与电池接口的每个端子分别连接,以采集蓄电池的运行状态。可选地,上述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盒体内,与复合脉冲修复模块相连,用于传输蓄电池的状态以及复合脉冲修复模块的远程控制信号。可选地,复合脉冲修复模块上还设置有:显示屏,与采集电路连接,用于设置修复程序命令及显示蓄电池的运行状态。可选地,通信接口还用于通过通信线缆与另一便携式蓄电池的电池修复装置及上位机连接。可选地,复合脉冲修复模块上还设置有:操作按键,用于获取修复操作指令。可选地,复合脉冲修复模块上还设置有:盒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与复合脉冲修复模块连接,并用于向复合脉冲修复模块供电。可选地,蓄电池为通信基站不间断电源的铅酸蓄电池。本技术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在盒体形成的修复腔内布置复合脉冲修复模块,该复合脉冲修复模块通过盒体上设置的电池接口与待修复的蓄电池连接,一方面检测蓄电池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对蓄电池进行自动修复,大大提高了蓄电池安全可靠性,降低了运维成本,对后备电源系统的安全运营管理维护有重大的意义。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通过通信接口,可以将多个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进行级联,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同时修复的蓄电池的数量,扩展性好,提高了效率。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的示意外形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的示意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的示意外形结构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的示意框图。该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盒体140、电池接口120、通信接口130、以及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盒体140可以为长方形的金属盒,一方面便于内部电器部件的散热,另外也可以提高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的结构强度,保证其在户外环境可靠运行。盒体140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提手等便携结构。电池接口120设置在盒体140上,具有与蓄电池20的单体电池数量相适配的端子,以使得端子与蓄电池20的每只单体电池分别相连。例如对于具有24只单体电池的蓄电池20,电池接口120可以具有24组端子。或者电池接口120的端子数量也可以少于蓄电池20的单体电池数量,例如设置6组或者8组端子。通过级联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可以灵活选择需要进行修复的电池的数量。电池接口120可以为条形结构,布置于盒体140的一侧壁上,端子间隔排列为一行。通信接口130也设置在盒体140上,该通信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另一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以及上位机。通过通信接口130相接,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可以组成以一修复系统,从而扩展同时修复的蓄电池20的数量。通信接口130可以通过通信线缆与另一便携式蓄电池电池修复装置10连接,具体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串行接口等。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设置于修复腔内,分别与电池接口120以及通信接口130连接,用于对蓄电池20进行修复。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可以根据蓄电池20的各种状态(例如电压、电流、温度等)确定蓄电池20是否正常,并进行修复。例如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可以对电池20进行复合脉冲激活、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放电稳压充电等修复。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内部集成有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可设置充电电流大小,最大充电电压,充电时长,复合脉冲时长,复合脉冲形式等参数,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执行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流放电,复合脉冲充电等操作对电池进行修复。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的示意框图。该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10进一步可以增设有采集电路131、无线传输模块133、显示屏134、操作按键135、电源接口132等。采集电路131可以设置于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上,与电池接口120的每个端子分别连接,以采集蓄电池20的运行状态。采集电路131可以检测蓄电池20的电压、工作温度、放电电流、充电电流等。采集电路还可设置有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图中未示出)将上述电压、电流、温度等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传输模块133设置于修复腔内,与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相连,用于传输蓄电池20的状态以及复合脉冲修复模块110的远程控制信号。例如无线传输模块133可以具有物联网卡,通过物联网传输蓄电池20的状态以及远程控制信号。无线传输模块133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将蓄电池20的运行状态上传至云端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其内形成修复腔,并且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电池接口以及通信接口,所述电池接口用于连接待修复的蓄电池,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另一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和上位机;以及复合脉冲修复模块,设置于所述修复腔内,分别与所述电池接口以及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进行修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其内形成修复腔,并且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电池接口以及通信接口,所述电池接口用于连接待修复的蓄电池,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另一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和上位机;以及复合脉冲修复模块,设置于所述修复腔内,分别与所述电池接口以及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进行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接口具有与所述蓄电池的单体电池数量相适配的端子,以使得所述端子与所述蓄电池的每只单体电池分别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脉冲修复模块上设置有采集电路,所述采集电路与所述电池接口的每个端子分别连接,以采集所述蓄电池的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修复腔内,与所述复合脉冲修复模块相连,用于传输所述蓄电池的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贵龙傅斌杨俊明戴惠婷夏小格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紫荆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