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908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镜筒,所述镜筒的下端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侧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外框的一侧设置有CCD相机,且外框的另一侧安装有二次电子探头,所述载物台的底端安装有次台螺旋。射线矫正线圈可以调整入射光线,调整光在背光源板上的入射角,背散射电子探头和二次电子探头可以从水平方向向背光源板发射不同夹角的入射光线,最后将不同角度发射后的光线射入CCD相机中,通过在相机中外接显示屏上光线清晰度可以观测背光板的对光通透率,从而达到对背光源的光学性能达到检测效果,次台螺旋可以调节载物台在外框上的位置的移动可以控制背光板与光线的折射夹角。

An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for back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光学检测
,具体是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液晶(LCD)本身是透明的且不会发光,需要背光板来辅助,背光板的亮度、均匀度等一些指标对液晶显示屏的相关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背光源的发光主要通过冷阴极管发光通过背光板进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背光源检测装置无法有效地对其发光度进行检测,只能通过液晶屏上的图像显示清晰度来分辨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对液晶屏的光通透性无法有效地检测,且不同的背光源的发光冷阴极管的安装位置不同,光的折射角不同,液晶平的不同位置的光通透率也不尽相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包括镜筒,所述镜筒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包括镜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的下端设置有外框(2),所述外框(2)的内侧一端设置有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的一侧设置有载物台(3),所述载物台(3)的上端设置有聚光器(6),所述镜筒(1)的底端安装有镜头(8),所述外框(2)的一侧设置有CCD相机(9),且外框(2)的另一侧安装有二次电子探头(4),所述载物台(3)的底端安装有次台螺旋(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包括镜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的下端设置有外框(2),所述外框(2)的内侧一端设置有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的一侧设置有载物台(3),所述载物台(3)的上端设置有聚光器(6),所述镜筒(1)的底端安装有镜头(8),所述外框(2)的一侧设置有CCD相机(9),且外框(2)的另一侧安装有二次电子探头(4),所述载物台(3)的底端安装有次台螺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的内侧设置有电子枪(101),所述电子枪(10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聚光镜(103),所述第一聚光镜(103)与电子枪(101)之间设置有射线矫正线圈(102),所述第一聚光镜(103)的下端设置有物镜光缆(105),所述物镜光缆(105)与第一聚光镜(103)之间安装有第二聚光镜(104),所述镜头(8)的内侧设置有偏转线圈(106),且镜头(8)的外侧安装有背散射电子探头(107),所述聚光器(6)的上端安装有背光源板(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考喻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华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