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线路结构及使用导电线路结构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1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电线路结构,包括一绝缘层、一线路层以及至少一电极。线路层叠设于绝缘层。电极电性连接线路层。绝缘层与线路层皆由可拉伸油墨印刷制造而成。在3.8牛顿(N)以下的张力时线路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为150%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使用导电线路结构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

Conductive circuit structure and passive wireless sensing device using conductive circui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线路结构及使用导电线路结构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线路结构及一种使用导电线路结构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拉伸性的导电线路结构及使用导电线路结构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通过多年相关人员的研究与发展,制造印刷电路板的技术已趋成熟。在现今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常常能见到制造商将印刷电路板应用于其中。因此,印刷电路板可谓是一般民众经常接触的电子零件之一。然而,一般来说印刷电路板并不具有拉伸性,尤其是印刷电路板里的基板或线路皆不具有拉伸性。若是印刷电路板被过度拉伸则有可能使得印刷电路板的线路断裂,造成印刷电路板断路而无法使用。此外,因为印刷电路板不具有拉伸性,所以不易将印刷电路板随着电子产品应用于贴合在不平整的表面或是可拉伸的对象。即使勉强地将印刷电路板贴合在不平整的表面或是可拉伸的对象,也容易因为轻微的撞击就造成线路断裂。印刷电路板本身不具有拉伸性的缺点限制了所应用的电子产品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线路结构以及一种使用导电线路结构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借以解决印刷电路板的不可拉伸性造成印刷电路板的线路容易受外力拉伸而断裂,或是印刷电路板不容易被应用于贴合在不平整表面或是可拉伸的对象的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导电线路结构,包括一绝缘层、一线路层以及至少一电极。线路层叠设于绝缘层。电极电性连接线路层。绝缘层与线路层皆由可拉伸油墨印刷制造而成。在3.8牛顿(N)以下的张力时线路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为15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适用于接收一发射器的信号并回传给发射器。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包括至少一电子元件以及一导电线路结构。导电线路结构电性连接电子元件。导电线路结构包括一绝缘层、一线路层以及至少一电极。线路层叠设于绝缘层。电极电性连接线路层。绝缘层与线路层皆由可拉伸油墨印刷制造而成。在3.8牛顿(N)以下的张力时线路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为150%以下。当导电线路结构的绝缘层与线路层的拉伸率超过50%时,则导电线路结构无法传递信号。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导电线路结构,当导电线路结构的线路层被3.8牛顿(N)以下的张力所拉伸时,线路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在150%以下,也就是导电线路结构仍能维持在可使用的范围没有断裂。此外,当导电线路结构被应用于贴合在不平整的表面或是可拉伸的对象上时,能承受一定的撞击力并且维持线路层通路,可提升导电线路结构的应用范围。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当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的导电线路结构的绝缘层与线路层被超过3.8牛顿(N)的张力所拉伸时,绝缘层与线路层的拉伸率超过50%。当线路层的拉伸率超过50%,线路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超过150%,也就是线路层形同断路而无法传递信号。一旦线路层无法传递信号将会连带使得导电线路结构也无法传递信号,因此可将导电线路结构应用于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将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贴合在产品上,则可得知产品是否曾经受到过大的撞击。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线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导电线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导电线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导电线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导电线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导电线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贴合于产品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的正视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a、10b、10c、10d、10e、10f、10g导电线路结构20被动式无线感测装置21电子元件22电容24电感30产品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绝缘层200a、200b、200c、200d、200e、200f、200g线路层300a、300b、300c、300d、300e、300f、300g电极400b、400c、400e、400f基板500c、500f覆膜600c、600f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以下将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电线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线路结构10a包括一绝缘层100a、一线路层200a以及至少一电极300a。线路层200a叠设于绝缘层100a。电极300a电性连接线路层200a,并且电极300a与线路层200a位于绝缘层100a的同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以及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中,电极300a未与绝缘层100a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也可与绝缘层连接。电极300a适用于电性连接至少一电子元件,使整个导电线路结构10a电性连接电子元件。导电线路结构10a以电极300a电性连接电子元件的功用容待稍后以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进行说明。绝缘层100a与线路层200a皆由可拉伸油墨(StretchableInks)印刷而成。这些可拉伸油墨当中的固态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0%至60%。也就是,当可拉伸油墨被印刷后,其中的液体成分经蒸发后消散,剩下的即为固态成分。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以及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中,可拉伸油墨的干燥方式为以例如摄氏60至80度的温度对可拉伸油墨进行烘烤,烘烤的时间长度例如为5至15分钟,但不以此为限。于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例如不会造成绝缘层100a以及线路层200a变形的烘烤温度或烘烤时间,或是仅将可拉伸油墨自然干燥。可拉伸油墨干燥后剩下的固态成分的材料包括了聚氨酯(PU)、硅胶或橡胶。因为这些固态成分中含有可拉伸材料,使得绝缘层100a与线路层200a在受到3.8牛顿(N)以下的张力时绝缘层100a与线路层200a的拉伸率维持在50%以下,并且线路层200a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仍维持在150%以下。绝缘层100a与线路层200a受到拉伸张力时的伸长率以及相对应的线路层200a的体积电阻率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得知,在A.绝缘层100a与线路层200a所受的拉伸张力于3.8牛顿(N)以内时,B.绝缘层100a与线路层200a的伸长率会跟着A.绝缘层100a与线路层200a所受的拉伸张力增加。但是相对应的C.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绝缘层;/n一线路层,叠设于该绝缘层;以及/n至少一电极,电性连接该线路层;/n其中,该绝缘层与该线路层皆由可拉伸油墨印刷制造而成,在3.8牛顿以下的张力时该线路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为150%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层;
一线路层,叠设于该绝缘层;以及
至少一电极,电性连接该线路层;
其中,该绝缘层与该线路层皆由可拉伸油墨印刷制造而成,在3.8牛顿以下的张力时该线路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为15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电极与该线路层位于该绝缘层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叠设于该线路层,并且该基板与该绝缘层分别位于该线路层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覆膜与一胶层,该胶层叠设于该绝缘层,该覆膜叠设于该胶层,该覆膜与该绝缘层分别位于该胶层的相对两侧,并且该覆膜与该基板分别位于该绝缘层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电极与该绝缘层位于该线路层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安张哲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