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树状结构的灾情信息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灾情信息编码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灾情信息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造成的伤亡人数都十分庞大,各国都将对地震的预防和救援作为重要工作,其中震后救援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具有严重破坏力的地震发生之后,对地震灾情信息精准快速地获取对应急指挥决策过程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地震灾情信息包括来自于全国范围内的速报网络的信息和舆情信息等,结构、来源各异,缺乏规范性、可读性。因此对灾情信息进行编码将对地震灾情救援产生巨大现实的影响,它的意义在于规范化记录灾情信息,可以有利于信息存储、信息读取及信息利用。既可以使地震灾情信息的存储规范化为同一种格式,还可以降低读取地震灾情信息的难度,更合理地利用地震灾情信息,它无疑将极大促进地震灾情分析和地震救援事业的发展。国际上,针对突发自然灾害信息的规范化工作开展较早,欧盟制定了统一的紧急事件处置分类编码方法并设计了数据库规范,其内容包括数百个空间图层与数百个属性,对于每一种紧急事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灾情信息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灾情信息的获取来源所对应的树状结构中的根节点的第一定长码字,以及所述灾情信息的类型所对应的所述树状结构中第二层节点的第二定长码字,确定所述灾情信息的定长编码结果;/n对于所述类型对应的第二层节点的各子节点,根据所述各子节点在所述树状结构的第三层节点中的先后排列顺序,依次将各子节点分别对应的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标识值拼接组成第一变长码字,依次将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取值拼接组成第二变长码字;/n将所述定长编码结果、第一变长码字、设定的分界符、第二变长码字依次拼接得到所述灾情信息的编码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灾情信息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灾情信息的获取来源所对应的树状结构中的根节点的第一定长码字,以及所述灾情信息的类型所对应的所述树状结构中第二层节点的第二定长码字,确定所述灾情信息的定长编码结果;
对于所述类型对应的第二层节点的各子节点,根据所述各子节点在所述树状结构的第三层节点中的先后排列顺序,依次将各子节点分别对应的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标识值拼接组成第一变长码字,依次将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取值拼接组成第二变长码字;
将所述定长编码结果、第一变长码字、设定的分界符、第二变长码字依次拼接得到所述灾情信息的编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定长编码结果的前面添加所述灾情信息的地理位置所在区域的区域代码,形成所述灾情信息的最终编码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取值拼接组成第二变长码字,具体包括:
在所述子类别的取值为变长码字的情况下,在依次拼接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取值时,在相邻子类别的取值之间插入间隔符,形成第二变长码字;
在所述各子类别的取值均为定长码字的情况下,直接将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取值依次拼接,得到第二变长码字。
4.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灾情信息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树状结构中的根节点、第二层节点的码字长度,从灾情信息的编码结果中先后截取第一、二定长码字,并基于第一、二定长码字分别解析出所述灾情信息的获取来源、类型;
对所述灾情信息的编码结果中剩余的变长编码结果,从中识别出设定的分界符后,获取所述分界符之前的第一变长码字,以及所述分界符之后的第二变长码字;
根据所述树状结构中的第三层节点的码字长度,从第一变长码字中依次截取出所述类型下所述灾情信息的各子类别的标识值,进而从第二变长码字中依次截取出所述类型下的各子类别的取值;
根据截取出的各子类别的标识值,解析出所述灾情信息涉及到的子类别;根据截取出的各子类别的取值,解析出所述灾情信息涉及到的子类别的具体情况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树状结构中的根节点、第二层节点的码字长度,从灾情信息的编码结果中先后截取第一、二定长码字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灾情信息的编码结果的前端截取区域代码,根据所述区域代码解析出所述灾情信息的地理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湘,张子玉,王冬宇,韩万江,李琦,王玉龙,魏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