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94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信号收发器、信号转换器、定时模块、变频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信号收发器、信号转换器、定时模块、变频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均设置于通信主机内,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信号收发器、信号转换器、定时模块、变频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该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定时模块和变频模块,进行定时后,实现自动频率的变更、切换,从而大大降低了被干扰的概率。

An anti-interference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
,具体为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所谓车载通信系统,是在智能交通系统、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在车辆上应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交通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车载通讯系统的广泛定义是指装载在汽车上的移动通讯系统,车载通讯系统以车为载体,同时能够随车的移动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车载通讯系统可以解决驾驶中遇到通讯的问题,使驾驶更安全便捷。传统车载通信在行进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干扰,如果是在进行特别任务时通信系统被干扰,后果会很严重,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及方法,进行定时后,实现自动频率的变更、切换,从而大大降低了被干扰的概率,一旦通信被干扰后,即可进入被动切换频率的模式,如果还是检测不到,重启后,快速变频,从而实现快速恢复通信的目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由通信主机、滤波器及天线构成,通信主体与滤波器相连,通信主体设置有自适应天线,包括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信号收发器、信号转换器、定时模块、变频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信号收发器、信号转换器、定时模块、变频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均设置于通信主机内,所述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信号收发器、信号转换器、定时模块、变频模块、报警模块、供电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块采用gps模块。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与滤波器相连,所述通信模块至少设置有4个输入端子。优选的,所述变频模块的输入频率为60MHz-300MHz,输出频率为260MHz-450MHz。优选的,所述定时模块采用脉冲触发断电循环。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滤波器及天线分别与通信主机相连;步骤二:设置定时模块,将主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M秒,将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N秒;步骤三:启动通信主机后,定时模块开始计时,每隔M秒,变频模块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步骤四:当检测到没有通信输入/输出频率时,定时模块进入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模式,经过N秒后,变频模块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如果检测到通信输入/输出频率,重新进入主动切换频率模式,如果还未检测到通信输入/输出频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电模块断电并重新供电,随后进入快速变频模式,直至重新获得通信输入/输出频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定时模块和变频模块,进行定时后,实现自动频率的变更、切换,从而大大降低了被干扰的概率。(2)通过定时模块、变频模块、报警模块及供电模块的相互配合,一旦通信被干扰后,即可进入被动切换频率的模式,如果还是检测不到,重启后,快速变频,从而实现快速恢复通信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中央处理器1、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由通信主机、滤波器及天线构成,通信主体与滤波器相连,通信主体设置有自适应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1、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通信模块2与滤波器相连,通信模块2至少设置有4个输入端子,定位模块3采用gps模块,定时模块6采用脉冲触发断电循环,变频模块7的输入频率为60MHz-300MHz,输出频率为260MHz-450MHz,中央处理器1、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均设置于通信主机内,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均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滤波器及天线分别与通信主机相连;步骤二:设置定时模块6,将主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M秒,将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N秒;步骤三:启动通信主机后,定时模块6开始计时,每隔M秒,变频模块7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步骤四:当检测到没有通信输入/输出频率时,定时模块6进入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模式,经过N秒后,变频模块7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如果检测到通信输入/输出频率,重新进入主动切换频率模式,如果还未检测到通信输入/输出频率,报警模块8发出警报,电模块断电并重新供电,随后进入快速变频模式,直至重新获得通信输入/输出频率。实施例1:本实施例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滤波器及天线分别与通信主机相连;步骤二:设置定时模块,将主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30秒,将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2秒;步骤三:启动通信主机后,定时模块开始计时,每隔30秒,变频模块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步骤四:主动进行弱信号干扰,一直未丢失通信信号。实施例2:本实施例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滤波器及天线分别与通信主机相连;步骤二:设置定时模块,将主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30秒,将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2秒;步骤三:启动通信主机后,定时模块开始计时,每隔30秒,变频模块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步骤四:主动进行强信号干扰,丢失检测到通信信号,定时模块进入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模式,经过2秒后,变频模块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停止信号干扰,重新检测到通信输入/输出频率,重新进入主动切换频率模式。实施例3:本实施例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滤波器及天线分别与通信主机相连;步骤二:设置定时模块,将主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30秒,将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设置为2秒;步骤三:启动通信主机后,定时模块开始计时,每隔30秒,变频模块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步骤四:主动进行强信号干扰,丢失检测到通信信号,定时模块进入被动切换频率的时间模式,经过2秒后,变频模块进行输入/输出频率变换,继续干扰,还未检测到通信输入/输出频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电模块断电并重新供电,随后进入快速变频模式,4秒后,重新获得通信输入/输出频率。使用原理:通过设置定时模块和变频模块,进行定时后,实现自动频率的变更、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由通信主机、滤波器及天线构成,通信主体与滤波器相连,通信主体设置有自适应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1)、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所述中央处理器(1)、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均设置于通信主机内,所述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均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由通信主机、滤波器及天线构成,通信主体与滤波器相连,通信主体设置有自适应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1)、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所述中央处理器(1)、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均设置于通信主机内,所述通信模块(2)、定位模块(3)、信号收发器(4)、信号转换器(5)、定时模块(6)、变频模块(7)、报警模块(8)、供电模块(9)均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3)采用gps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车载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2)与滤波器相连,所述通信模块(2)至少设置有4个输入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曹向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