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29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感应层和转接小板,感应层上的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印刷在薄膜上,薄膜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接收线路采用集中走线,转接小板连接有连接器座子,连接器座子的一端为插片式接口,薄膜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的插片式接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配合转接小板的连接器座子直接将薄膜插接到连接器座子上使得感应层线路与转接小板连接,不再需要每条线路进行焊接,效率高。同时薄膜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X轴、Y轴线路采用集中走线,缩小线间距,薄膜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上,连接器座子长度可缩短,也缩小了转接小板的长度和面积,更加方便使用也降低了转接小板的制作成本。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apacitor touch whit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容触控板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白板也根据需求进一步地提升。电容式触控白板可配合电脑、投影等各种终端设备,可直接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进行板面感应区域即可实现触控操作。目前电容触控白板的感应层和触控主板之间连接,多采用感应层(金属网格)的线路与转接小板焊接的连接方式,每条线路都要焊接一次,生产效率低,且转接小板长度需要做得和感应层的长度相同,如图6所示,使得目前制作所需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电容触控白板采用感应层线路与转接小板焊接的连接方式,生产效率低,且转接小板长度需要做得和感应层的长度相同,制作所需的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感应层和转接小板,所述感应层上的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印刷在薄膜上,所述薄膜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接收线路采用集中走线,转接小板连接有连接器座子,连接器座子的一端为插片式接口,所述薄膜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的插片式接口上。进一步,所述发射线路印刷在薄膜下表面,接收线路印刷在薄膜上表面。进一步,所述连接器座子与薄膜插接的插片式接口采用上下两排表面相接触的贴片进行薄膜的插接。进一步,所述连接器座子与转接小板连接的接口采用排线端子插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所述薄膜采用丝印银浆薄膜。进一步,所述薄膜厚度为0.05~0.2mm。进一步,所述薄膜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集中走线的线间距为2-4mm。进一步,所述薄膜上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在触控区域走线的线间距为6~15mm。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将感应层的线路设置在薄膜上,配合转接小板的连接器座子直接将薄膜插接到连接器座子上使得感应层线路与转接小板连接,不再需要每条线路进行焊接,效率高。同时薄膜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即X轴线路)和接收线路(即Y轴线路)采用集中走线,可以缩小线间距,薄膜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上,对应转接小板的连接器座子长度可以缩短,不需要与感应层宽度相同,也缩小了转接小板的长度和面积,更加方便使用也降低了转接小板的制作成本。2、本技术中,连接器座子与薄膜插接的插片式接口采用上下两排表面相接触的贴片进行薄膜的插接,因为薄膜较薄,上下两排贴片表面相接触可以较稳固地夹住薄膜,方便薄膜的插接。3、本技术中,薄膜采用丝印银浆薄膜,其印制效果较好,制作方便,成本较低。4、本技术中,薄膜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即X轴线路)和接收线路(即Y轴线路)集中走线的线间距为2-4mm,能够保证在线路之间互不影响的前提下使得集中走线的线间距尽量小,可以较大限度地缩短连接器座子长度和转接小板长度及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集中走线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薄膜走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薄膜示意图;图5本技术连接器座子的插片式接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感应层与转接小板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1-感应层,2-薄膜,3-连接器座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所述薄膜厚度为0.05~0.2mm。进一步,所述薄膜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集中走线的线间距为2-4mm。进一步,所述薄膜上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在触控区域走线的线间距为6~15mm实施例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感应层1和转接小板,所述感应层1上的线路印刷在薄膜2上,所述薄膜2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即X轴线路)和接收线路(即Y轴线路)采用集中走线,转接小板连接有连接器座子3,连接器座子3的一端为插片式接口,所述薄膜2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3的插片式接口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2采用丝印银浆薄膜。其印制效果较好,制作方便,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2厚度为0.05~0.2mm。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2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即X轴线路)和接收线路(即Y轴线路)集中走线的线间距为2-4mm。能够保证在线路之间互不影响的前提下使得集中走线的线间距尽量小,可以较大限度地缩短连接器座子3长度和转接小板长度及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2上在感应层1触控区域走线的线间距为6~15mm。薄膜2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即X轴线路)和接收线路(即Y轴线路)采用集中走线,薄膜2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3的插片式接口上。集中走线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薄膜上走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按照集中走线的线间距设置,连接器座子3仅需5-6cm长度,即可走线最多30条,这样也缩小了转接小板的长度和面积;而原本要走线30条的话,用焊接的方式,长度需要大约30cm。本实施例中,发射线路(即X轴线路)印刷在薄膜下表面,接收线路(即Y轴线路)印刷在薄膜上表面。薄膜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感应层(1)和转接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1)上的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印刷在薄膜(2)上,所述薄膜(2)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接收线路采用集中走线,转接小板连接有连接器座子(3),连接器座子(3)的一端为插片式接口,所述薄膜(2)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3)的插片式接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感应层(1)和转接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1)上的发射线路和接收线路印刷在薄膜(2)上,所述薄膜(2)上在触控区域以外的发射线路、接收线路采用集中走线,转接小板连接有连接器座子(3),连接器座子(3)的一端为插片式接口,所述薄膜(2)集中走线的一端直接插接在连接器座子(3)的插片式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路印刷在薄膜(2)下表面,接收线路印刷在薄膜(2)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触控白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座子(3)与薄膜(2)插接的插片式接口采用上下两排表面相接触的贴片进行薄膜(2)的插接。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翔申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黝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